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新台风?10号“白鹿”要来?新一轮大暴雨杀到,广东广西等连下4天

新台风?10号“白鹿”要来?新一轮大暴雨杀到,广东广西等连下4天

----- 广告 -----

----- 广告

-----

----- 广告

-----

----- 广告,也是一种资讯

--

--

-

4天大暴雨来袭,10号台风要来了?

正文字数:4654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以上

第8号台风“竹节草”

阴魂不散

仍在华东搞风搞雨,

水产前沿今天又了解到,

它又袭击了

江东东台、

弶港、如东小棚

↓↓↓

部分东台小棚膜被刮烂,弶港有小棚钢架被吹塌,所幸处于空塘期,如东极个别沿海小棚因地势太低,被水淹。整体受灾情况不算大。

多地中心5-7级、阵风8-9级,

浙江、江苏、安徽、山东大到暴雨

或大暴雨!

广西、广东多地也有大到暴雨!

10号台风“白鹿”也要来了

未来会袭击哪里?

提醒沿海地区水产养殖朋友

随时做好防台防灾工作!

祝愿大家一切顺利、平安!

中央气象台7月31日10时继续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今年第8号台风“竹节草”(热带风暴级)的中心今天(31日)上午10点钟位于江苏金坛境内,就是北纬31.6度、东经119.6度,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中心最低气压为988百帕。

预计,“竹节草”将以每小时1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减弱,31日晚上移入安徽东部地区,之后徘徊少动。

大风预报:7月31日14时至8月1日14时,黄海南部、东海西部、江苏沿海、上海沿海、浙江北部沿海将有5-7级、阵风8-9级风。

降水预报:7月31日14时至8月1日14时,安徽中南部、江苏中北部、浙江西北部、山东半岛南部等地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其中,安徽南部、江苏中部、山东半岛南部局地有大暴雨(100-200毫米)。

中央气象台7月31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预计,7月31日14时至8月1日14时,安徽中南部、江苏中北部、浙江西北部、山东半岛南部、辽东半岛南部、台湾岛南部等地有大到暴雨,其中,安徽南部、江苏中部、山东半岛南部、台湾岛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暴雨(100~220毫米);宁夏中部、陕西北部、内蒙古河套地区、山西北部、云南西部和东南部、广西中南部、广东中南部等地的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雨。上述部分地区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20~50毫米,局地可超过80毫米),局地有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新一轮4天降雨准备,有大暴雨,台风竹节草低压路径大变

4次登陆台风竹节草:低压路径大变,降雨又会变了?

对于这个台风来说,的确是登陆实力较强,虽然是个小台风,但它的威力也不弱,给我国江浙沪带来了明显的暴雨,大暴雨活动,所以,在最后的低压发展之下,还是要注意改变过程。

当然,4次登陆是菲律宾两次,我国两次,中间出现过停止编码,然后再次“复燃”,最终走向我国的,其先后也是吸收了7号台风残余,新台风胚胎的残余,所以,导致最终出现了增强。

从新一轮的暴雨数据来看,我国台风雨这一块没什么变化,其他区域都是散打为主,在江浙沪,山东等6省市区有大到暴雨,部分地区有大暴雨,局地特大暴,部分区域伴有雷暴大风,强对流天气变化过程,当然,这一波降雨还跨入到8月了,而且新一轮降雨也会再次来袭,预计在2日开启,我国南北区域又将出现分散性的降雨活动。

其西北,东北,华南等地先后出现雨水活动,有中到大雨,部分地区有暴雨,华南局地有大暴雨,而综合性的降雨是持续4天发展。

10号台风白鹿要生成?

