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老龄化进程的加速,老年消费群体日益成为众多商家竞相追逐的目标市场。市场上涌现出大量针对老年人的产品,从日常饮食到高科技养生设备,无一不与健康、养生紧密相连,深受老年群体的青睐。然而,这些产品的实际效果是真正有益健康,还是仅仅依赖于夸大其词的营销手段,成为了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近期,杭州发生的一起案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董先生的八旬老父,在西湖区某商场花费了3999元购买了一台净食机。然而,在使用后,老人对产品的实际效果产生了质疑,并试图退货,却发现已无法联系到售卖方。
记者来到董先生家中,老人展示了购买时的收据,并现场演示了净食机的操作过程。这台外观简洁、操作简便的机器,声称能通过简单的水电处理,消除食材上的农药残留和细菌。然而,在演示过程中,无论是五花肉还是芒果,其净化效果均难以直观验证,特别是芒果测试时,几乎未见明显变化,这不禁让人对产品的实际效果产生怀疑。
更令人担忧的是,当记者陪同老人前往购买地时,发现该商户已人去楼空,仅留下空荡荡的店铺。商场人员透露,该商户仅在此经营了短短两天便撤离了。这不仅让老人感到沮丧,也暴露出市场上针对老年群体的消费陷阱之深。
董先生的父亲,作为退休前的高校教师,本应具备一定的辨别能力,却仍未能幸免于此类骗局。这背后,既有老年人对健康养生的迫切需求,也有不法商家利用免费赠品、夸大宣传等手段诱骗消费者的恶劣行径。
类似的情况并非个例。在南通如东等地,也有老年人被以类似手法推销高价净水器等产品。这些流动商贩往往利用老年人贪小便宜的心理,通过免费赠送日常用品吸引他们聚集,随后进行夸大宣传、制造焦虑,最终诱导其购买高价但效果不明的产品。
更为严重的是,这些产品的成本往往极低,售价却高达数千元甚至更高。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公安局近期破获的一起案件中,犯罪团伙以75元的低价采购净水器,再以千元以上的价格转售给老年人,从中牟取暴利。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社会各界应共同努力,加强对老年消费群体的保护。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加大对不法商家的打击力度,严惩欺诈行为;另一方面,社会各界也应加强对老年人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的防骗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同时,鼓励家人和社会组织多关注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和心理状态,为他们提供更多健康、安全、实用的产品和服务。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