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慢性疲劳综合征:如何区分「累」与疾病信号?

​​慢性疲劳综合征:如何区分「累」与疾病信号?

在现代快节奏的生活中,「累」已成为许多人的常态。然而,当疲劳持续无法缓解时,可能并非单纯的劳累,而是身体发出的疾病信号——​​慢性疲劳综合征(CFS)​​。这种疾病以长期极度疲劳为核心特征,若不及时识别和干预,可能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诱发其他健康问题。

什么是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CFS)是一种以持续或反复发作的疲劳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特点为「休息无法缓解」,且伴随多种神经、免疫和认知功能障碍。

根据国际诊断标准,若疲劳持续 6 个月以上,并伴随以下至少 4 项症状,需高度警惕 CFS:

1. 短期记忆力减退或注意力难以集中;

2. 咽痛、淋巴结肿大或触痛;

3. 肌肉酸痛、关节疼痛(无红肿);

4. 头痛(类型或程度与以往不同);

5. 睡眠后精力无法恢复;

6. 体力或脑力活动后疲劳持续 24 小时以上。

普通「累」与疾病信号的关键区别​​

普通疲劳与 CFS 的本质差异在于恢复能力:

普通疲劳:如手机「电量耗尽」,通过休息、睡眠即可恢复,通常与短期过劳相关。

慢性疲劳综合征:类似「电池老化」,即使长时间休息仍无法缓解,且伴随多系统症状,如「脑雾」(记忆力断片)、情绪失控、触觉敏感等。

重要提示:若疲劳感持续 3 个月以上,并影响正常工作、生活,需及时就医排查。

高发人群:谁更需警惕?​​

CFS 并非「懒人病」,以下人群风险较高:

职业特征:脑力劳动者(如程序员、教师)、长期熬夜者、高压「夜班族」。

年龄与性别:30-60 岁中青年,女性发病率是男性的 1.5-2 倍。

生活习惯:作息紊乱、缺乏运动、长期心理压力大者。

预防:远离「过劳危机」的 5 个关键​​

规律作息:保证每日 7-8 小时睡眠,避免熬夜。

适度运动:每周 150 分钟中等强度有氧活动(如快走、游泳)。

心理调适:通过冥想、社交或兴趣爱好释放压力。

饮食调理:多食益气健脾食物(山药、小米),减少生冷辛辣。

定期体检:尤其关注疲劳伴随的异常症状,早发现早干预。

慢性疲劳综合征是身体发出的「能量危机」信号,而非简单的「累」。若长期疲惫伴有多系统症状,请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调整生活方式、科学管理健康,才能打破「越累越病,越病越累」的恶性循环。

相关知识

当心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征
劳累感超半年 当心慢性疲劳综合征
休息后还喊累?小心慢性疲劳综合征!这8个疲劳信号一定要重视!
慢性疲劳综合征症状
小知识:慢性疲劳综合征
合理缓解疲劳 远离慢性疲劳综合征
“累”也是一种病 当心慢性疲劳综合征找上你
浑身无力、总觉得累,小心“慢性疲劳综合征”
慢性疲劳综合症

网址: ​​慢性疲劳综合征:如何区分「累」与疾病信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63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