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 稀缺 穿透
风雨无阻是状态!
作者:一然
编辑:张戈
风品:陈晨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稳中向好、稳中有进,保险业继续韧性生长。
2025年7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披露上半年保险业经营情况:原保险保费收入从上年同期的35467亿元增至37350亿元,同比增长5.3%;其中,人身险公司保费收入27705亿元,同比增长5.4%;财产险公司保费收入9645亿元,同比增长5.1%。
作为互联网财险头部,众安在线也传出喜报,同期原保险保费收入总额约139.18亿元,同比增长9%。2024年总保费破300亿元,同比增长13%,国内财险公司排名跃至第8。
大象起舞到底做对了什么,还有无隐忧短板呢?
01
预跑赢行业
科技赋能四生态
LAOCAI
据百度百科,众安在线由蚂蚁集团、中国平安保险集团和腾讯2013年联合创立,为全球首家互联网保险公司。头顶“保险科技第一股”光环,从“科技驱动金融,做有温度的保险”的发展愿景,到确立“保险 + 科技”双引擎战略,可以说,“科技”是公司核心基因。
目前,众安在线已构建健康生态、数字生活生态、汽车生态、消费金融四大核心业务。通过科技赋能打破传统保险边界,丰富产品服务来满足用户需求,这是公司保持成长的一个密码。
以2024年为例,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背景下,公司围绕“尊享e生”为核心的百万医疗险,构建了涵盖普惠、慢病、门急诊险、重疾、中高端医疗等产品矩阵。
在此基础上,众安在线全面推广AI辅助营销。以健康险为例,实现了付费场景AI Copilot的100%覆盖。在高价保单销售及客户加购复购方面,AI客服效能已超40%的人工客服,自动语音识别平均准确率达98%,语义识别准确率超90%。受益私域客服AI助力,公司客服人均管控量超6万,较之前实现翻番,人均保费产出提升60%。
2024年,众安在线为约2777万被保用户提供健康保障,总保费103.38亿元,同比增长5.4%。
再看数字生活生态,主要体现在凭借科技优势,深融消费场景,精准捕捉电商、出行、宠物经济等消费热点。
电商领域,推出退货运费险、商品质量险等与网购相关的保险产品。新兴消费领域,利用AI技术提升客服质效,众安在线实现了7x24小时实时宠物健康管理服务,2024全年宠物险服务次数超153万次,同比增2.6倍。数字生活生态总保费161.97亿元,同比增28.9%。
汽车生态方面,抓住“报行合一”线上化销售趋势,完善车险产品矩阵。捕捉新能源汽车机遇,为超百个品牌的新能源车主提供了车险产品服务。2024年获批上海、浙江两地的交强险经营资质,还在视频理赔申报服务中引入AI技术,让视频报案平均仅用时100秒,全年汽车生态总保费收入20.51亿元,同比增长29.8%。
进入2025年,众安在线业务脚步还在加速。中金公司研报预计,上半年健康险同比或实现40%以上增长,主要受益众民保系列产品热卖。车险业务同比有望增超30%,预计消费金融同比增长17%;预计数字生活同比-16%,退运险等业务调整带来负面影响,但宠物险等业务维持高增。
预计在承保盈利大增推动下,众安2025上半年净利同比增870%至5.4亿元,综合成本率同比改善1.0ppt至96.9%,跑赢行业评级,上调目标价至21港元。
02
从无界山到灵犀平台
再卡稳定币C位
LAOCAI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拉长视线看,上述增长源于厚积薄发。
早在2014年,众安保险便自主研发并上线了国内首个基于云端的核心系统——无界山,开启科技赋能保险先河。
2016年,公司进一步实现100%云原生化,借助自研的微服务技术对无界山升级,提升了系统灵活性与扩展性。到了2019年,“无界山2.0”正式上线,依托云原生技术构建起业务中台、技术中台和数据中台,为数字化转型筑牢根基。
凭借前瞻性布局,“无界山”展现出较强业务支撑力。2024年共出具197.32亿张保单,承保自动化率高达99%。
面对AI风潮,众安在线再次卡住C位。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底层架构搭建上其积极接入国产主流大模型,如Deepseek、文心、豆包等,以此为基础打造数据中台。整合Embedding模型、蒸馏大模型、航海图等核心技术,并与大数据平台、机器学习平台深融,逐步构建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技术生态体系。
