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苦荞茶黄酮类成份及茶渣营养成份研究

苦荞茶黄酮类成份及茶渣营养成份研究

苦荞茶黄酮类成份及茶渣营养成份研究

【摘要】: 采用传统热回流法和超声提取法结合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了苦荞茶中黄酮类成分的含量。对两种方法的提取效果进行了对比。对苦荞茶热水冲泡后残余茶渣中的总固形物含量、总有机质、灰分、总钙、总磷、粗脂肪、粗纤维、粗蛋白含量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苦荞茶中黄酮含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均晶;雷苛露;刘雨诗;郭力;李美凤;叶强;模糊数学感官评价法优化苦荞颗粒茶的制备工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23年01期 2 王迪;杨汉梅;李阳倩;贾梦婷;邹亮;杨帆;苦荞麦“品、质、效、用”的多维评价及其活性成分高值化利用的研究进展[J];浙江农业学报;2023年08期 3 李怡璇;贾洪锋;杨洪浪;香辣木棉花花蕊的开发[J];食品工业;2022年01期 4 刘品华;刘明研;郑绍聪;尹翠琳;杨芬;造粒型黄精苦荞代用茶的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21年01期 5 李群飞;刘海燕;王璐璐;宗玉霞;姜进举;马海燕;庄晓伟;刘晓东;L-阿拉伯糖苦荞茶吸吸冻制作工艺优化及控糖作用[J];食品工业科技;2020年21期 6 杨立志;贺丽;何旭;彭胜寒;王荣;陈朝琼;杨晓虹;刘新;苦荞茶对水溶液中铅、铜、镉、锌、铬离子吸附作用的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9年01期 7 李会端;江岸;宋建梅;管春平;广国安;苦荞茶中总黄酮提取纤维素酶解工艺的响应面优化[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03期 8 李会端;余建中;杨光兴;广国安;云南苦荞茶传统与微波冲泡工艺的响应面优化及比较[J];食品工业科技;2018年02期 9 周小理;王越;赵燊;周一鸣;王宏;侍荣华;肖瀛;苦荞对高脂膳食诱导小鼠血脂代谢及组织氧化还原的影响[J];食品科学;2018年03期 10 王珊;杨天予;朱佳莉;马挺军;基于脂肪酶活力的荞麦发酵工艺优化[J];北京农学院学报;201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贾冬英;姚开;张海均;苦荞麦的营养与功能成分研究进展[J];粮食与饲料工业;2012年05期 2 唐丽华;王登良;苦荞茶的功能研究进展[J];广东茶业;2011年06期 3 万丽英;苦荞麦的营养与开发应用前景[J];农业科技通讯;2010年09期 4 郭晓娜;姚惠源;苦荞麦蛋白质对乳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J];食品科学;2010年19期 5 王毅;齐红霞;谷斌斌;黄伟;赵红光;苦荞麦蛋白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大鼠治疗作用研究[J];浙江预防医学;2009年01期 6 段志龙;王常军;张忠义;韩芳;魏延凤;陕北苦荞的营养成分及其开发应用[J];农业科技通讯;2008年09期 7 朱瑞,高南南,陈建民苦荞麦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2003年02期 8 张政,王转花,刘凤艳,林汝法苦荞蛋白复合物的营养成分及其抗衰老作用的研究[J];营养学报;1999年02期 9 吕娟苦荞麦开发利用现状及前景[J];农牧产品开发;1995年1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浩平;张冬英;龚舒静;秦向东;苦荞茶黄酮类成份及茶渣营养成份研究[J];西南农业学报;2014年03期 2 清源;苦荞茶中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不同品牌苦荞茶黄酮含量比较[J];南方农业;2016年03期 3 李富兰;梁晓锋;李艳清;微波法提取苦荞茶中黄酮的工艺研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5年16期 4 刘娥;郭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钟祥苦荞茶中芦丁的含量[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3年13期 5 吴金松;张鑫承;赵钢;邹亮;新型苦荞茶的加工技术研究[J];四川食品与发酵;2007年03期 6 刘晓娇;红枣苦荞茶复合饮料的工艺优化[J];商洛学院学报;2013年04期 7 王廷璞;赵强;袁建军;响应面法优化苦荞壳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J];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2014年06期 8 巩发永;肖诗明;凉山州苦荞茶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J];江苏农业科学;2012年08期 9 花旭斌;刘平;肖诗明;菊花型清香苦荞茶的研制[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年03期 10 薛长勇;张月红;刘英华;郑子新;张荣欣;景洪江;张永;苦荞黄酮降低血糖和血脂的作用途径[J];中国临床康复;2005年3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花;加央多拉;吴晗;任长忠;苦荞杂交后代株高及其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A];第二十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3年 2 翁文凤;阮景军;苦荞抗除草剂突变体材料创建及抗性机制解析[A];第二十届中国作物学会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23年 3 郑逢盛;王海华;邬清韬;申权;田建红;彭喜旭;唐新科;苦荞VQ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及其在叶斑病原与激素处理下的表达谱分析[A];植物病理科技创新与绿色防控——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1年 4 