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打出组合拳,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聚才

打出组合拳,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聚才

  承德持续推动就业服务升级、社保体系完善、人才环境优化

  打出组合拳,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聚才

  陈宝云 闫立辉

  近年来,承德积极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在就业、社会保障、人才发展环境等方面持续发力,打出就业服务升级、社保体系完善、人才环境优化的政策组合拳。从直播带岗架起就业桥梁,到“7×24小时”自助服务破解办事难题,再到技能大赛点燃人才成长热情,一系列创新实践让人社工作既有政策力度,更有民生温度,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民生根基。

  打好组合拳

  稳定和扩大就业

  8月6日,承德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一楼零工市场内,醒目的电子屏正滚动播放直播带岗专场预告。简易的直播台前,两个手机架在补光灯下,工作人员对着镜头细致讲解:“今天推荐的岗位,包食宿、月薪3000元起,有想去的朋友请在评论区留言……”

  25岁的任强从未想过,一场直播会改变他的就业轨迹。大专毕业后,任强辗转多地,始终没找到满意的工作。偶然刷到承德县零工市场的直播后,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来到现场,在官方筛选的上百个岗位中,顺利找到心仪职位。

  “这里的岗位都经过人社局审核,母亲知道我找到工作后,也很高兴。”任强说。

  在承德,像这样的就业服务场景每天都在发生。“零工市场就像一座桥,一头连着群众‘饭碗’,一头连着企业‘订单’。”承德市就业服务局副局长敖笑战说,为破解“就业难”与“招工难”的结构性矛盾,当地全面推行“大数据+铁脚板”服务模式,开发应用“承才金街+云零帮”就业服务平台,推动向更广范围、更深层次延伸,覆盖企业个人会员1.6万余个,月均发布岗位需求110余条。扩容提质基层就业平台,创新构建“市县零工市场+乡(镇、街道)零工驿站+村(社区)就业服务点”三级网格矩阵。目前,已建成“六统一”标准化零工市场,即农民工市民化服务中心(站)12个、零工驿站123个、就业服务点108个。今年底将实现零工驿站乡(镇、街道)全覆盖,明年底实现零工服务点村(社区)全覆盖。

  数据见证成效:今年,承德已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364场,发布岗位3.8万个次,5000余人通过平台达成就业意向。

  “3、2、1,上链接!”“承就你”第二届承德山水杯直播大赛现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学生秦雅琳的团队正紧张地与百余支队伍同台竞技。他们熟练推介承德特色农产品,从仓储物流到售后保障,全链条服务展示赢得评委认可。

  以创业带就业,是承德稳就业的重要抓手。当地精心培育“承就你”创业服务品牌,创新搭建“承就你”创业服务智能信息系统。与承德交通文艺广播合作每周推出《有事您说话——就业创业在线》节目,举办创业训练营、乡村全面振兴电商大赛等活动60场,为3.13万人次提供创业指导。针对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等群体,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497.8万元,扶持207人成功创业,间接带动608人就业。

  创业不用愁的服务理念,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就业动能。承德市人社局联合高校、企业搭建创业导师库,邀请电商运营、乡村旅游等领域专家开展“一对一”辅导,不断激发全社会创业热情。

  3.51亿元援企稳岗资金,惠及2.7万家经营主体;466场“10+N”专场招聘,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岗位6.3万个;“三支一扶”招募169人,数量居全省前列……一组组数据背后,是承德打出的一系列政策组合拳。

  针对高校毕业生这一重点群体,当地大力实施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密集举办校园招聘会、政策宣讲进校园等活动。去年,对6693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一对一提供实名制服务,逐一摸排就业情况,帮扶就业6027人。

  对于企业和困难群体,政策红利同样精准落地。去年以来,该市释放援企稳岗促就业资金超4.1亿元,城镇新增就业7.3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7.54万人,脱贫人口就业19.4万人,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织密社保安全网

  筑牢百姓幸福根基

  8月7日傍晚,承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公共服务中心门前,市民才先生将身份证贴近自助服务一体机,短短几十秒,《社会保险人员参保证明》便自动打印完成。

  “以前请假办事还得排队,现在下班顺路就能办,太方便了!”才先生手中的这份证明,正是承德社保服务从“5×8小时”向“7×24小时”升级的生动注脚。

  “设立24小时人社自助服务区,是对群众‘上班没空办、下班没处办’痛点的回应。”公共服务中心主任阎雅静说,目前,该市部署的自助服务终端可办理企业养老保险、失业保险等六大类44项业务,今年已办理业务10万余笔。