除了8号台风竹节草之外,还有一个9号台风罗莎,9号台风罗莎变化不大,预计继续往日本方向靠近,会前往日本中部方向,强度在10级,然后转向中太平洋方向,所以,对我们来说,没什么影响。

而新台风胚胎92W还是保持30KT风速,相当于15m/s,这是一个新台风吗?其实这也没有什么看点,它属于高纬度台风胚胎,演变温带气旋也就结束了,所以,完全不用考虑什么台风的问题。那么,这也说明了台风白鹿还是没有多大的迹象了。

要来占据变化的,就是“中太平洋飓风艾奥娜”,依照趋势来看,还在继续往西北太平洋方向走,依照美国给出的趋势来看,在跨入西北太平洋的时候,还是能够保持热带风暴的级别。

所以,有可能还真的出现10号台风艾奥娜,而长期趋势来看,可能指向了日本方向。

汛期和干旱期间水产养殖防灾减灾技术指引(2025版)

为扎实做好防汛抗旱,积极应对灾害天气,抓好灾后生产恢复,降低水生动物疫病发生和传播风险,保障水产品安全供给,现研究提出汛期和干旱期间水产养殖防灾减灾技术指引,供各地参考使用。

一、汛期水产养殖防灾减灾技术指引

(一)强降雨对池塘养殖的影响

1.水位上升。强降雨往往伴随大风,直接造成了很多池塘水位急剧上升,甚至造成有些池塘水位与堤坝持平,溢塘的风险加大。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池塘围栏设施、池埂损坏甚至坍塌。

2.水温变化。大量雨水进入池塘,直接造成池塘水温下降,使养殖品种产生应激反应。如果强降雨后紧接着是晴天,水温又会迅速上升,对养殖品种造成二次应激。

3.pH下降。雨水一般是弱酸性的,瞬时大量降雨会造成水体pH骤然下降,有的甚至下降幅度超过1.5。另外,连续强降雨天气,光合作用下降,藻类大量死亡,也会导致pH下降。

4.溶氧下降。连续强降雨会导致池塘底层溶氧偏低。一方面水体光合作用变差,引起池塘水体藻相、菌相失衡,藻类大量死亡甚至倒藻;另一方面池塘底部耗氧增加,池底的残饵、动植物尸体等有害物质泛起,生物耗氧量上升,加剧了池塘缺氧状态。

5.盐度下降。短时间的大量降雨,将导致海水养殖水体的盐度急剧下降,对养殖生物的生存造成严重的威胁,会导致养殖动物应激行为异常甚至死亡。

6.摄食下降。由于突然的大量降雨,会导致很多池塘出现水浑问题,池底耗氧增加,水体溶氧下降,池塘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加速释放,各种水质指标出现异常,养殖动物产生较强应激,摄食下降。

(二)强降雨应对措施

1.关注气象预警,做好防汛准备。加强防汛抗灾意识,密切关注气象、水文部门发布的预报预警信息,科学做好防汛准备。配备必要救生衣、抽水泵等防汛物资,全面排查疏通养殖场区内外的排水沟渠,加高加固堤坝。位于易发生山洪、泥石流、内涝等高风险区域的养殖场,务必制定紧急撤离预案,必要时提前出售或转移存塘养殖产品,减少灾害损失。养殖网箱要预防洪水冲击,采取加固措施,及时清理浮游生物;涨水时要及时将网箱移到水质好、远离泄洪道的地方;退水时要及时将网箱移离岸边,防止搁浅。

2.海水养殖池塘及时排淡,防止雨水倒灌。一是降雨前先将原池水排掉约1/3后立即加到最高水位;二是检查池塘周围是否有陆地雨水进入池塘的通道,防止大量雨水进入池塘;三是强降雨时及时打开上层排淡闸板和排淡管道,将表层低盐度水从上部溢出,保证池水上下层盐度基本一致,防止因上下层水比重不同造成的池水分层,使上层富氧水不能通过垂直对流传到底层,导致池底缺氧及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含量增加。

3.及时增氧。正常情况下通过日常换水的方法可基本保证池水溶氧量,但夏季常因天气闷热、气压低、降雨频等原因,海水的自然溶氧量下降,单靠正常换水已不能有效保证养殖水体溶氧,还要采取以下增氧措施:

