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很多方面都“高”了:发际线高了,血压高了,血脂高了……发际线后退和血压升高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但血脂异常往往默默无声。
对于许多人来说,“血脂”这个词并不陌生,大家都知道高血脂对健康不利,当体检结果显示血脂和胆固醇偏高时,人们通常会感到担忧。
三分之一的成年人存在血脂异常
随着现代物质条件的改善,我们的饮食习惯也发生了变化,大量的肉食取代了简单的粗茶淡饭,私家车取代了骑车或乘坐公交,熬夜取代了规律的作息,这些变化导致了我国近年来高脂血症的患病率显著增加。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显示,成年人中超过三分之一存在血脂异常。高脂血症是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和脑卒中等重要危险因素,长期患有高脂血症可能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控血脂的5个误区
1、只有胖子才会得高血脂?
高血脂并非仅仅是胖子才会得的疾病。尽管在肥胖和中老年人群中高血脂较为常见,但并非只有胖子才会发生高血脂,血脂升高并不仅仅是由于脂肪摄入过多所致,生活方式、遗传因素、疾病以及药物等都可能导致高血脂的发生。因此,即使体型苗条的人也可能患有高血脂。
2、高血脂不能吃鸡蛋?
鸡蛋黄富含胆固醇,高血脂患者可能担心食用鸡蛋会加重病情,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只要适量摄入(每天一个),完全没有问题。实际上,血液中的胆固醇大部分是由身体内部合成产生的,即使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胆固醇,对整体胆固醇平衡的影响也相对较小,摄入适量的鸡蛋并不会对高血脂患者产生不良影响。
3、喝醋可以降血脂?
目前的研究证据还不足以确定饮用醋对降低血脂的确切效果。此外,摄入过量的醋可能引起胃肠道不适,并对胃黏膜造成损伤。
4、血脂水平正常了,就不用吃药了?
仅仰赖药物来改善血脂水平,并突然停药,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最佳做法是在药物治疗的同时结合生活方式的调整。一旦血脂水平稳定,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后续管理,不能自行随意减少药物剂量或停用药物。
5、血脂高就不能吃肉、吃油?
肉类和油类都含有身体所需的重要营养物质,选择素食虽然可能对改善血脂异常有益,但长期坚持素食饮食方式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的风险增加。
血脂高的5个信号,别不当回事!
1、黄色瘤
在眼皮、胳膊肘、脚后跟等部位出现米粒大小的黄色瘤,通常无痛无痒,可能会同时出现多个或融合在一起。这些黄色瘤是脂肪在皮下堆积形成的,常表明血脂水平升高。
2、黄色斑块
短时间内面部、手部出现较多的黄色小斑块,相对于老年斑来说稍大一些,颜色较深。此外,手掌上出现黄色或橘黄色的条纹也可能是高血脂的信号。
3、腿部不适
一些中老年人可能会出现腿部抽筋、小腿发凉、麻木等不适感,可能会误以为是缺钙所致。实际上,这可能是因为胆固醇在肌肉周围积聚,刺激肌肉收缩,导致腿部抽筋或行走时出现跛行。
4、疲倦和头晕
这是高血脂的常见早期症状,特别是在中老年人身上,患者通常会在早晨起床后感到头晕,但进食早餐后会有所改善,午后易感到过度疲倦犯困。
5、视物模糊
早晨起床时,当注视某物时,会有几秒的模糊感,之后又会恢复正常,可能是血液中甘油三酯增多和流速减慢,使得脂蛋白渗漏并影响到黄斑,从而影响视力。
如果发现上述症状,请尽早就诊,并进行血脂检查、颈动脉超声、下肢动脉超声、眼底动脉检查等相关检查来评估血脂情况。
科学控血脂,做好这3件事
1、定期查血脂
20~40岁,至少每5年进行一次血脂检测;40岁以上的男性和绝经期后的女性,每年进行1次血脂检测;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和吸烟者,应每3-6个月进行一次血脂检查。
2、控制饮食,少吃饱和脂肪
饱和脂肪通常被认为是“不健康的脂肪”,摄入过多会增加体内的胆固醇含量。为了减少饱和脂肪的摄入,可以采取以下方法:使用植物油(除了椰子油和棕榈油)来替代动物油;减少红肉(如猪肉、牛肉等)的摄入量,增加白肉(如鸡肉、鱼肉等)的摄入量,并在食用肉类时去除皮部;尽量减少油炸食品和糕点的摄入;选择脱脂牛奶代替全脂牛奶。
3、多运动
每周连续进行5天、每天3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可以帮助控制血脂水平。重要的是坚持不懈地进行运动,并确保运动强度适中,以达到调节血脂的效果。(来源:学习强国)
相关知识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5个信号,家长千万别不以为然
身体频现3大信号,十有八九就是患“肠胃炎”,千万别掉以轻心
9种皮肤状况隐藏健康问题 千万别掉以轻心
孕期五大常见危险信号,千万别大意
人到中年血脂高!医生:血脂高的5个信号,有些人没当回事,血管就堵了!
糖尿病5个前期信号
5大酱料雷区!点轻食千万别踩这坑
手部若出现这4个症状,可能是血脂“超标”的信号,别大意
突发低血糖可能会致命?身体这些求救信号千万别忽视!
冬天暴瘦法则,掉秤巨快的5个信号!
网址: 血脂高的5个信号,千万别掉以轻心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617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