邬清韬;王海华;申权;田建红;唐新科;苦荞叶斑病原诱导的FtWRKY39基因的克隆、表达与生化特性分析[A];植物病理科技创新与绿色防控——中国植物病理学会202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21年 5 高闪闪;刘娜;王敏;槲皮素对苦荞淀粉理化性质和体外消化率影响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摘要集[C];2020年 6 杨振光;李莉蓉;苦荞肽/多糖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在牛肉糜保鲜中的应用[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七届年会摘要集[C];2020年 7 许明;韩亮;李艳琴;苦荞黄酮类化合物的稳定性研究[A];第三届泛环渤海(七省二市)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2012年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2年 8 孙永敢;胡婕伦;方卿颖;张朵朵;聂少平;苦荞膳食纤维制备及体外酵解特性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8年 9 蔡亭;汪丽萍;林亲录;谭斌;苦荞馒头加工过程中黄酮含量及抗氧化活性变化研究[A];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第十一届年会论文摘要集[C];2014年 10 王雅臣;王明力;陆雅丽;郑君花;苦荞麦麸复合饮料的研究[A];管产学研助推食品安全重庆高峰论坛——2011年中国农业工程学会农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分会学术年会暨全国食品科学与工程博士生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源;苦荞中乙基芸香苷转化、降血糖活性的研究与应用[D];江南大学;2022年 2 卢朝龙;苦荞基因组多样性及其网络药理学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年 3 彭镰心;基于调节糖脂代谢效应的苦荞资源品质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9年 4 李宗杰;苦荞蛋白的制备、生物活性鉴定及其在猪群中的应用[D];南京农业大学;2016年 5 赵辉;苦荞微核心种质代谢组变异及遗传基础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22年 6 李东泽;苦荞蛋白中结合酚的结构鉴定、互作机制及其在乳液递送中的应用研究[D];江南大学;2024年 7 韩小苗;基于组分改性调控全苦荞挂面的加工与品质特性[D];江南大学;2022年 8 国旭丹;苦荞多酚及其改善内皮胰岛素抵抗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年 9 张美莉;萌发荞麦种子内黄酮与蛋白质的动态变化及抗氧化性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10 秦培友;我国主要荞麦品种资源品质评价及加工处理对荞麦成分和活性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静;智鼻在苦荞茶风味品质辨识中的应用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年 2 祁菊芳;天然富硒苦荞茶硒溶出特征及不同水质对茶汤品质影响[D];宁夏大学;2023年 3 于智峰;苦荞黄酮大孔树脂精制工艺及抗氧化特性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4 钟琦琦;甘肃省不同地域苦荞总黄酮提取及应用[D];西北师范大学;2022年 5 顾涛;苦荞麸皮总黄酮提取工艺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6 鲍涛;云南高寒山区苦荞黄酮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7年 7 王军;苦荞麸皮总黄酮提取工艺及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指纹图谱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7年 8 刘晓峰;咏轻松苦荞茶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云南大学;2013年 9 吴秀华;苦荞黄酮微胶囊的制备及其血糖调节功效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2008年 10 郭凯凯;苦荞酒酿造工艺与酒糟黄酮提取的研究[D];天津科技大学;201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蒋映春;愿凉山苦荞茶:一路走好[N];凉山日报(汉);2006年 2 本报记者 颉满斌 通讯员 张虎强 王谦虚;益见智:为苦荞带来新味道打开新市场[N];科技日报;2022年 3 本报记者 王影影;茶香四溢沁人心 苦荞产业甘甜来[N];粮油市场报;2013年 4 彭洪 本报记者 袁文友;甜蜜蜜的“苦荞”事业[N];凉山日报(汉);2007年 5 本报记者 刘成根;苦荞在臣丰人手中的升华[N];山西经济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苏华;苦荞产业:凉山的绿色新希望[N];凉山日报(汉);2008年 7 本报记者 杨积勇;出台相关政策措施 推进全州苦荞加工业发展[N];凉山日报(汉);2012年 8 记者 郭曼;凉山苦荞抢滩云南市场[N];昆明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陈泓;让灵丘苦荞走出大山[N];农民日报;2013年 10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苟俊;陕西“紫荞印象”:无差异不存活[N];中国经济导报;2018年

相关知识

苦荞茶黄酮类成份及茶渣营养成份研究
荞麦茶的功效及主要成份
苦荞茶泡完后的茶渣能吃吗
黑苦荞茶,黑苦荞茶与黄苦荞茶的区别
黑苦荞茶和黄苦荞茶哪个好?黑苦荞VS黄苦荞:营养价值大揭秘!
苦荞健茶
苦荞茶的营养价值
茶渣营养成分分析及词料化技术研究
黑苦荞茶和黄苦荞茶哪个好
清徐黑苦荞茶文化(大同黑苦荞茶)

网址: 苦荞茶黄酮类成份及茶渣营养成份研究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63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