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地域特产 民族瑰宝
古桑文化
黄河万年流淌,桑林千年不老。伟大的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给我们提供了自然界的黄土——最充分的劳动材料;勤劳的祖先又对故道里的黄土进行耕作加工,创造了物质财富及与之相应的精神财富。这就是夏津古桑林里所珍藏的文化遗产。
作为桑黄的载体—桑树。有着传承永久的古桑文化。“黄河曾波澜 风沙往如烟 千古如一梦 古树蔽云天”。
在山东夏津县东北部黄河故道中存在着占地6000多亩的夏津黄河故道古桑树群。百年以上古树2万多株,是中国树龄最高,规模最大的古桑树群。
桑黄是一种生长在温带的一年生木腐药用真菌,主要生长在活立木上,偶尔生长在倒木上。其子实体在夏秋两季出现,晚秋至冬季颜色变深至黑色,主要寄生在40年以上的老桑树上。桑黄,一种大型的药用真菌。在桑、杨、柳、桦等树干上均有生长。其中,以附生在桑树上的桑黄最为珍贵。是古代医书上记载的正宗桑黄。
桑黄的古代本草记载
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桑黄能“利五脏,宣肠胃气,排毒气”。
唐朝《药性论》记载:“桑耳,使。一名桑臣,又名桑黄。味甘、辛,无毒。能治女子崩中带下,月闭血凝,产后血凝。男子疙癖,兼疗伏血,下赤血。又云木耳,亦可单用,平。”
宋朝《圣惠方》记载:桑耳可治疗脱肛泻血不止与血淋疼痛等症,“脱肛泻血不止:用桑黄一两,熟附子一两,为未,炼蜜丸梧子大,每米饮下二十丸。血淋疼痛:桑黄、槲白皮各二钱,水煎服,日一次。”
桑黄研究成果
1968年:日本国立肿瘤研究所化学研究部进行动物实验,将S180癌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结果发现, 桑黄对肿瘤抑制率高达96.7%。
1986年:日本将桑黄提取物制成抗癌新药。
1990年:韩国全力支持桑黄进入韩国G7国家研究计划,1993年获得韩国卫生部批准为抗癌药物。
2019年4月25日:抗癌药物Vitrakvi(又名Larotrectinib)已经在美国正式上市。这款基于中国桑黄的(ITS)核酸序列新型抗癌药物,将改变人类的抗癌历史。
桑黄在国外已经作为抗癌药物使用,所以桑黄的药用功效是毋庸置疑的。
桑黄两大抗癌“因子”
桑黄抗肿瘤的原因,在于多糖和三萜两项标志性成分。
多糖:作为抗肿瘤的主要功效成分,能提高机体抗肿瘤免疫功能,如通过激活巨噬细胞,间接杀死肿瘤细胞,也可通过促进T淋巴细胞释放能抑制或杀死肿瘤细胞的细胞因子来杀死肿瘤细胞或促其凋亡。
三萜:迅速提高免疫力,促进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等的吞噬能力和杀伤力。三萜最大的特点表现为可抑制化疗药物难以杀死的肿瘤细胞进入生长期,然后联合化疗或单独毒杀(三萜成分具有体外直接毒杀肿瘤细胞作用),防止其结束休眠期后大量繁殖和转移。
现代药理作用
(1)抗肿瘤
(2)抗氧化
(3)抗炎
(4)活血化瘀
(5)保肝护肝
(6)抗菌
(7)抗病毒
(8)增强免疫力
(9)急性肾、睾丸损伤的修复作用
桑黄系列好物分享
官方抖音号,打开抖音扫一扫即可关注了解动态。
地址:夏津德百温泉旅游小镇园内
山东夏津古桑产业研究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