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商业圈沸腾得不行,传出星巴克中国大概会“交到”高瓴资本手里,估值落在50亿到60亿美元的区间。你想啊,星巴克中国一年能搞出210亿营收,这可是真正的咖啡头号玩家,而且还在昆山扔下了15亿建咖啡创新产业园。
你琢磨琢磨,这相当于拿你两年的营收就能把你整个老本收走,世上还真有这样的“好买卖”?星巴克跟高瓴资本这桩买卖,水可没咱们看到的那么浅。
官方消息干净利落,但内容挺扎实。眼下这交易咋个操作,依旧卡在讨论阶段,像股权占比、谁说了算这些重要细节还都悬而未决,两边还在慢慢磋商着呢。
有个猜法挺有意思,星巴克中国或许在考虑甩手掉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四十的少数股东地位。为啥这么琢磨?还真不是乱编,星巴克历史上曾有过把整个国家市场一口气打包出手的记录,一回发生在俄乌矛盾后。2022年那会儿,俄罗斯区那130家门店直接六百万美金低价转给本地公司,结果原先的星巴克名字一夜变身成了“星星咖啡”。
星巴克中国分店多达 7685 家,拿出 360 到 430 亿人民币到底能买多少股份,真让人琢磨不透。
新闻里还透露了一个重点,高瓴资本也加入了星巴克中国区的反向管理路演。
所谓反向管理路演,就是企业把投资者请到自家公司,让他们亲眼看看日常运营、现场情况,不像以前上市前,管理层带着PPT满世界讲故事给投资人听。这样一来,投资人能直接接触一线,看看企业到底咋运转,比单纯听汇报靠谱些。
前段时间有媒体说,这回高瓴是主动向星巴克中国伸出了“橄榄枝”。话说回来,人家安排反向路演的这一出,看得出来,星巴克对卖中国业务这事儿,貌似有点着急劲儿。
这桩买卖,高盛作为唯一的财务顾问,估摸着要忙活到 2026 年。说起来也不稀奇,像百盛中国单飞上市、麦当劳中国股份调整这些事,高盛都搅和过。
新闻专门提了一嘴,说星巴克正被瑞幸咖啡、蜜雪冰城这些国产品牌“围攻”。星巴克和瑞幸在市场上较劲这事儿,谁都清楚,可蜜雪冰城主打柠檬水,跟星巴克卖咖啡根本不是一回事,咋还非得把它捎带上?
其实你要说瑞幸和蜜雪冰城,背后的大金主其实是同一个,那就是高瓴资本。
高瓴在 2017 年就已经把钱投向了瑞幸咖啡,虽然掌控瑞幸局势的其实是大钲资本,手里握着 31% 的股份和 53.6% 的投票权,可高瓴的地位也确实挺重要,不容小看。
高瓴投蜜雪冰城,这事儿圈里都觉得很有意思。2019 年那会儿,高瓴的投资团队为了找那种能在下沉市场爆发的企业,干脆上街挨个地看看,一路逛到县城转角,发现蜜雪冰城已经开了 4000 家店,三块钱的柠檬水卖得火热。虽然门面看着挺接地气,客流却一直没断过。
高瓴一下就被打动了,除了投钱,自己的人才、运营经验和各种资源都给送过来了,帮蜜雪冰城搞数字化升级,还把供应链搭得更扎实。在蜜雪冰城上市前,唯一拿到的外部投资就是 2020 年 12 月高瓴领头的 9.33 亿元,高瓴也是蜜雪冰城最大外部股东。
私募大鳄高瓴,投资圈那可真是响当当的角色。早在2005年,高瓴就拿出2000万美元下注腾讯,那会儿腾讯市值才15亿美元,二十年一晃过去,腾讯市值已经蹿到5780亿美元,高瓴账上直接翻了380多倍。2020年,高瓴还扔了3亿美元给京东建物流,帮京东拉起了护城河。滴滴、美团、爱奇艺、美的、格力、百丽、海底捞这些熟悉的大牌子背后,都是高瓴的投资故事。
话说回来,高瓴也不是每次出手都稳赚不赔,比如蘑菇街、爱彼这类项目就折戟了。2025年6月7号,高瓴把容百科技的股份卖了一些,账面还亏了六十多个亿,一看这操作,难免让人怀疑,高瓴这么急着撤资金,是不是要给收购星巴克中国做准备啊。
星巴克全球的掌门人布莱恩・尼克尔在接受金融时报采访时提到,他们现在在考虑出让中国市场的部分股份,不过手里还攥着个更大的计划,准备和合作伙伴一块儿,把门店数量从现在的8000家,往2万家目标使劲冲。
这三年里,星巴克中国和瑞幸的营收情况拿来对比,走势确实挺有意思。