(1)机械增氧。有增氧机和微孔增氧设备要及时开机增氧。开机时间一般选在夜间,此时开机除起增氧作用外,还有助于降低水温。另外,强降雨排淡后也要开机,此时开机主要是为了加大池水上下层交换力度,防止池水分层。

(2)化学增氧。严重缺氧时还可投化学增氧剂救急。

(3)人工增氧。无机械增氧设备的也可人工摇小舢板船搅动池水,尽量使池水充分活动起来。池水溶解氧要保持在5毫克/升以上,即使在强降雨后的短时间内底层水溶解氧也不能低于3毫克/升。

4.及时修复养殖设施。对于损失轻微的水产养殖区,要对养殖设施、池塘堤坝、稻田养殖田埂等进行全面加固修复;对被淹没的池塘及稻田养殖区,水位一旦回落,要抓紧抢修养殖设施,为补放苗种做准备。对生产设施毁坏严重的养殖水体,首先判断养殖水体剩余水产品的数量,然后采取相应措施防止剩余养殖水产品的逃逸(如用2~3层拦网拦住养殖设施被毁坏的地方),洪水彻底退去后再进一步修复。对无法修复的要进行捕捞,达到上市规格的水产品及时上市销售,不够上市规格的转移到安全池塘或网箱中暂养,等水位回落后放养,减少受灾损失。对于池塘精养区,要及时整修进排水系统。与外河水位差较高的池塘,应回水减少水位差,防止逃鱼;其次要及时检查修补进排水口,防止渗漏,以防养殖品种再次逃逸。

5.适时补放水产苗种。认真做好受灾渔业水域剩余养殖品种调查,科学评估灾后养殖水域内现存养殖品种的数量,以便做好消毒免疫、苗种补放和后期的饲养管理。一般可采用拉网检查,也可根据摄食情况来估算存塘量。对于存塘量的估算,每次投饲后2小时检查摄食情况,以基本吃完为宜,再根据投喂量的3%~4%,推算出存塘量。苗种补放根据当地养殖习惯及苗种存量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品种,可以通过回捕、调剂、秋季繁殖等方式解决苗种问题。在苗种补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水产苗种的质量问题,杜绝购进病苗、伤苗、弱质苗、假苗。

6.防止疫病发生。及时打捞死鱼,迅速进行无害化处理,切忌将死鱼随便乱扔。无害化处理措施包括深埋、焚烧等,其中以生石灰消毒处理后再深埋1米以上较为常用,具体可参见行业标准《病死水生动物及病害水生动物产品无害化处理规范》(SC/T 7015-2022)。强化渔业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的意识,坚持对打捞死鱼的工具、器皿、人员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疫病发生。坚持早晚巡塘,观察水质变化及养殖对象有无浮头、发病等现象,及时处理发现的问题。同时,因强降雨后的养殖环境突变,易造成养殖对象产生应激反应,抗病能力降低,要做好科学投饲,提高鱼体免疫力。同时,加大水生动植物疾病测报和水生动物疫病监测力度,一旦发现疫情,应通过规定程序及时上报,做好应急处置。

二、干旱期间水产养殖防灾减灾技术指引

(一)干旱对水产养殖生产的影响

1.养殖水体减小。长期干旱致使湖泊、水库、池塘等水位持续下降,直接导致养殖水体减少,部分区域甚至出现池塘干涸,养殖品种受旱死亡。少水或缺水还导致苗种无法繁殖或者无法投放,影响渔业正常生产。

2.水质下降。干旱时水体质量下降,严重的可直接导致养殖品种大批死亡。此外,水体较小时温度偏高,温度变化幅度增大,水质调控难度加大,水体缺氧严重,遇上闷热高温天气,容易导致缺氧泛塘,造成养殖品种大量死亡;在高温季节,水质下降,容易造成各种疫病的发生、蔓延。

