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
/
0:00
加载完毕: 0%
进度: 0%
0:00
央广网武汉4月2日消息(记者左洋)AI医生在线坐诊,机器人按摩理疗……3月31日,2025“制造翘楚 建功支点”医疗器械产业创新产品示范应用对接活动在武汉举行。57家鄂企携硬核科技登场,三大院士团队发布国际顶尖成果,展现湖北医疗智造的全球竞争力。
活动现场(央广网记者左洋 摄)
在医疗器械产业创新成果展区,记者亲身体验了多项“黑科技”医疗设备。掌上超声诊断仪仅有手机大小,却能通过AI血管自动识别技术,在30秒内完成颈动脉斑块筛查,让基层大规模心脑血管疾病筛查成为可能。AI数字人医生展现强大交互能力,只需向它描述自己的症状,数字人医生就能迅速分析并提供专业的医疗建议。AI智能热疗康复机器人同样吸睛,只见它的机械手臂灵活自如,准确地对人体进行按摩。体验者躺在按摩床上,脸上露出放松的神情,称赞道:“这就像有一个专业的康复师在身边。”现场工作人员介绍,该机器人结合了热疗技术,在按摩的同时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身体的康复。
AI智能热疗康复机器人正在为患者治疗(央广网记者左洋 摄)
会上,湖北省经信厅重磅发布2024年湖北省医疗器械产业十大创新产品产业化成果。在病理筛查领域,专业医疗大模型对消化道癌、乳腺癌、子宫癌筛查达到全球领先水平;在高端医学影像领域,双导航手术视觉系统病灶定位精度与国际并跑,取得革命性突破;在智能超声机器人领域,AI算法与机械臂技术完美融合,实现多器官自主扫查全流程自动化。
此外,多所高校和重点企业发布2025年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化产品。华中科技大学马丁院士团队推介子宫内膜癌基因甲基化检测试剂盒、武汉大学刘胜院士团队推介超灵敏纳米针式阵列感受器医工交叉研究平台、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院士团队推介人工血管等,创新医疗器械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华中科技大学马丁院士团队的鄂产子宫内膜癌早筛试剂盒已拿到“准生证”,获批上市,系全球首款。这款早筛试剂盒操作简单便捷,从采样到出报告只需要半天,大大提高了早诊效率,缩短了患者等待的时间。目前,该产品已在上海、四川、福建等地医院率先使用。武汉纺织大学徐卫林院士团队用纺织材料,“织”出了全球首创聚氨酯复合材料“三层仿生结构人工血管”。目前“湖北造”人工血管正在进行临床前模型验证,即将进入临床试验,力争3至5年内完成临床试验获批上市。
活动现场,高校、医院、供应链平台与生产企业签订了联合攻关、创新产品示范应用协议,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与招商医药工业企业签订合作协议。
湖北九州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现场推介了湖北省医疗设备及卫生应急物资交易平台。据介绍,该平台将汇集全球资源,积极引入全球优质设备器械厂商,助力医疗装备领域的国产化替代。自平台试点运行2个月以来,已上线1319家公立医疗机构、入驻600家供应商、上线商品2232种,成交采购金额100万元,采购成交价平均降低7%。
2024年,湖北省医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7%,新增59个第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我省将聚焦创新产品产业化应用,以深化医工交叉协同为重点,以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医疗器械创新应用场景为动能,着力推动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共同推进高校院所、医疗机构、生产企业发挥优势、加强合作、加快创新,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提供更丰富的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供给。”湖北省经信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
相关知识
57家医疗器械企业同台展示 湖北打造医疗器械创新高地
国际医疗器械城落位北京昌平,全力打造世界一流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国际医疗器械城在北京昌平揭牌 打造世界一流医疗器械产业集群
2024北京健康大会:国产医疗器械领军企业谈国产器械全球化发展
深圳医疗器械供应链展
国家医保局发布创新医疗器械最新指示
家用医疗器械
第32届河北国际医疗器械展启幕
北京成立创新服务站,创新药品医疗器械将提速上市
重庆医疗器械展
网址: 57家医疗器械企业同台展示 湖北打造医疗器械创新高地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59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