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肠易激综合征是何病

肠易激综合征是何病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并非由肠道器质性病变引起,而是以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和(或)大便性状改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且症状常反复发作,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较大影响。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尚未完全明确,涉及多个因素相互作用。

从肠道动力异常角度来看,患者肠道蠕动功能失调。部分患者肠道蠕动过快,导致食物在肠道内推进速度加快,水分吸收不充分,从而引发腹泻;而另一些患者肠道蠕动过慢,食物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易产生腹胀、便秘等症状。肠道神经敏感性增高也是重要因素,正常情况下肠道受到的刺激不足以引起明显不适,但IBS患者的肠道神经系统对刺激反应过度,即使是轻微的刺激,如正常的肠道气体扩张、进食后肠道的正常蠕动,都可能引发腹痛、腹胀等症状。肠易激综合征的症状多样且因人而异,腹痛是最为突出的症状之一,疼痛部位多集中在腹部周围,疼痛性质可为隐痛、胀痛、绞痛等,疼痛程度轻重不一。腹痛发作与排便密切相关,多数患者在排便后腹痛可缓解。腹胀也较为常见,患者常感觉腹部胀满不适,这种胀满感在白天较为明显,尤其在进食后加重,到晚上休息时可能稍有减轻。排便习惯改变表现为腹泻或便秘,或两者交替出现。腹泻型患者大便次数增多,一般每日3-5次,严重时可达10余次,大便多为糊状或稀水样,可带有黏液,但无脓血;便秘型患者则排便困难,大便干结,呈羊粪状,且排便次数减少,每周少于3次。精神心理因素在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及症状加重中起着关键作用,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状态下,会影响大脑与肠道之间的神经信号传递,干扰肠道正常的生理功能。

在诊断肠易激综合征时,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特点、发作频率、持续时间,以及症状与饮食、情绪等因素的关系。还会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排除肠道器质性病变。

肠易激综合征的注意事项

1、饮食调整:遵循个体化原则,根据自身情况调整饮食。减少可能诱发症状的食物摄入,增加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食物。注意饮食规律,定时定量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2、生活习惯:保持规律作息,充足睡眠有助于维持肠道正常功能。适当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但避免过度劳累。注意腹部保暖,防止寒邪入侵加重肠道不适;

3、情绪管理:积极调节情绪,避免长期精神紧张、焦虑、抑郁。可通过心理咨询、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4、病情监测:密切关注症状变化,记录腹痛、腹胀、排便习惯及大便性状的改变情况。若症状加重、出现新症状或伴有发热、便血等异常,及时就医,评估病情变化。

相关知识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 (IBS)
肠易激综合征怎么办
肠易激综合征消瘦怎么办
肠易激综合征该怎么办
肠易激综合征天天腹痛
肠易激综合征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认识肠道的“小脾气”——肠易激综合征
患肠易激综合征,一定会暴瘦吗
患肠易激综合征,一定会暴瘦吗?

网址: 肠易激综合征是何病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685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