鼻中隔手术采用单纯解剖调整(无修饰性移植物),鼻中隔必须笔直,才能取得鼻梁直挺的效果。中隔是鼻框架中重要的居中结构,鼻整形术的后续步骤是处理中隔,使之位于中线位置。中隔成形术或中隔黏膜下切除术可能会影响鼻背的最终高度,因此,一定要在确定背部最终高度及鼻尖一鼻背关系之前,完成中隔的塑形。获得直挺的中隔背部及尾端软骨支撑条,需要结构塑形,塑形范围越大,背部高度“下垂”或丧失的程度可能就越多。由于位置居中、背部高度及中隔尾端的突度-角度等参数将影响中隔一鼻尖关系,因此,应在上述参数建立后,再确定鼻尖复合体的位置鼻中隔手术会对鼻翼软骨,尤其是外侧脚尾端残留的软骨条,产生牵引拉伸的作用力。为避免损伤或毁坏外侧脚残留的软骨条,应在鼻尖二次塑形前完成中隔手术,避免损伤塑形后脆弱易碎的外侧脚及穹窿部的风险。中隔居中后,评判鼻甲切除的必要性。鼻中隔偏曲的话,难以准确评判鼻甲手术的必要性及切除范围。完成中隔及鼻甲手术,并评估气道最终形态后,再实施鼻骨截骨术。鼻骨基底所有的内移都可能缩窄气道。
相关原则:鼻中隔的手术人路包括开放式鼻整形的贯穿切口、背部人路,或者 Killian切口(恰好位于前庭皮肤与中隔黏膜交界处的头侧,平行于中隔尾侧缘)。根据中隔畸形的位置、严重程度,以及鼻整形术中拟行的其他切口及方法,选择切口人路保护黏软骨膜的贴附及完整性,仅剥离中隔手术入路处的黏软骨膜,以支撑稳定中隔部分。严重的中隔畸形和偏曲是例外,因其需要最大限度地分离才能够松动和显露。应最大限度地保留黏软骨膜瓣的完整性,并修复所有手术损伤的树里。若有鼻中隔中央部分切除的指征,如解除阻塞或提供入路等,将之列为下一步骤。
将中隔背部由上外侧软骨松解分离后,若犁骨和筛骨区域存在畸形,后续合理的步骤是松解分离上述区域的中隔中央部。松解上述区域后,再次评判背侧及尾侧支撑软骨条(有无)残留的偏曲。接下来,若有偏曲的话,松动移位中隔尾端。自鼻嵴、上颌骨或犁骨松解偏曲的中隔尾端,并将之置于中线位置。最后,评估及处理背侧或尾侧支撑软骨条的所有残留偏曲。设计重建背侧及尾侧支撑软骨条的支撑规划后,再实施可能损害其结构完整性的措施(划刻、划碎、横断)。可能横断的切口尽可能设计成斜向切开的模式,以便在重建连续性时,提供额外的支撑力。移动度较大的节段,应设计覆以更为稳定的片段,并使用板条移植加固脆弱或横断的区域。
矫正偏曲时,采用渐进的模式,根据所有方法对解剖结构的破坏性,由小到大循序进行(完全矫正偏曲的同时,最大限度地保留支撑力度)若有板条(给予支撑或加固)或撑开移植物的指征,在矫正所有偏曲后再放置移植物。采用不吸收的单丝缝合线,将板条或撑开移植物固定于中隔背部支撑软骨条,以达到最佳的支撑和最小的移位。将黏软骨膜瓣重新覆盖固定于正常解剖位置,采用褥式缝合以支撑固定和消除皮瓣之间的死腔。皮瓣之间置入引流,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完整性。使用鼻中隔夹板时,准确放置可预防粘连,减少皮瓣之间的“死腔”,维持中隔的居中位置,而且位置放置正确时,可使气道保持通畅。仔细固定夹板,以免夹板造成上外侧软骨或鼻尖的移位。可吸收线褥式缝合将夹板固定于黏软骨膜瓣,可避免中隔夹板相关的潜在并发症以及鼻腔阻塞。
相关知识
「鼻中隔隆鼻术」鼻中隔隆鼻术的介绍
鼻中隔偏曲到底需不需要手术?看完这篇你就懂了
双侧鼻骨及鼻中隔骨折怎么治
隆鼻手术
鼻出血做了鼻内镜电凝手术术后10天
怎么样隆鼻手术
驼峰鼻及歪鼻修复术
最好的隆鼻手术
隆鼻手术的方法
隆鼻手术分几种方法
网址: 什么是鼻中隔手术?——鼻中隔手术流程及理论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466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