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水平与人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体重异常,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调查显示,我国居民超重肥胖形势不容乐观,亟须加强干预,予以改善。为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有关工作要求,倡导和推进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国家卫生健康委等16个部门联合制订了《“体重管理年”活动实施方案》,启动实施“体重管理年”活动。
体重过高或过低都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儿童期肥胖会影响儿童的运动能力和骨骼发育,对行为、认知及智力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儿童和青少年肥胖可持续至成年期,增加多种慢性病的发病风险,加重医疗及社会经济负担。消瘦同样会危害身体健康,会造成机体生长迟缓、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失调、骨量下降等。每个人都应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通过合理饮食、科学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防止超重、肥胖和体重过轻的情况发生。
体重指数(BMI)是衡量人体胖瘦程度的一个常用标准,其计算方式是体重(kg)除以身高的平方(m^2)。据《居民体重管理核心知识(2024年版)》,我国成年人体重指数应维持在18.5~24.0。成年人腰围男性应不超过85厘米,女性不超过80厘米。
健康体重取决于能量摄入与能量消耗的平衡。在控制总能量的基础上,保持平衡膳食模式并长期坚持是保持健康体重的关键。对于超重和肥胖人群,应降低每餐的能量摄入,少吃高能量食物,如油炸食品、含糖烘焙糕点、糖果、肥肉等;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全谷物食物、新鲜蔬菜、水果等;规律饮食、控制进食速度、避免暴饮暴食等也有利于保持健康体重。对于体重过轻者,首先应排除疾病原因,并根据目前的健康状况、膳食和运动情况,逐渐增加能量摄入至相应的推荐水平或稍高于推荐水平。
长期坚持科学运动,有利于体重的保持和体成分(水分、蛋白质、脂肪和矿物质等)的改善。有氧、抗阻、高强度间歇运动均有助于控制体重。适度中高强度运动有助于体重管理。尝试运动多样化,可设置专门运动时间,也可把生活、娱乐、工作与运动锻炼相结合,如上下班路上多步行、骑车,工作时少乘电梯多走楼梯,时常做伸展运动、工间操,减少久坐时间等。此外,老年人应重视运动安全,科学评估,量力而行,建议积极进行强度适合的有氧、抗阻、平衡、柔韧性运动锻炼,延缓肌肉衰减,预防跌倒。有基础疾病的特殊人群应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锻炼。
睡眠不足或过多都不利于体重控制和身体健康。不同年龄阶段建议睡眠时长有所不同,应当参照相关标准保持良好睡眠。《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建议,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成人每天睡眠时间分别为10个小时、9个小时、8个小时、7小时至8小时。
体重还与人的心理状态相关,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保持健康体重。
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个人应养成自主自律的健康习惯,主动学习健康体重知识,践行健康生活方式,做好体重管理。
(作者系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共卫生主管医师 田亚兰)
本栏目由安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安阳市健康教育所主办
相关知识
健康体重一起行动
健康体重,一起行动
“健康体重,一起行动”——“体重管理年”
健康体重 一起行动
健康体重 一起行动 ——“体重管理年”活动
健康体重,一起行动 “体重管理年”活动在京启动
体重管理年——健康体重 一起行动
健康体重 一起行动 |“体重管理年”活动
“健康体重 一起行动”——2024“体重管理年”
【2024体重管理年】健康体重 一起行动
网址: ●专家话健康 健康体重 一起行动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630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