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论先行。
人的新陈代谢在夏季和冬季变化最为明显,夏季自然加快,加上气温升高影响食欲(减少能量摄入),夏季是人体最不容易发胖的季节。冬天代谢速率减慢,人会本能的减少热量损耗并初储存更多身体能量(增加能量摄入)应对寒冷。冬天自然就更容易变胖。
人类历史绝大多数重要节日都出现在冬季,节日通常伴随着休息和庆祝,每个族群的庆祝食品最常见高糖高脂的高热量食品,并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
代谢减缓+摄入增加+高热量密度饮食+基因本能抵触热量消耗+适合运动时间剧减,这些特性都让冬天变得更容易增重,也让减肥越发困难。然而反过来,如果能逆向而行、拒绝这些“易胖”的冬季专属陷阱,坚持减肥习惯,那么所获得的受益也尤为明显。
减肥的本质,是让燃烧的能量多于摄入的能量。
减肥者需要做的,在保证身体有必要的能量和营养满足外,尽量减少饮食摄入,增加身体活动来燃烧卡路里。
吃得少,动得多,体重就会控制在理想范围内;吃得多,动得少,体重就超标。这个原理不难理解。
很多人在「吃」和「动」外,也希望自己有所谓的易瘦体质,即让自己的基础代谢率变得更高一些。因为人类日常维持身体机能也需要大量能量来运行(即基础代谢),比如呼吸、血液输送、细胞的修复和生长等等。基础代谢和性别(男>女)、肌肉/体格(高肌肉量>低肌肉量)、年龄(年少>年长)有关——那如果基础代谢率提升了,不就相当于身体天然会消耗更多能量了么?可惜提升基础代谢率是一个相当困难的过程,决定一个人每天燃烧多少卡路里更容易的事,就是身体运动情况。
动与不动的区别极大。
当然这个动不仅仅是正儿八经的体育活动,也包括散步(在家/公司走动)、打扫整理之类的家务活动、日常起身/坐下等行为,统称为非运动性活动产热(NEAT),有些人NEAT 每天消耗的能量也能达到近1000 卡路里——事实上,很多看似代谢较快的人可能只是比其它人更好动,也许更闲不住。
人的新陈代谢在夏季和冬季变化最为明显,夏季自然加快,加上气温升高影响食欲(减少能量摄入),夏季是人体最不容易发胖的季节。冬天代谢速率减慢,人会本能的减少热量损耗并初储存更多身体能量(增加能量摄入)应对寒冷。冬天自然就更容易变胖。
人类历史绝大多数重要节日都出现在冬季,节日通常伴随着休息和庆祝,每个族群的庆祝食品最常见高糖高脂的高热量食品,并在短时间内大量摄入。
代谢减缓+摄入增加+高热量密度饮食+基因本能抵触热量消耗+适合运动时间剧减,这些特性都让冬天变得更容易增重,也让减肥越发困难。然而反过来,如果能逆向而行、拒绝这些“易胖”的冬季专属陷阱,坚持减肥习惯,那么所获得的受益也尤为明显。
冬季运动时,身体会比夏天多燃烧3-7%的能量用以维持体温,其中较大比例的能量便是以燃烧脂肪来提供。对有减脂需要的人,冬季运动减脂效果自然更好。
很多人可能会质疑,夏季跑步后体重肉眼可见的跌了500g甚至更多,但其中绝大多数只是水分流失。同样的强度,冬季跑步身体负荷要更低一些,缺水/脱水的概率低得多。
冬天还会让运动者在环境适应力上得到大幅度提升。包括适应冷热温差,提高耐寒耐热能力,提高免疫力等,人体肌肉和关节在低温下运动也更加不容易出现炎症。
至于冬天运动的量,你需要自己去找到一个平衡,吃和动的度。这里建议去尝试养成记录自己摄入的习惯,估算摄入的卡路里数值,而后计算减肥需要的强度和时长。一般建议,
● 有氧运动
平均每天进行至少3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包括快走、骑单车、游泳。剧烈的有氧运动包括跑步、有氧跳操等活动。两种强度可以交叉进行。
● 力量训练
针对所有主要肌肉群每周做两次力量训练,包括使用重量器械(比如哑铃杠铃等)、自重训练、各种抗阻训练等。
所有动物包括人类,刻在基因里的本能都是在冬季气温降低后不爱运动,减少热量的消耗并初储存更多身体能量应对寒冷。所以冬季运动的坚持显然比其它季节更难,有排斥感、需要做更多心理建设很正常,这也是与人类本能抗争的一个过程。
最后,
除了减少能量摄入(少吃)和增加能量消耗(多动)外,不要指望膳食补充剂帮助燃烧卡路里或减重,声称能加速新陈代谢的产品通常都是虚假宣传。
减肥并不存在灵丹妙药,它的唯一有效法则就是燃烧消耗掉的热量大于你摄入的热量,即创造热量摄入差。对偏胖人群来说,建议每天减少500~1000卡路里热量,以实现每周减掉0.7-1.5千克重量——数字未必夸张,持续就能实现目标。养成习惯也好过一时兴起后更汹涌的放弃反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