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同步发稿至【般若佛学】APP,安装般若佛学APP,让阅读成为一种修行,更攒福报。
人对名利的欲望似乎永无止境,很少有人愿意停下脚步,享受知足之乐。其实,很多人囤积的财富已经够多了,只是不懂满足,也不会利用财富为自己累积福报。人们想要活得潇洒漂亮,房子越来越漂亮,车子越来越漂亮,穿的用的都越来越漂亮,但人与人之间,就像盖房子用的钢筋水泥一样冷漠,彼此的关系也越来越远,难寻生动而有温度的人生。光是外表光鲜亮丽有什么用?人们彼此间隔产生的冷漠,让各种不良现象层出不穷,人性本善延伸出来的种种美好被掩盖甚至消失,这是什么引起的?只有每个人都向自己内心深处去看,去反省,才能找到答案。而佛陀的教义,对人们的反省会非常有用。
一个人,只要将佛法应用到自己的身口意上,这种反观自心带来的改变会是巨大的。世俗上无论你做任何让自己快乐的努力,几乎都逃不开痛苦的闭环。比如,拼命工作换取更多钱财和更高的地位,却发现身体越来越差,想通过各种运动与保健品来让身体健康,通过禅修班来提升自己的心灵,通过国学班让自己懂得很多道理,通过各种艺术形式让自己的生活丰富多彩等等,实际上都是用一种新的痛苦方式,试图消除之前短暂的痛苦方式,只不过是用快乐的假象与幻觉,让自己陷入连环的痛苦之中。
世俗上的良药多是苦口的,佛法妙药也是一样。如果你觉得学佛之后,有点儿“苦”,那说明正在解你中的“毒”,正在治你得的“病”。念经、持咒、供佛,作大礼拜等等,学佛似乎有很多事情要做,这些形式上的内容,不是佛菩萨需要,是你需要。
如果你的家里没有供佛菩萨像,就算你说自己信佛,也很容易忘记自己是个佛教徒。有些人经常讲,“我心中有佛就可以了,不一定要有个形式,去拜佛。”实际上,这样说的人,他的心中根本就没有佛,说信佛是假的,所以他才不愿意拜佛。这些人只是讲讲大话,说说口头禅罢了,正如在世俗教育中从不去学校跟老师上课学习的人一样,那些人说自己心中有学校,有老师和知识,不过是在自欺欺人。
现在很多人喜欢戴佛珠,不论是不是皈依的佛弟子,佛珠会出现在很多人的手上、脖子上,人们戴着佛珠,觉得欢喜,内心也多了一份安宁,这里面也有期望获得佛菩萨保佑的心态。就算这个人不是皈依的佛弟子,只是爱好盘佛珠,他都慢慢会有一些改善。一个手上盘着佛珠的人,跟手上不盘佛珠的人,干坏事的程度是不一样的。每次他想干个什么坏事的时候,想要打人骂人的时候,他会觉察到自己盘着的是佛珠啊,心中会产生一定的约束力;当他想要发作的时候,对方会说:“你这个人,还拿着佛珠……”马上约束力又来了。如果他没有拿着佛珠,会随意胡作非为,因为没有约束的念头。
一个手上拿佛珠念经持咒的人,跟一个手上没拿佛珠念经持咒的人,虽然都被称为所谓虔诚的佛教徒,但这种虔诚的程度会有差别。如果一个佛弟子手上没有佛珠,他很容易忘记自己要念经持咒;如果一个佛弟子手上拿着佛珠,很容易就提醒自己,要念经持咒。因为“佛珠”是计数器,也有“提醒”的功能,提醒你要学佛,提醒你要闻思修佛法,提醒你要提起正知正念。
你们在家里拜佛也是一样,虽然大家都知道,各种材质做成的佛像,不可能是真正的佛陀,就像你家里的电视机,不是电视台也不是卫星,但是它能接收电视信号,当我们把频道调好,它就可以播送电视台对应的节目给我们;当然你放台电视在家里,也会提醒你能看电视。佛像刚好也起到这个作用,凡夫俗子们直接联系佛和菩萨们,不太可能,就像我们不能直接看到电视信号一样,佛像可以让信众将虔诚心集中在那儿,将心的频道调到佛菩萨那里,佛菩萨会通过佛像来加持信众;家里放着佛像,也会提醒你作为一个佛教徒,要好好学佛。
信佛、学佛,要不断反观自心,提醒自己,红尘俗世有数不清的诱惑和陷阱,有“提醒”还要有觉醒,将自己的身口意调整到正确的方向,而不至在轮回中无助地迷失,无法找到出路。
如何供佛?
第一:要放在高而干净的地方,不能放在卧室 过道厨房阳台等不敬不净之处。有一份恭敬 一分收获十分恭敬十分收获。
第二:上香一支或三支。(尽量请好香.质量好,其味有益身体健康,对空气也好.可请檀香等)
第三:清水一杯.(可用带盖的杯子,干净,也避免了小虫飞入,去佛店找.)
水,第二天可以饮用。(不可以直接用嘴贴近供具饮用,需将水倒入自己的水杯中)
第四:可以香花供果(水果,干果)千万不能供酒肉。
第五:如果条件不允许,一定要放在卧室的,请用黄色的或者红色的净布遮盖。
第六:清洗的时候一定要用清水和净布。
佛珠数目代表的意思
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而各种佛珠特定的数目皆有不同。数目不尽相同的缘由是因为各本佛经的记载有异而成。佛珠的数目在经典当中的差异很大,共有九种之多。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因为具有着不同的含义,下面就根据普遍流传的说法,将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后:
(一)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二)一千零八十颗
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个种类。
(三)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四)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五)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六)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七)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次, “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八)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九)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安装【般若佛学】APP,让阅读成为一种修行,免费祈福、更攒福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