  这种“随时来、随时办”的服务模式,是承德社保服务提质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市持续推进省人社一体化公共服务平台市县乡村全覆盖,321项便民服务事项实现一网通办,“综合柜员制”服务模式覆盖全市;在乡(镇、街道)、村(社区)设立3000余个基层公共服务平台,配备帮办代办专员,让山区群众少跑腿;针对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开通绿色通道,提供上门服务。

  “过去靠人工稽核,就像在海里捞针。”承德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局长王卫华点开即将上线的“承智立控”平台,屏幕上实时跳动着该市社保业务数据。

  这个涵盖8个子系统的数字化智能监管平台,可实现业务远程调度、风险可视化预警、参保对象精准服务等功能,可自动识别重复参保、待遇冒领等,提前预警、及时阻断。

  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防控,承德社保基金监管实现质的飞跃。作为全省社保经办机构数字化转型试点和风险评估试点,承德的经验正在全省推广。“每一笔社保基金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必须用最严的监管守护好‘养老钱’‘救命钱’。”王卫华说。

  “企业年金每月到账300多元,又多了一份保障。”在承德一家企业工作30年的退休职工赵英戈,是企业年金制度的受益者。目前,承德企业年金覆盖企业达118家,数量居全省前列,越来越多劳动者享受到“基本养老保险+补充养老保险”的双重保障。

  承德市扎实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保覆盖范围持续扩大,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政策稳步调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每人每月151元提高到171元,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为6.82万名困难群体代缴养老保险费682万元,24.93万名困难群体按时足额领取待遇,实现参保率、代缴率、发放率均为100%。

  “社会保障是民生安全网、社会稳定器。”王卫华说,下一步,承德将继续织密扎牢社会保障网,在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提升服务智能化水平、健全多支柱保障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让群众的获得感更充实、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加强技能培训

  促进人才集聚提质

  承德护理职业学院实训室内,王妍老师正俯身示范海姆立克急救法:手臂环绕体验者腰部,拇指侧顶住肚脐上方两横指处,快速向内向上冲击……这套标准动作,正是她在河北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养老护理赛项中摘金的看家本领。在这场赛事中,该校师生获3金1铜及1项优胜奖,成绩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

  “我们培养的不仅是技术工人,更是京津冀康养产业急需的护理尖兵。”作为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负责人,承德护理职业学院院长单伟颖道出了承德人才培养的精准定位。

  近年来,该学院围绕健康照护师、育婴员等急缺岗位,已完成650人次技能培训,成为区域康养人才的“孵化器”。

  在承德,像王妍这样的技能人才正通过“技能大师工作室”实现快速成长。该市出台《技能大师工作室认定管理办法》,新认定市级工作室6家。目前,该市省级以上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11家、市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25家,形成基地育骨干、工作室带新人的培养链条。

  “燕赵黄金台聚才计划”实施以来,承德成功入选燕赵黄金台聚才计划人选12人,新认定26名“承德市技术能手”,该市省级和市级技术能手总量达159人。承德护理职业学院还被评为全省首批长期照护师技能等级认定试点,让技能等级与职业发展无缝衔接。

  茶叶鉴别、茶席设计、冲泡参数调控……首届“华祥苑国缤茶”杯承德市茶行业职业技能大赛上,刚参加完高考的奚筱妤将自己对茶艺茶道的理解,展现得淋漓尽致。

  如今,承德邮政快递行业技能大赛、女职工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等赛事接连举办,形成覆盖10余个行业的竞赛体系。

  “一场比赛让我从普通月嫂成长为金牌月嫂。”在刚刚举办的承德第六届女职工家政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刘海玉说,赛事平台让更多技能人才看到“技高者多得”的希望,让技能照亮劳动者的美好前程。

  近年来,承德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开展人才集聚提质行动,点对点征集主导产业人才需求5700余条,举办系列招才引智活动292场,引进各类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846人、“双一流”本科以上毕业生403人,引导8913名高校毕业生向主导产业聚集。

  既要让本土人才破土而出,更要让八方贤才“近悦远来”。从技能培训到赛事激励,从政策扶持到平台搭建,承德正以引育留用组合拳为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能。

相关知识

同仁堂三季报:百年品牌竞争优势明显,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长春健博会“引才聚智”,为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集聚人才动能
打出整改“组合拳”,山东2023年度审计整改成绩单发布
稳市场政策“组合拳”聚合发力:疾风知劲草 A股再显韧性
云南园区聚合创新 提质发展
昆明市:园区聚合创新 提质发展
“中国医药城”强势崛起——聚力推进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化实践
通化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现状走笔
汇源打出新品组合拳布局2017健康饮品市场
高质量发展的湘江密码③

网址: 打出组合拳,为高质量发展蓄势聚才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790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