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疼痛是人类大脑对机体一定部位组织损伤,或可导致组织损伤的刺激作用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主观感觉。疼痛可涉及全身各部位、各系统器官和组织,引起疼痛的病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创伤、炎症、癌症、神经病变等。
根据疼痛的部位,疼痛可分为头痛,颌面痛,颈项痛,肩、上肢痛,胸痛,腹痛,腰背痛,盆腔痛,下肢痛,肛门、会阴痛等。
根据疼痛的性质,疼痛可分为刺痛、钝痛、灼痛、酸痛、跳痛、电击痛、放射痛、牵扯痛等。
相关疾病
创伤:皮肤、肌肉、韧带、筋膜、骨的损伤引起的疼痛,如骨折、急性或慢性腰扭伤、烧伤等。 炎症:如骨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癌症:如肝癌、胃癌、胰腺癌、胆管癌,骨转移癌等。 病变:如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糖尿病性神经病变、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 精神心理疾病:主要由心理障碍引起,往往无确切的病变和阳性检查结果。 此外,临床上大部分疾病都可能引起疼痛,例如颈椎病、腰椎病、肩周炎、肩关节脱位、急腹症、痛经等其他系统的疾病,均会引起患者疼痛的症状。相关检查
引起疼痛的疾病有很多,涉及多个系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初步的判断,并选择一些相关检查来明确诊断,可能要进行的检查有:
体格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体格检查,以初步判断疼痛的原因。
数字等级量表
数字等级量表通常由一系列数字(通常用 0-10、0-100)来代表所有可能的疼痛程度,可以用来评估疼痛程度。
Mcgill 疼痛调查表
通过问卷调查,可以明确疼痛部位、深浅、程度等情况。
影像学检查
主要是 X 射线检查、CT 检查、磁共振检查、超声检查。可以发现检查部位是否有异常。
实验室检查
主要是血液学检查、临床免疫学检查、尿液检查、体液检查。可以帮助发现疼痛部位的病因。
心电图
是将心脏电活动记录下来的一种检查方法,有助于诊断心脏方面的疾病。
脑电图
是将脑的自发的生物电放大后显现或记录下来的一种检查脑功能的方法,主要用来帮助诊断癫痫、脑肿瘤、脑外伤等疾病。
肌电图
是通过肌电对疾病进行辅助检查的一种手段,通过此检查可以确定周围神经、神经元、神经肌肉接头及肌肉本身的功能状态。
红外热成像技术
当人体患病或发生某些变化时,这种全身或局部的热平衡遭到破坏,就会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组织温度的升高或降低,因此测定人体温度分布的变化,将有助于辅助疾病的诊断。
就诊指导
出现下列情况应引起警惕,建议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局部或全身出现反复发作的疼痛。 局部持续存在自发疼痛或按压疼痛。 近期疼痛发作更频繁,程度更严重。 疼痛影响躯体局部活动和日常生活。 疼痛的同时伴随其他症状。一旦发现下列情况,应立即前往急诊或拨打 120 急救电话:
局部或全身突发剧烈疼痛,持续加重、不缓解。 疼痛向周围扩散,患者难以忍受,必须保持某种体位,大汗淋漓,烦躁不安。 严重外伤后出现结构损伤破坏、大量出血。 伴功能障碍,如关节不能活动,瘫痪,视力障碍,听力障碍等。 伴高热、寒战、恶心、呕吐等。 伴精神萎靡、意识模糊、昏迷等。 出现其他危急的情况。缓解方法
治疗方法 疼痛治疗的关键是积极治疗引起疼痛的原发疾病,如腰间盘突出、肩周炎等。 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可根据病情,选择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疗法、物理疗法等方法,来缓解疼痛。 日常护理 饮食方面,要注意饮食健康,多吃水果蔬菜,补充维生素,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保证营养,此外尽量少吃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 疼痛缓解期可参加社会活动和日常工作,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 平时要注意避免诱发自己疼痛的因素,如病毒感染、潮湿寒冷、外伤、精神紧张等。 长期疼痛可能会导致焦虑、烦躁的心理,日常需要积极疏导,同时家属应该给予患者理解、同情和安慰,避免语言、行为方面的任何刺激。 常见疑问问:止痛药吃多了有什么副作用?
答:止痛的药物如果吃多了,最常见的就是影响到了血液系统,会导致白细胞以及中性粒细胞比例的下降,病人也会出现免疫力的低下。
长期应用止痛药物,可能会出现一定的成瘾性,尤其是口服阿片类的止痛药物。
还有就是止痛的药物最常见的副作用,是抑制肠道的蠕动,很多病人在服药之后会出现习惯性的便秘。所以,在用药期间应该多吃粗纤维的食物,多饮水,并且要适当的进行体育功能锻炼。
另外,常用的止痛药物,都是经过肝脏来进行代谢,有一部分病人用药之后,会并发转氨酶的异常和胆红素的增高,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肝功能不全,甚至衰竭。
相关知识
康复疼痛科介绍
什么是疼痛
什么是疼痛康复?一文读懂疼痛康复
为什么癌症晚期会疼痛 癌症晚期疼痛怎么办
什么是疼痛等级
疼痛的分级标准是什么 为什么会感觉疼痛
分娩为什么需要疼痛?
疼痛的本质,人为什么会感到疼痛,疼痛是好事还是坏事?一文说清
浑身肌肉疼痛是什么原因
疼痛科
网址: 【疼痛介绍】什么是疼痛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71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