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徐小翔
通讯员 王蕊 江晨
对于老年人来说,体重过重和过轻,都是危害健康的潜在因素。如何判断自己的体重过重还是过轻?老年人到底该“胖”一点还是“瘦”一点更好?记者请教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健康管理中心营养师刘沉冰。
体重过低也会增加
身体功能异常风险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提出,老年人的BMI健康区间为20.0-26.9,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中国高龄老年人体质指数适宜范围与体重管理指南》则推荐80岁及以上老年人BMI健康区间为22.0-26.9。低于或超过适宜范围,分别对应体重过轻和过重。例如,某人体重80公斤、身高1.7米,他的体质指数BMI为27.68,属于超重。
刘沉冰表示,无论进入老年期后是过胖还是过瘦,都不应采取极端措施让体重在短时间内产生大幅变化。应分析原因,逐步解决,特别是在饮食和身体活动方面进行适度调整,让体重逐步达到正常范围。
一项发表在《中华老年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老人适当“胖一点”,有利于其更长久地保持健康。体重指数过低是各项功能下降的重要影响因素,超重或轻度肥胖人群反而具有较好的功能状态。与正常组相比,低体重指数组身体功能异常风险是其1.5-2.1倍,超重组与其相当,轻度肥胖组认知功能及握力下降风险显著降低,肥胖组日常活动能力显著下降。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年轻时能够维持正常的体重,年老时身材微胖的人,死亡率更低。
一项前瞻性研究发现BMI每升高1个,认知功能受损发生的风险降低7%,与中等BMI(19.7-23.1)的老年人相比,低BMI(<19.7)者发生认知功能受损的风险增加。此项发现与《柳叶刀》上报道的一篇纳入了200万人的回顾性队列研究一致,低BMI水平、低体重可能是老年人认知功能受损发生的危险因素。
综上所述,与低体重指数人群相比,超重或轻度肥胖的老年人可能更好。
老年人肥胖的原因有这些
很多老年人也想管理好身材,但是体重增加,往往“身不由己”。
首先是基础代谢率下降。随着年龄增长,人的肌肉量逐渐减少,约10-15%的肌肉会在20-50岁之间流失。肌肉量直接决定人的基础代谢,肌肉减少后,代谢速度大大降低,吃同样的食物,就可能会有更多能量在体内储存起来,导致体重增加。
其次是激素水平变化。步入老年期,人体激素水平发生变化,对脂肪的分布和储存产生影响。例如,女性在更年期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可能导致脂肪在腹部和臀部积累,容易形成中心性肥胖。
再次,缺乏运动。部分老年人由于关节疼痛、身体不适等原因减少了运动量,导致能量消耗降低,多余的能量转化为脂肪。
超重和肥胖是多种慢性疾病的主要风险因素之一。对于老年人来说,肥胖可能增加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的发病率,特别是超重和肥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部分癌症等慢性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特别要警惕“隐形杀手”肌少症
不同研究显示,在60-70岁的老年人中,肌少症的发病率为5-13%,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发病率高达11-50%。年龄越大,肌少症发病率越高。肌少症对健康的危害是严重的,但它的发展却是隐匿的,可以说是老年人的“隐形杀手”。
研究表明,患肌少症的老人失能与残疾风险增加3-4倍。肌少症还会导致老人体重下降、身体虚弱、抵抗力下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和健康寿命。肌少症老年人会过快地出现严重的四肢肌肉减少,死亡风险增加3.59倍,超过80岁的这类老人死亡风险更加严重。
刘沉冰表示,肌少症进展隐匿,渐行加重,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是延缓肌少症发展,获得最大健康收益的有效手段,因此在自测发现异常时应尽早前往医疗机构做进一步确诊以获得个性化的防治措施。
相关知识
专家提醒:骤增骤减都不好,警惕暑期儿童体重波动大
体重下降多少需要警惕癌症
体重下降多少需要警惕
孕期体重迅速增长要警惕“肿了”
短期内体重下降一定要警惕
月经突然变少要警惕什么
养生警惕:七大“短命”饮食法 你犯了吗?
不明原因体重骤变的健康警示及应对建议
体重突然增加要警惕什么病
警惕!体重过轻易早更
网址: 警惕短期体重骤变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836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