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振动康复训练仪(直立型):非药物、非侵入式康复治疗新选择

振动康复训练仪(直立型):非药物、非侵入式康复治疗新选择

振动康复训练仪的起源

在70年代,美苏争霸太空地位的时期,苏联太空总署面临一个严峻的问题:宇航员在太空中长期逗留后,由于缺乏重力的刺激,肌肉和骨骼逐渐萎缩退化。为了应对这一挑战,苏联科学家们巧妙地发明了一种全身垂直律动机,旨在帮助太空人进行训练,从而打破了人类连续太空停留的最长纪录——437天。这种训练仪器不仅成为了太空探索的重要助力,还为后来的康复治疗领域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非药物、无创的“律动疗法”新篇章

振动康复训练仪不仅被证实能够有效预防骨质疏松,还能显著增强肌力、提升协调与平衡能力。它在临床康复领域的应用广泛,涵盖骨科、心肺、儿童以及老年康复等多个方面。通过这种独特的训练方式,患者能够更快地恢复基本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政策推动医疗康复行业蓬勃发展

近日,财政部与卫健委携手注入4亿元资金,旨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与保障能力。此举预示着国家对基层基本诊疗能力的重视,以及对乡镇卫生院医疗设备配置与升级的坚定支持。这一政策无疑将为医疗康复行业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振动康复训练仪(直立型)在基层康复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其全身心振动康复疗法受到了广泛关注。此外,国家卫健委于2024年7月31日发布了《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参考标准》,明确提出卫生院应具备为辐射区域内居民提供全方位卫生健康服务的能力,包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治疗、康复等。同时,标准还强调了配备不少于10种中医诊疗和康复设备的重要性。这一系列政策措施,为医疗康复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0在2024年5月31日,山东卫健委颁布了《医疗服务提质增效行动工作方案》。该方案致力于推动“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在医疗服务各环节的深入贯彻,特别强调了家庭医生团队在患者随访、康复和护理中的重要作用。同时,方案还提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应积极实施疼痛综合管理,构建涵盖门诊、急诊、住院患者全流程的疼痛综合服务体系。

振动康复训练仪(直立型)在急性期疼痛康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它能有效降低患者肌张力,通过刺激本体感觉来募集肌纤维,进而改善肌力。此外,该仪器还融合了六大核心科技,包括声波律动技术,该技术既保证了治疗的安全性又提高了疗效,其振波稳定且高效率,对人体无任何伤害,完全符合医疗级别的振动系统标准,为患者提供高标准的安全治疗。
0振动频率在3至50Hz范围内,通过调整频率和强度,踏板能稳定地向人体各器官及细胞传递垂直振动,进行深度刺激。在动态半蹲状态下进行振动训练,能有效激活股直肌,特别是在45Hz的频率下,激活程度显著增强。这种训练不仅增强了下肢力量,还帮助患者克服重心偏移,从而显著改善平衡功能。同时,它还能增强相关关节的稳定性,灵活满足各种治疗需求,达到极佳的治疗效果。
0提供多种模式选择,包括全身律动模式,该模式允许在锻炼过程中无缝切换1档、2档、3档,且无需人工干预。此外,还设有高级模式,允许自由设定锻炼时间、强度和频率,满足个性化的治疗需求。
0高效治疗,舒适体验,我们提供6mm的最大振幅,以及10%至100%的强度选择范围。同时,我们采用超静音马达设计,并配备了宽敞的振动平台,确保您在接受治疗时能够享受到既安全又舒适的环境。
0我们配备的足底感应训练台,具备先进的踩踏识别技术。一旦使用者离开设备,系统会立即自动停止运行,从而确保患者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无论是上机还是下机。
0该足底感应训练台设计有双操作平台,包含上下两个操作台面,这样无论患者处于何种体位,都能轻松控制设备的启动、暂停和停止功能,使得操作更为便捷高效。此外,该设备还具备广泛的适应范围。

神经损伤患者可以通过该设备进行肌肉力量、本体感觉和平衡能力的训练。同时,运动员也可利用它进行日常的拉伸、力量耐力训练,以及肌肉塑形和腰腹核心力量的练习。此外,该设备还能帮助改善上下肢及腰背部的疼痛,并有助于缓解骨质疏松、糖尿病和失眠等症状。

然而,使用该设备时也存在一定的禁忌症。对于手术后伤口未痊愈、髋关节和膝关节置换、严重的糖尿病患者,以及那些戴着心脏起搏器、患有脊柱骨滑脱症、体内植入金属销或螺栓的病人,以及恶性肿瘤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避免使用振动训练。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康复治疗仪
非侵入式产后盆底脉冲磁修复仪 私密紧致训练保养 改善漏尿幸福椅X5
物理因子与电动直立床在现代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齐佳医疗气动式关节康复训练仪:手部功能康复的创新利器
告别疼痛困扰:非药物治疗新探索
“此超声非彼超声”,超声波治疗仪助力康复治疗
康复治疗心肺功能训练.pptx
言语障碍康复治疗仪器
康复治疗之运动治疗
多频振动治疗仪

网址: 振动康复训练仪(直立型):非药物、非侵入式康复治疗新选择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711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