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多维度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动能”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多维度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动能”

  大众网记者 秦瑾 报道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切实提升基层服务能力、惠及民生,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超影”志愿服务队联合附属医院介入血管外科中心党支部,充分利用暑期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深入潍坊市昌乐县阿陀镇,通过“技术赋能 + 健康惠民 + 童心守护 + 急救护航”四维一体服务实践,将张军桥同志等模范党员的奉献精神融入实践,为齐鲁乡村绘就健康新图景。

  数智赋能助乡村,资源共享暖民心

  针对基层医疗资源短缺、对先进影像诊断技术认知不足的现状,专家团队精准对接需求,联合昌乐县卫健局,组织放射诊疗暨新技术专业培训,将AI技术在影像诊断学中的创新应用作为培训核心,向基层医务人员系统讲解如何通过AI技术直观呈现影像数据、辅助精准定位病灶,从而提升诊断效率与准确性。

  在阿陀镇义诊现场,多学科专家团队与志愿者们将技术成果与为民服务的初心落到实处,面对行动不便、脚部患有疾病的村民时,义诊专家毫不犹豫俯身蹲下,托起患者的脚施以针灸,缓解其陈年腿痛。诊台前,步履蹒跚的老人、坐着轮椅赶来的村民,无不带着期盼的目光寻求专家的帮助。炎炎夏日中,志愿者们汗流浃背地为村民提供细致健康检查和科学的医疗咨询,村民李大娘感慨到“专家们看病仔细,还把先进技术讲得明明白白,咱基层也能跟上趟了! 这真是把三甲医院的医疗资源送到家门口了。”这正是精准对接基层需求、共享医疗资源的生动写照。

图为志愿服务队专家为乡村居民进行多学科义诊

  关口前移防慢病,理论之声筑健康

  为落实《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要求,配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倡导的“体重管理年”活动,志愿者们将健康科普课堂搬到村民身边、深入田间地头,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预防和控制超重肥胖,切实推动慢性病预防关口前移。针对当地居民在慢性病防控、健康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的知识短板,他们把学子讲堂搬到了集市上,通有奖问答等“知识加油站”的形式为村民进行“智慧科普”,提升大家的健康素养。

  聚焦当地老年人及常见慢性病病患,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关节疼痛等的实际需求,“订单式”输出慢性病的防控要点和健康生活方式。结合现场问诊情况,中医专家们将“药食同源、医食同根”的理念融入宣讲,向村民讲解日常饮食调理的重要性。在“智趣问答”环节中,志愿者们以“日常饮食如何运用中医‘药食同源’理念辅助调理高血压?”“如何通过生活习惯控制体重?”等问题与村民们进行互动,赠送常备药,激发村民参与热情,让“送药下乡”与“知识下乡”同步落地。

  医学影像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赵梦介绍,“超影”志愿服务是支部作为山东省党建工作样板支部着力打造的志愿服务品牌,支部始终致力于将思政课堂延伸到田间地头,引导党员、团员青年深入群众,在服务奉献中深刻领悟“人民需要”这本教科书用。自队伍成立以来,已累计开展近百场涵盖“红色影像三下乡、影像科普宣传、弱势群体帮扶和心理健康调研”等内容的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了支部的示范引领用,将党员们的所学所悟转化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图为志愿服务队成员为乡村居民进行科普宣讲

  薪火相传沁蓓蕾,携手“童”行打“水怪”

  紧扣乡村留守儿童安全与成长需求,志愿者们深入幼儿园及社区,开展“童心守护”系列行动。针对留守儿童,志愿者们结合其认知特点,通过童趣化演示讲解防溺水、热射病的危险识别与避险方法,让安全知识入脑入心。以黄旭华等中国科学家“爱国奉献、勇攀高峰”的事迹为核心,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讲人借助孩子们喜爱的卡通角色类比,生动讲述科学家们攻坚克难的故事。“黄爷爷默默奋斗三十年,我也要当科学超人!”一位小朋友的心声,展现了科学精神与爱国情怀在童心的扎根。

图为志愿服务队成员向幼儿园孩子们讲述中国科学家精神

  急救实训强技能,楷模精神润乡园

  为筑牢乡村幼儿健康防线,志愿者们专门针对幼儿园教师开展海姆利克急救法、心肺复苏专项培训,这也是对校友、党员楷模张军桥“让急救守护更多人”精神的传承。培训中,志愿者们通过视频拆解动作逻辑,借模拟人教具还原急救场景,用通俗语言明确操作核心。

  “一对一”陪练时,志愿者们反复调整手势、校准力度,指导老师们逐步掌握应急硬本领。“志愿者们讲解细致入微,演示不厌其烦。一对一精准陪练下,我们从生涩到娴熟,真正掌握了急救方法。今后面对突发状况,我能更加沉着自信、及时应对!”昌乐县阿陀幼儿园一位教师的话道出了参训教师的共同感受。这场培训以“技能下沉+精神接力”的双重路径,让专业防护网扎根基层。

图为志愿服务队成员向幼儿园教师教授急救知识

  学生党员志愿者高慧茹,已是第三次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谈及感受,高慧茹动情地说:“作为一名学生党员,连续三年深入乡村,每一次都让我对‘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理解更深一层,我更加明白了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同时,张军桥学长是我们的榜样,他用行动诠释了党员的无私奉献。我们青年党员就是要将这份精神传承下去,把课堂所学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力量。”高慧茹的心声,正是“超影”志愿服务队中众多学生党员的共同信念,他们以实际行动擦亮党员身份,让党旗在服务乡村振兴的第一线高高飘扬。

  此次“超影志愿服务,助力乡村振兴”活动,以“数智赋能、健康守护、精神铸魂”为支点,将高校智慧、医疗资源与乡土需求紧密结合。从AI技术培训到专家义诊,从科普宣讲到童心守护,每一项实践都精准对接乡村短板,既是高校服务基层的生动答卷,更是传承张军桥等楷模精神的具体行动。

图为志愿服务队出发前合影

  未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将持续深耕“校地协同”路径,让志愿服务的火种在齐鲁乡村持续燎原,以医者仁心与青春担当,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健康动能。

相关知识

广东医科大学常青树服务队以多元健康服务赋能乡村—新闻—科学网
以大健康为驱动,增强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滨医附院“乡村振兴健康行”青年志愿服务队走进博兴县贺家村
青年赋能乡村振兴
建设乡村医生技能提升平台 健康中国·乡村振兴计划村医公益培训启动
开展“健康乡村”行动助力乡村振兴
促进乡村地区学生健康!广州市学生健康助力乡村振兴专项行动启动
乡村振兴下,大学生心理健康如何守护
“科技支撑乡村振兴公益行动
黄山市卫生健康委: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助力乡村振兴

网址: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多维度服务为乡村振兴注入“健康动能”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82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