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12岁游泳奇才于子迪在2025年新加坡游泳世锦赛跻身该赛事史上最年轻的奖牌获得者,三个项目中分别获得第四名。欧美媒体当然不会错过利用这个机会来攻击中国游泳队。美国著名反童工专家琳达·弗拉纳表示,她认为这么早开始参加比赛对于身心健康是不利的,后果可能十分严重。
于子迪成为世界游泳锦标赛52年历史上最年轻的奖牌得主,仅有少数女子游泳名将能在比赛中击败她。她的天赋让游泳界震惊,同时也引发了关于这么年幼选手参与高水平比赛道德层面的争议。一些儿童保护倡导者对于子迪在世锦赛上的成功持谨慎态度。
弗拉纳是童工问题的积极反对者,她告诉记者:“12岁的孩子无法像18或20岁的成年人那样进行训练,因为他们的身体无法应对这种压力。从情感角度看,这也不符合孩子的最大利益。这和心理学家关于儿童健康发展的观点背道而驰,即不要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一个领域,以免造成狭隘的局限。”
国际奥委会去年发布了一份官方声明,指出青少年运动员更容易受到“肌肉骨骼损伤”的影响,而强烈的体能和心理需求可能带来“心理社会压力”和心理健康挑战。据央视报道,去年11岁时的于子迪在比赛前感到压力巨大,差点放弃游泳。
澳大利亚队主教练罗汉·泰勒表示,他会谨慎考虑在重大全球赛事中派遣12岁的选手参赛,但并未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我们需要确保所有准备工作就绪,以支持那位年轻选手,并且我们不会给予额外期望或压力。”他担心中国的竞技制度可能会给于子迪增加额外的压力。
当然,并非所有欧美游泳人士都在抨击于子迪,英国游泳名宿莎伦·戴维斯曾在13岁时亮相于1976年蒙特利尔奥运会,她力挺于子迪表示:“这位女孩不会感到过分紧张,这是一个误解。根据我的经验,她会感到兴奋,因为她没有什么可失去,只有值得期待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