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中医药学会2009年发布了《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将中医体质分为9种基本类型: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每种体质有其独自的特征。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中医体质——痰湿质。
痰湿万病之源-它是如何形成的
提及脾胃,经常听见的一个词儿叫做痰湿,由于脾的运化不好,体内多余的水分出不去,滞留在人身体的各个位置,我们把它的形容叫做痰湿。痰湿是无处不在,它可以在头、胸、脾胃、四肢,易伤及脾腑,脾胃的运化功能主要去化痰湿,但是脾运化不好,生成痰湿以后,反过来痰湿作为一个病理产物,又可以导致全身的许许多多疾病。并且痰湿有一个特点叫粘滞不爽,也就是说在治疗过程中,痰湿病难以去除。在近几年越来越多,随着空调、冰箱等产品的使用,还有生活条件的提高,肥甘厚味且甚至不加节制的饮食饮用,伤及脾胃导致目前的痰湿病越来越多。所以痰湿被称为是万病之源,治疗痰湿重点是在脾胃,其次肺脾肾、膀胱三焦和肝胆。
痰湿会带来哪些困扰
在日常的治疗痰湿病的过程中,遇到了许许多多的病人,他们受到痰湿多年的困扰,有许许多多的胃肠疾病,消化不好,形成了肥胖消瘦,也有人形成了脱发、健忘、困倦嗜睡等病症,也有些人因痰湿形成了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的病症,对许许多多的患者构成了痛苦。
治疗痰湿中医有什么办法
由于痰湿在全身的不同部位,所以治疗痰湿的方法也是比较多,中医经常能够用到健脾化湿、苦寒燥湿、芳香化湿、淡渗利湿等方法。治疗与肺有关系的,叫清热化痰;与肾有关系的,比如说进行气化温化、益肾利湿,所以治疗痰湿的方法还是挺多的。而且根据特殊的疾病,比如说还有一些叫做温痰、涤痰等都是治疗痰湿的方法,各有治疗的药物。
如何预防痰湿呢?
痰湿生成主要是与脾有直接关系,所以中医有一句话叫脾为生痰之源,所以重点是健脾,脾的运化好了,痰湿就会少了。
痰湿体质人群,饮食应以清淡为主。多吃具有健脾、化痰、祛湿功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米、冬瓜、萝卜、生姜、荠菜、鲫鱼、鲤鱼、鲈鱼、菌类等。限制食盐的摄入,少吃肥肉、甜及油腻的食物,如糖类、蛋糕、点心等。酒类也不宜多饮,不能吃得过饱,最忌暴饮暴食和进食速度过快。多喝水,促排尿,保持身体的水分平衡,有助于排除体内湿气。
长期坚持运动锻炼也是改善痰湿质的重要方法。可以选择一些有氧运动,如乒乓球、羽毛球、快走、慢跑、太极拳、八段锦、爬山等,有助于促进新陈代谢,加快身体的排汗排湿作用。运动时要注意身体的状况,运动负荷强度较高时,要注意运动的节奏,循序渐进的进行锻炼,保障人身安全。如果身体不适,如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要及时停止运动。
专家简介
☟☟☟
宗文汇 主治医师
◎北京友谊医院退休名老中医、中医世家
◎北京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
◎西鹤年堂名誉院长/特需专家/脾胃科主任
个人介绍
“ 北京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自幼侍诊祖父宗维新、父亲宗修英左右,秉承家学,聆听目睹前辈论医临诊,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退休前在友谊医院中医科从事中医临床诊疗工作,积累了较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脾胃病、血液病、妇科病、心脑血管病、咳喘及疑难杂症的诊治。长期承担首都医科大学教学任务,致力于脾胃病、妇科病、咳喘病、心脑血管病及痰湿为因引起的肥胖、嗜睡、气管炎等方面的临床研究与治疗。
出诊时间
每周一上午、周四全天、周五上午
擅长治疗
擅长脾胃病、血液病、妇科病、心脑血管病、咳喘及疑难杂症的诊治。长期承担首都医科大学教学任务,致力于脾胃病、妇科病、咳喘病、心脑血管病及痰湿为因引起的肥胖、嗜睡、气管炎等方面的临床研究。
出诊地点
名老中医宗文汇工作室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