星巴克的营收基本没啥太大变化,这三年一直徘徊在210亿左右;瑞幸那边就厉害了,增长势头非常猛,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61.3%,2022年营收133亿,到了2024年直接冲到了344亿。不过说到利润率,2024财年星巴克是15%,瑞幸只有10.4%,还是星巴克靠高端定位把利润率稳稳甩在瑞幸前面。
门店数量摆出来一看,星巴克有7685家,瑞幸已经突破24000家,这落差也太明显了。星巴克在中国的门店清一色直营,啥花样都有,像标准店、小型店、甄选店、烘焙工坊,还有各种主题特色店,都能找到。
在选址方面,星巴克自家有那一套地理信息系统,啥数据都能扒拉出来,像客流、人均收入、房价这些维度全都拿捏得明明白白。门店的账面也分得很细,分为保本、健康和目标三条线。听内部人掰扯,大部分门店都跑在健康线往上,能有三成左右能冲进目标线。至于之前在上海、广州关掉一些甄选店,根本原因就是那租金高得离谱,连保本都悬。
瑞幸那直营店占比是65.3%,加盟店占34.7%,有96%的门店都是20到50平米的小快取类型。说到开店路数,瑞幸讲究“到处扎根”,这和星巴克只盯着头部城市群的发展方式,是完全不是一个路数。
瞅瞅会员数据,星巴克和瑞幸瞄准的人群真是差别大得很。星巴克会员数量大概有1.5亿,其中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占了70%以上,本科学历以上的也有7成多,月薪在8000到15000的将近一半,占比47%。金星级会员一个月下单4到6次,是普通顾客频率的三倍,想混到金星级,钱包得掏出1250元以上,也就是说得喝40杯左右星巴克。
瑞幸的注册会员已经突破了3亿,是星巴克的两倍多,月活跃用户差不多有8000万。瑞幸的主力用户年龄集中在20到35岁这一档,里面有七成五以上的人都挺在意价格,对钱那是掰着手指头算得挺细。
日常咱们见到的那种深棕色的咖啡豆,其实都是烘焙过的熟豆。烘焙分成深烘和浅烘两种,深烘出来的豆子喝起来味道更厚重,带点焦糖或者巧克力那股劲儿;浅烘的豆子味道偏清爽,能尝出花香和果味,只不过这种风味保质期挺短。
星巴克跟瑞幸现在都推出了浅烘豆,这对供应链可是有不小的考验,也能看出来两家在供应链这方面确实有两把刷子。
星巴克自家在哥斯达黎加有块自己的农场,云南普洱、拉美和非洲那边还设了种植者支持中心。昆山的咖啡创新产业园自动化杠杠的,一个年产值上十亿的工厂,几十个人就能搞定。星巴克新任 CEO 也是三番五次地表扬中国的供应链,觉得北美都该借鉴借鉴。
瑞幸咖啡豆这采购成本让巴西、越南那种极端天气一闹腾,价格一下子飞涨了,涨幅超过 70%。为了稳住原材料的价钱,瑞幸只好在 2024 年和巴西签了个五年 24 万吨的大合同,把原料价格定死。这阵子瑞幸一边拿着 9.9 元的低价标着跟市场拼命较劲,一边忙着在全世界抢咖啡豆,保证供应不翻车。
他们在全球产业链这块儿倒像是学星巴克那套路,一边走一边琢磨着怎么把自己的通道铺开。
星巴克在云南弄了个种植者支持中心,瑞幸直接跑到云南保山搭了家咖啡鲜果加工厂;星巴克把创新产业园设在了昆山,瑞幸就在昆山建起了自己的烘焙基地。
为让生椰拿铁成为爆款,瑞幸直接选定印尼邦盖群岛,作为自家独有的深椰产地;在进军茶饮赛道前,特意在广西横州挑了100亩地专门种茉莉花。瑞幸不仅靠价格亲民、让咖啡更接地气的办法去挑战星巴克,还在供应链上铆足劲儿,想和星巴克PK一下。
星巴克高层看来,他们和瑞幸在中国玩的就是两条赛道,各有各的路数。瑞幸确实厉害,算得上劲敌,不过说到利润率、会员群体的质量还有供应链这一块,星巴克自信兜里还捏着“王牌”。
这也说得通,星巴克为啥不跟着搞那 9.9 元的低价战。
2024 年 9 月,星巴克砸下 8 亿的高薪,把布莱恩・尼克尔请了过来。他刚一上任,星巴克的股价直接飙升了 24.5%,市值一度冲上了 7300 亿人民币。
布莱恩可真不是省油的灯,这哥们儿已经两次把快凉的品牌救活过来。他之前带着塔可钟混出了名堂,成了百盛增长最快的招牌。紧接着,他又让 Chipotle 的股价六年翻了八倍,这种牛人,星巴克股东哪个能不指望他?