以自主研发的AI“灵犀平台”为例,能对输入信息深度优化处理。截至2024年末,公司成功上线了70多个活跃机器人,将AI技术深融业务全链路场景,月均调用量高达5,000万次,稳居行业领先位置。
深入业务面,众安在线产品服务生态在延展。2024年,公司新签约保险产业链客户98家,其中7家签约额超千万元,并延伸至制造、零售等领域。同时推进“保险+科技”战略,布局了多元金融,比如众安银行(ZA Bank)、众安人寿、众安小贷等。
国际市场上,2024年子公司Peak3在欧洲六国拓展新客户,并在塞尔维亚设立技术中心。年度经常性收入21.68亿港元,同比增长18.5%。众安在线全年科技输出收入9.56亿元,同比增长15.3%,科技分部净利7761万元。
再看银行板块,2024年营收约5.48亿港元,同比增长52.6%。更重要的是,2025年5月,中国香港立法会正式通过《稳定币条例草案》。市场普遍认为,该合规框架将为金融科技企业开辟出新的业务赛道,相关企业蕴含着巨大价值潜力。
作为众安在线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19年3月众安银行就跻身香港首批获批数字银行牌照名单。2024年7月,中国香港金管局公布稳定币发行人“沙盒”参与者,众安银行随即宣布成为首家为稳定币发行人提供专属储备银行服务的数字银行。
都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者,怀揣先发优势的众安银行,此番分食多少稳定币红利引人遐想。
国金证券认为,众安银行虚拟资产业务布局深入,有望受益。众安银行与数字资产交易所、稳定币发行方联系紧密,后续有望展开更多合作。
华创证券研报指出,众安国际持有圆币科技约20%股权(众安间接持股约8.7%),后者是首批进入中国香港金管局的稳定币发行人沙盒测试的三家机构之一。在香港监管框架下,ZA Bank对加密资产领域的合规布局打开想象空间。长期或将驱动托管业务增长,并有望提升净息差与非利息收入。
资本市场已率先行动起来。从5月下旬开始,众安在线股价震荡上扬,从11.2港元一路涨至7月28日的21.9港元。
03
盈利波动焦虑 偿付能力充足率降
承保综合成本率增
LAOCAI
不过,7月29日以来,众安在线又开始震荡下行,截止8月12日收于17.88港元,较7月28日累跌超15%。
抛开高位调整、资金博弈的短期投机,市场情绪分化背后,众安在线基本面也非无懈可击,一些隐忧不能忽视。
首先,盈利能力承压,稳定币概念难掩核心业务衰退。2024年营收317.44亿元,同比增长15.3%,净利润则同比骤降85.2%至6.03亿元,为上市以来最大跌幅。
追其原因,除了上年可比基本数高,核心保险主业的承保利润下滑不得不提。保险服务收入实现15.3%增长,赔付率的上升却导致综合成本率较之前的水平提高1.7个百分点,攀至96.9%。继而承保利润减少2.91亿元,降至9.9亿元。
拉长时间线,这已是连续第二年下滑,2022年承保利润11.94亿元,2023年微降至11.90亿元。
尽管保险分部净利增加0.35亿元,可这一增长主要得益于资本市场的回暖。2024年,公司境内保险资产的总投资收益同比增长85.4%,达到13.35亿元。众所周知,资本市场收益具有不确定性,一旦市场环境变化,后续业绩怎么走要打个问号。
深入业务端,数字生活总保费由2023年的125.63亿元升至161.97亿元,约占总保费33%。但增速由上一年度的41.6%缩水12.7个百分点至28.9%。同时,承保综合成本率由99.5%升至99.7%,进一步逼近盈亏线。自营渠道总保费也“不升反降”,由2023年的76.14亿元下降约2%至74.60亿元。
国内在线零售及流量红利的释放,成就了往期新消费领域保险快增,而伴随赛道趋于饱和,获客成本高企,互联网保险流量红利见顶已是共识。
行业分析师王婷妍表示,2025年1月全国推行的DRG医改控费政策,百万医疗险赔付门槛显著抬高,对众安核心产品——“尊享e生”百万医疗险形成一定挑战。面对竞争加剧或消费者支付意愿下降,为保住市场份额若加大营销投入,需防范进一步拖累板块盈利。如何通过数字化工具更精细化运营和维护用户关系,降低渠道流失率,将是未来从业者的核心思考题。
不算多苛求。成本控制问题已是众安在线盈利路上的一块“绊脚石”。2022年到2024年,公司承保综合成本率一路走高,从94.2%升至96.9%。据年报披露,2024年综合成本率上升,主要是综合赔付率上升1.5个百分点至58.3%,同时综合费用率上升0.2个百分点至38.6%。
