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精神障碍的健康管理需以规范治疗为基础,结合家庭支持、定期复诊、生活调节及社会康复,形成长期、稳定的干预体系。患者需严格遵医嘱用药,家属应主动参与护理,并通过社会资源帮助患者逐步恢复社会功能。
坚持药物治疗:严格按医生处方服药,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或停药,避免病情反复。若出现严重副作用(如肌肉僵硬、震颤、嗜睡等),需及时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1.心理治疗辅助:针对抑郁症、双相障碍
等疾病,认知行为治疗(CBT)、家庭治疗等可帮助患者改善负面思维模式,增强应对能力。 2.建立信任关系:家属需保持耐心,避免指责或过度保护。用简单、明确的语言沟通,关注患者情绪变化。 1.识别早期征兆:如发现患者失眠加重、情绪剧烈波动或拒绝服药,可能是复发的信号,需尽快联系医生。 2.环境安全调整:减少家庭冲突,移除危险物品(如刀具、药物),为患者提供安静、稳定的生活空间。 3.复诊频率:急性期每1-2周复查一次,稳定期每1-3个月复查,医生会根据症状、药物反应调整方案。 1.监测指标:包括血常规
、肝肾功能(长期服药者需定期检查)及心理评估量表结果。 2.规律作息:固定起床、入睡时间,保证7-8小时睡眠;避免昼夜颠倒。 1.适度运动:每天30分钟散步、瑜伽等低强度活动可缓解焦虑、改善睡眠。 2.社会联结:鼓励参与社区活动、兴趣小组,逐步重建社交信心,但需避免过度刺激的环境。 3.职业技能训练:通过康复机构学习简单工作技能,为回归社会做准备。 1.危机干预预案:家属需掌握当地精神卫生中心急救电话,若患者出现自伤/伤人倾向,立即送往医院,必要时联系民警协助送医。 2.
提示:精神障碍
康复是长期过程,家属需关注自身心理状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支持。各地精神卫生中心常提供免费随访服务,可主动咨询利用。
相关知识
严重精神障碍健康指导
精神障碍
严重精神障碍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总结(通用20篇)
【办事指南】健康教育科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
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的通知 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规范(2018年版)
第六部分 精神障碍防治康复
精神科睡眠障碍健康宣教ppt.pptx
认知障碍的健康干预指导
市医保局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完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门诊医疗保障机制的通知
烟台举办2025年全市严重精神障碍管理治疗工作培训班
网址: 严重精神障碍健康指导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86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