布莱恩刚接手,就在全球范围内砍掉了 1100 多个后台岗位,稳住 2025 年的利润。
他给星巴克指的路子,就是找回原本的味道。比如,把菜单做精一点,把那些卖得不咋地的产品砍掉三成。专注做高端咖啡,把之前流行的买一送一和各种降价促销直接停了。
改革店面环境,增加更多陶瓷杯和舒服的座位,咖啡师统一穿黑色上衣,更突出那身绿围裙,确保大家不用多等,基本四分钟内咖啡就能到手。
这些动作一看就晓得,布莱恩做事挺麻利。不过中国这块地儿可没那么好啃,数码化水平高得很,竞争对手还一个个玩得溜,价格、宣传手段都不落下风。
布莱恩对中国市场那是真的有想法,打算先凭本事把业绩拉起来,外部合作的路子也没关死,说不定哪天就跟别人联手了。
星巴克想在中国再冲一把,照搬美国那一套水土不服。现在中国咖啡市场卷到飞起,年轻人嘴巴越来越刁,啥新奇口味都想试试。星巴克价格高高在上,菜单好多年都没啥新花样,拿铁、冰美式、卡布奇诺老三样,放在一堆创意十足又平价的咖啡店面前,性价比立马就拉胯了。
布莱恩要还是一味坚持“回归初心”那那老路,星巴克在中国怕是真悬了。
眼下,星巴克看起来已经察觉到症结,开始在中国市场出招。联手史努比搞合作,弄出了咖啡奶盖叠上巧克力小狗的造型,拍照效果拉满,那氛围感直接拉爆。周边商品火得不得了,绿围裙毛绒公仔标价319元,狗狗托特包也要148元,价格实在不低,不少人照样早早下单,全都抢光了。
弄出了“真味无糖”,把风味糖浆分拆开,零糖风味跟原味糖浆独立分装,大家可以自己决定怎么混搭,控糖的朋友也能随心品尝各种口味咖啡。
星巴克也拉上了美国那边的“兄弟”,和希尔顿联手搞了一波,双方会员特权实现互通。苹果CEO拿着星巴克臻选手冲咖啡,现身北京三里屯,引得不少人围观。
说到价格战,星巴克比起瑞幸和蜜雪冰城没啥优势;不过在推新品奶茶、整点凡尔赛的营销、主打第三空间、把美国“伙伴”请来站台这些槽口上,星巴克还真能玩上一把。
2025年星巴克这一通操作到底能不能带来眼前一亮的业绩,咱们走着瞧吧。
#夏季图文激励计划#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狂飙的瑞幸,慢行的星巴克,谁更懂中国咖啡市场?
高瓴资本的医疗健康投资逻辑(附投资标的)
瑞幸“惊醒”星巴克,咖啡走出咖啡馆
高瓴资本
京东健康2000亿估值下,在线医疗是短板卖药获百亿收入,高瓴资本8.3亿美元成第二大股东
高瓴创投、泰福资本领投,九诺医疗完成数亿元融资!
1家店=3家星巴克=1200万美元,Manner凭什么这么值钱?
星巴克中国全速调整,一切只为卖个好价钱?
又见高瓴大手笔:58亿入股京东健康 疯狂加码这一领域有何深意
高瓴“亲儿子”,要上市了
网址: 60亿美元!星巴克中国要易主?买家竟是瑞幸“幕后大佬”高瓴资本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69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