拉长时间轴看,近年来众安在线保费收入持续上升,然受综合成本率、赔付率以及投资收益影响,净利润呈波动态势。2017年—2019年分别亏损9.96亿元、17.97亿元和6.38亿元。2020年和2021年可喜扭亏,净利为2.54亿元和7.57亿元。但2022年再次亏损,净利-13.84亿元。年报将亏损归因为资本市场疲软、会计准则变动对投资收益的影响等。
2023年,受投资收益和众安银行等出表影响,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40.78亿元。2024年又大降八成至6.03亿元。
另一厢,2020年到2024年,公司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连续下滑,分别为560%、472%、299%、240%和227%,连续“三连降”需警惕削弱抗风险力。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众安在线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分别为214.32%和220.35%,较2024年末分别下降6.81个百分点和7.10个百分点。
要知道,保险业务盈利能力下滑的同时,上文提到的子公司ZA Bank仍处亏损状态,2024年净收入5.48亿港元,同比增长52.6%,净亏收窄1.67亿港元至2.32亿港元。
由于数字银行前期投入较大,众安银行至今还没实现盈利。经过一番股权变动,使其从附属公司变合营公司,众安在线得以财务“减负”。2023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40.78亿元,较上年成功扭亏,除了投资收益,主要就来自众安国际不再为附属公司并入账列为合营公司后确认一次性投资收益37.84亿元。
据新浪财经,招银国际测算,稳定币业务对众安在线2025年净利的增量贡献仅7000万-8000万元,占整体预期净利不足10%。稳定币带来的存款增长和跨境支付分润尚未形成规模效应。
整体来看,稳定币还是概念先行、业绩滞后。众安在线股价起落、盈利波动,折射出互联网保险业的集体焦虑。想真正有效提振股绩,还需回到主要业务收入。当流量红利消失、监管趋严、竞争加剧,能否持续贡献稳定收入和净利、尽早找到新增长点?才是未来股价走势的重要线索。
04
股东减持、研发费缩水、投诉烦恼
LAOCAI
其次,股权结构方面出现较大变化。
就在8月6日,港交所披露显示腾讯减持415.92万股众安在线H股,总股本中持股比降至5.58%。
对此,众安在线回应表示,此次减持是股东基于自身资金做出的安排,公司经营一切顺利,双方合作业务持续稳健发展。
话虽如此,这是继蚂蚁集团6月减持并退出众安在线第一大股东后,又一重要股东减持。拉长维度,两大股东均已二轮减持。2022年腾讯曾减持3507.82万股、蚂蚁集团曾减持4653.7万股。今年6月,后者又减持3375.48万股。
此外,原始股东优孚控股也在2025年进行两次减持,持股比例降至4.58%,退居第六大股东。这些减持行为除了改变股权结构,是否对公司战略方向、具体业务产生影响也值得时间观察。
要知道,2024年众安在线数字生活生态、汽车生态、健康生态保费快增。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蚂蚁集团、中国平安的营销渠道托举。据披露,公司全年与两者保险业务交易年度金额上限合计超50亿元。2024年,众安在线与蚂蚁集团及其联系人订立互联网平台合作协议,截至2024年及2025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交易上限为31.85亿元及37.28亿元。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随着蚂蚁退出第一大股东位置,两者相关合作是否一如既往紧密需进一步观察。同时,随着新股东加入,处于发展关键期的众安在线能不能得到新资源支持也是一大看点。毕竟,2025开年众安在线被恒生科技指数剔除,对市场信心不算小。近年来,公司战略重心被质疑摇摆。2023年押注健康险,2024年转向车险和稳定币,2025年布局能源资产代币化,需警惕资源分散、不利核心竞争力打磨。
再者,面对核心业务成本增加等压力,众安在线举起降本增效“大刀”。2024年,雇员总数2395名,较上年减少284人降幅10.6%。雇员福利开支12.44亿元,同比减少3.84亿元,降幅23.6%。
