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毅力有妙招
毅力也叫意志力,是人们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而自觉克服困难、努力实现的一种意志品质;毅力,是人的一种“心理忍耐力”,是一个人完成学习、工作、事业的“持久力”。当它与人的期望、目标结合起来后,它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毅力是一个人敢不敢自信、会不会专注、是不是果断、能不能自制和有没有忍受挫折的结晶。
孩子在小时候,就应当培养他的毅力,这对于他以后的生活是非常重要的,影响深远的。有毅力的人,就没有做不好的事。
下面几个培养孩子毅力的方法,家长们不妨一试:
一、要一点激将法。
激将法,就是利用别人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积极的一面,以“刺激”的方式,激起不服输情绪,将其潜能发挥出来,从而得到不同寻常的说服效果。这一方法在激发孩子的毅力方面同样适用。比如,孩子对某件事情表现出懈怠的时候,家长可以故意激一激:“我早就知道你不能完成这项任务。”“我不相信你能把这件事做好。”……当然,采用这种方法要掌握分寸,不能过急,也不能过缓。过急,欲速则不达;过缓,对方无动于衷,无法激起对方的自尊心,也就达不到目的。也就是说,采用激将法一定要把握好火候。
二、来一点引导。
引导,是指通过行为帮人走出困境,或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集体行动,通过行为帮人走出困境。孩子在学习的时候遇到困难是很正常的事,这时候他也就特别需要有人引导他走出学习的困境。如果无人引导,孩子可能面对学习困难就会放弃了。因此,这时家长要及时赴“位”,要帮助孩子分析面临困难的原因,并启发鼓励他深入钻研。孩子一旦在家长的引导下解决困难的时候,就会被胜利所鼓舞,就会想法去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这里,家长要注意的是,一定是“引导”,而不要误解为“喂”。
三、做一点示范。
示范,就是作出某种可供大家学习的典范。家长的言传身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方法,培养孩子的毅力也是如此。家长在做一件事情时,不畏艰难、不畏困苦,直到做到满意为止。我想,家长的这种行为一定会影响孩子的行为,孩子一定会被家长的认真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所感动,从而会以家长为榜样认真地不怕困难地去做好每一件事。常言道:“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正是此意。
四、讲一点故事。
故事的生动性和连贯性会让人记忆深刻,孩子爱听故事这是天性。为了培养孩子做任何事情都有毅力的优良品格,家长不妨给孩子讲一些古今中外关于毅力的名人故事,让孩子从故事中接受熏陶。比如:精忠报国的岳飞,少年时因家遭水患,流落他乡,寄人篱下,与母亲相依为命,衣食常常无着无落。然而,凭着他那种坚韧不拔的毅力,最终文武双全,成为一代名将。体坛健儿朗平,流尽了常人没有流过的汗,受尽了常人没有受过的苦,经过多年的摔打拼搏,最终带领女排冲出了世界,连连夺冠。等等。
五、示一点弱。
示弱的意思是表示自己软弱,不敢同对方较量。家长在培养孩子的毅力时,有时候,示一点弱是有必要的。示一点弱,是为了更能增强孩子的自信心,是为了让孩子体验坚持后成功的喜悦。举个例子来说:在爬一座山时,为了鼓励孩子的信心,家长就可以故意把步子放得慢一点,让孩子争先一点,让孩子超越自己。这时,无论多累,孩子也会让毅力的血液兴奋起来。当孩子率先登顶时,家长要给予及时地表扬。
激发孩子毅力的方法很多,除了上面说的外,比如:还可以让孩子吃一点苦、加强体育锻炼、一心一意做事等方面去培养。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孩子的毅力是一定能培养起来的。
最后,再补充一句,培养孩子的毅力,坚持就够了!
(图片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培养孩子的情绪智力与情绪管理的家庭教育
育婴师知识:早期教育自有妙招
家庭教育:从健康到幸福,全面培养孩子
鼓励孩子参加体育活动,锻炼身体,培养毅力
家庭教育的情感智慧园:培育孩子的情绪智力与社交技能
家庭教育指南,培养身心健康的孩子
如何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五个简单妙招告诉你!
从家庭开始:培养孩子成功的五大亲子教育理念
家庭教育必看!如何有效进行家庭早教,培养孩子综合素质?
幼儿家庭教育
网址: 家庭教育(为您释疑):培养孩子的毅力有妙招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837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