3.影响水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干旱导致水源、池塘、滩涂等地的水生植被减少,部分养殖品种对水生植物依赖性较高,如虾蟹等,干旱则影响虾蟹正常蜕壳和鱼类生长,降低水体生产能力。

(二)干旱期间水产养殖应对措施

1.注意旱情预报,做好防旱准备。密切注意气象部门的旱情预报,做好充分、必要的抗旱物资准备,以抵御旱情。

2.保障养殖用水。水产养殖生产单位应及时增设供水设施,采取有效措施,最大限度地保障养殖用水。

3.加强水质管理。减少施肥和饵料的投喂量,及时清除残饵、杂物,保持水质良好。定期施用含氯石灰,既可调节水质、又可杀灭病原菌。适当采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及底质。干旱时期为防止鱼虾蟹浮头甚至“泛塘”,应进行增氧,确保鱼虾蟹养殖安全。

4.加强巡塘管理。在干旱期间应坚持早晚巡塘,加强日常管理,密切观察养殖品种的摄食情况和行为变化,特别注意观察黎明前鱼虾蟹的活动情况,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应对。

5.及时补投苗种。干旱期间应做好补投苗种的准备工作,待旱情缓解后,适时补投大规格苗种,最大限度地满足灾后的生产需要,将干旱对渔业生产的影响降到最低。

6.及时销售。水量减少,养殖密度增大,容易造成缺氧浮头,甚至死亡。应及时将达上市规格的水产品捕捞上市,减少载鱼量,缓解溶氧压力,确保未达上市规格的养殖品种安全度旱。

7.加强病害防控。增加巡塘频次,注意观察养殖水产品的活动和摄食情况,发现异常现象及时进行检查和相应的治疗。

本期编辑/ 张红

点击下方名片即可关注

【水产前沿】

↓↓↓

一起探讨、交流,共同进步

水产前沿专业为您推送

水产动保行业深度前沿的、极具价值的

各种资讯

欢迎扫码加小编企业微信,一起探讨!

扫码时,请注明:姓名+所在地区+品种+行业身份

(如鱼中、流通商、养殖户、经销商)

聚焦

回顾

中国上半年对虾检测合格率99.6%;特朗普对印度虾加征25%关税;美国杰克逊市近7成海鲜餐厅对虾产地造假

省30%电费!提前预警病害,还能算准虾生长曲线,怎么做到的?

牛!行业萎缩40家饲企剩3家,他凭啥稳产2万吨占三成市场份额?

9月26-28日,山东博兴!第四届中国国际循环水养虾大会首轮会议通知

30万吨蓝海!明年产能再翻番,小笨鱼:小苗料有大市场!

不用药死鱼!用药禁卖!生态素一招破水产养殖困局

连续八年每年新增一个养殖场!重庆最大!这位90后立志打造行业闭环

沿

叶元土教授主编

帮助技术人员和管理者

掌握科学饲养的诀窍

有效提高鱼类生长速度和存活率

转载声明

本文转自【中央气象台、农业农村部】等。

新闻报料、线索提供,联系:news@fishfirst.cn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广东多地市暴雨 部分列车停运 强降雨引发预警升级
广西药用植物园梅花鹿暴瘦
一区新增风险区!广州最新研判
11号台风“摩羯”路径实时图发布系统 9月8日今天台风“摩羯”最新消息
广西广播电视台影视频道
紧急预警!暴=͟雨=͟!暴=͟雪=͟!天气”罕见”大转变...
第9号热带风暴飞燕明天将登陆海南广东沿海
高温、强对流天气,还有暴雨!中央气象台发布三预警
中央气象台今日10时继续发布暴雨橙色预警
全国风险等级划分最新查询表一览(每天及时更新)

网址: 新台风?10号“白鹿”要来?新一轮大暴雨杀到,广东广西等连下4天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471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