值得一提的是,赋予众安在线“科技底色”的工程师及技术人员团队规模下降明显。财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工程师及技术人员共计1077人,较上年度缩水11%,减少的员工量占整体减少量的47%。
2024年,众安在线研发投入8.46亿元,专利申请量累计达463件,两项指标分别较2023年下降29%和21%。头顶“保险科技第一股”,上述变化是否有利科技基因的维护、未来竞争壁垒的构建呢。
扎眼的是,高管薪酬“水涨船高”。截至2024年末,11名高级管理层人员中,1人年薪位于400万元至500万元,2人位于300万元至400万元,5人位于200万元至300万元区间,3人位于100万元至200万元区间。
对比2023年财报,彼时11名高管中,5人年薪位于100万元至200万元区间,且最高年薪不超400万元,个中涨幅肉眼可见。2024年,CEO姜兴年薪466.6万元,COO李高峰为392.5万元,分别同比增超10%。
当然,能者多劳、能者多得本无可厚非。可浏览黑猫投诉,一些产品服务方面的瑕疵质疑,需引起管理层重视。截止2025年8月11日,以“众安在线”为关键词的投诉不在少数,涉及乱扣款、参保不知情、退保难等质疑。
据证券之星,天眼查显示,众安在线作为被告,1起涉及人身保险合同纠纷的诉讼将于8月13日开庭。近一年内以众安在线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为当事人的历史开庭公告有4743则,其中案由“保证保险合同纠纷”的公告以2952则居首,其次为“人身保险合同纠纷”626则。
2024年初,因隐瞒关联关系及其相关交易、通过关联方进行虚假费用申报等多项违规行为,众安在线被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开出“一号罚单”,罚款180万元。
诚然,罚单诉讼都有滞后性、不代表当下情形。用户千人千面,上述投诉也或有偏颇片面处。但在强监管、重合规的金融业大势下,口碑体验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及时查漏补缺、夯实基本面总没有错。
05
写在最后:深蹲之后应是起跳
LAOCAI
好消息是,7月4日,众安在线宣布新股配售完成,配售事项所得款项总额39.24亿港元,扣除佣金及估计开支后为38.96亿港元。此次配售价每股18.25港元,较其H股2025年6月25日(最后交易日及配售价确定之日)收盘价折让约8.5%。资金计划用于补充资本、支持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投入及一般企业用途。
及时补充“弹药”,拓宽资金腾挪空间、战略布局张力,可谓雪中送炭。且往期看,众安在线的迅速崛起得益于依托股东资源、善于业务整合再创新。此番新股配售,能否带来新的加持破局机会,或许比资金本身更具看点。
毕竟,资本不是万能药。夯实盈利根基、股价底盘,根本还在降本增效、精进主业、提升核心经营能力。
一番梳理可见,众安在线正在冰火交织中行走、处于转型爬坡较劲期。上半年保费收入喜增振奋人心,但也只是一个开始。面对流量红利消失、监管趋严、竞争加剧,曾经的“创新标杆”如何找到新增长点?如何消积弊补短板!把数智化赋能、运营效率和盈利质量再增一个量级?从提升客户价值到重塑治理结构,仍考验企业的改革魄力、保险主业聚焦度。
做企业有风雨是常态,风雨无阻是状态,关键是直面挑战、化危为机。正如中金研报所言,在医保改革大背景下,众安在线健康险业务机遇大于挑战。众民保中高端医疗险销售火热,看好众安产品创设及经营等能力。预计众安科技和虚拟银行全年整体盈利......
都说深蹲之后是起跳。能否来一场股绩翻身仗,且看下半年表现。
相关知识
众安在线2020年扭亏,消费金融保费收入再度收缩承保在贷余额161亿
深蹲跳跃要领 原地深蹲跳跃要领
众安在线上半年总保费同比增长37.5% 健康生态综合成本率持续优化
做波比跳结合深蹲运动对健康有啥优势?
负重深蹲 负重深蹲的好处
「7秒深蹲」多停2秒助增肌,加入五个深蹲变化式,效果更好
众安保险怎样?从风险等级、保费收入、旗下产品看
原地深蹲的标准动作(原地深蹲动作要领)
提醒:再累也要练深蹲!坚持一个月,5个好处收入囊中
深蹲:健身界的“万能钥匙”,再累也值得拥有
网址: 保费收入再增 众安在线的深蹲与起跳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77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