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喂养的新手妈妈
总担心孩子吃不饱
如果孩子出现吐奶又担心吃的太多
什么情况下吐奶是正常反应?
什么表现是孩子吃饱了呢?
今天咱们一次讲清楚
吃饱了的新生儿应该有以下表现:
1.出生后的头几天,在重新增重之前,减轻的体重应该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
2.出生后的头两天,每天排便1~2次,大便呈黑色柏油样便;
第3~4天,至少排便2次,大便呈黄绿色;
第5~7天,每天排便至少3~4次,大便呈黄色松散状,还有些黏稠。
出生后的第1个月里
当你的乳汁分泌量增加时
通常来说
孩子每吃1次奶都会排便
3.第5~7天,每天会尿湿6块以上的尿布,尿液几乎无色或呈浅黄色。
4.母乳喂养平均1~3小时吃1次奶。
5.每24小时吃奶8~12次。
如果孩子吃完奶能很安稳的睡一会,或者和大人互动起来精神很好,而且尿布上排泄物的量和排泄的频率都正常,体重增长的曲线很好,就不需要担心没有吃饱。
孩子频繁吃奶
是不是母乳分泌量不够了?
在新生儿飞速生长阶段,婴儿增加吃奶频率有助于刺激母乳分泌。有时连续几天都经常或者以大约每小时1次的频率哺乳,乳房就会对这种频繁喂养做出反应,增加乳汁分泌量,这也是暂时的正常现象。
奶粉喂养需要额外喂水吗?
婴儿开始吃辅食前,可以从母乳或配方奶中获得所需的水分。6个月大以前,吃母乳或配方奶的婴儿通常无须额外喝水。
当然并不是一口水都不能喝
比如在喂奶后可以喂2勺水喝
起到漱口的作用
或者孩子频繁打嗝
喝两口温水
对健康也不会有什么影响
如果添加辅食前喂太多水——通常是在两餐之间给孩子喝几十毫升水,最常见的影响是体重增长不良。
满月体检时经常有小婴儿体重增长缓慢
询问时发现有大量喂水的习惯
孩子的胃容量很小
喂太多水就没有足够的空间喝奶
6个月大以后,你可以将少量的水倒在杯中喂给孩子,但不要强迫他喝,就算他拒绝喝水也不用担心。我们要做的只是把白开水给孩子,婴儿开始吃辅食后,对水分的需求会增加。
如何区分吐奶和病理性的呕吐?
吐奶对于婴儿来说基本没有什么痛苦感觉,婴儿可能不会注意到自己吐奶,只是家长清理起来比较麻烦。
而呕吐时婴儿会发生比较强烈的反应,能看出婴儿有不适感、烦躁不安。
与吐奶比较
呕吐的奶量更多
若频繁呕吐
呕吐物中伴有血、黄绿色物质
需要立即就诊
虽然彻底解决吐奶问题是不可能的
但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改善这一问题
每次喂奶时都尽可能地保持安静、平和且愉快;
在婴儿吃奶过程中避免打扰、突然的噪声、强光和其他会分散婴儿注意力的事情;
在给配方奶喂养的婴儿喂奶的过程中至少每隔3~5分钟就拍嗝;
不要让婴儿平躺着吃奶;
每次喂完奶后,将婴儿竖抱20~30分钟;
刚喂完奶时不要挤压婴儿的腹部或让他剧烈活动。
儿童健康发展中心 刘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