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 辰
近日,中央网信办、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规范“自媒体”医疗科普行为的通知》,明确要求“自媒体”账号对发布转发医疗科普信息的真实性、科学性负责,严禁无资质账号生产发布专业医疗科普内容,严禁违规变相发布广告。
(据《焦作晚报》)
一些人不知是何身份,却身穿白大褂,堂而皇之地在网站平台上向公众传播一些所谓的医疗知识。殊不知,一些“自媒体”背后有着不可告人的“流量生意”。作为消费者,不可仅凭一些“网红医生”的几句话,就把自身健康交到陌生人的手中。
医疗科普信息有自身价值,但要坚持追根溯源,轻信是在拿健康开玩笑。现实中,时不时就能在视频平台上刷到一些“自媒体”在言之凿凿地讲述着医疗知识,但信息的真实性无从考证。按照无信息来源的方案、方法去治疗,犹如在拿自己的身体当试验田,轻信者或许正在充当小白鼠却不自知。健康无戏言,持严谨、慎重的态度对待健康才是科学之法。
大众也要保持清醒的认知。四部门联合印发通知明确要求,为这些“网红医生”提供信息发布渠道的网站平台,应进一步完善医疗“自媒体”账号资质认证工作,并分类开展账号资质核查。此举是对发布渠道进行再规范,以杜绝无任何资质、假冒医生身份开展所谓的科普误导大众。在鱼龙混杂的网站平台中,大众要擦亮眼睛,仔细分辨这些“自媒体”的认证信息。人云亦云的冒险不可取,多加核实的严谨更恰当。
“网红医生”的大量涌现,反映了民众对医疗科普知识渴望的现状。打着医疗科普的旗号,一些“自媒体”账号就能混得风生水起,甚至利用大众对健康的追求向往和对医疗科普知识渴求的心态,编造故事售卖商品、为售卖保健品鼓动拒绝就医等,作出违法违规行为。填补这些需求和空缺,需要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拿出有质量的资源和力量,利用好互联网技术的共享渠道和平台,积极回馈大众对医疗科普知识的求知欲,这既是努力的方向,也是义务和责任。我们希望在网站平台中看到更多权威、专业的健康知识,以满足大众对健康生活的更高追求。
相关知识
健康不能试错,医疗科普不容“忽悠”
别再被忽悠了!普通黑咖啡根本不减脂
别被磁疗忽悠了
四部门出手! 医疗科普不是“流量生意”
四部门出手!医疗科普不是“流量生意”
医疗科普短视频不能“变味儿”
【垂医病例】肢体麻木不能忽视! 健康科普
激光美容科普:科学整形医美不容错过!
“全麦面包”不能全靠忽悠
哪种伪科技产品最忽悠人?石墨烯内衣、负离子床垫
网址: 健康不能试错,医疗科普不容“忽悠”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71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