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干休所的医疗保障工作中,传统模式往往侧重于疾病发生后的被动治疗。然而,随着健康理念的更新与医学模式的转变,从被动治疗向主动预防的视角转换,正为干休所的预防保健工作开辟全新路径,为离退休干部的健康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传统被动治疗模式的局限
传统干休所医疗工作主要聚焦于离退休干部患病后的诊断与治疗。当疾病症状显现,医护人 员依据病症进行检查、诊断并实施相应治疗方案,如开药、上送等。这种模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病情,但存在诸多局限性。
首先,疾病一旦发生,往往已对身体造成不同程度损害。例如心血管疾病,发病时可能已出 现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严重后果,即便后续治疗成功,也可能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留下不同 程度的功能障碍。其次,被动治疗耗费大量医疗资源。疾病发展到较严重阶段,治疗过程复杂,可能涉及多种检查、长期住院及昂贵药物,不仅增加患者痛苦,也给医疗资源带来沉重负担。再者,被动治疗难以从根本上遏制疾病的反复发生。许多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病等,单纯治疗症状而不改变生活方式等致病因素,病情容易反复,陷入“治疗-复发-再治疗”的循环。
主动预防:开启保健新征程
健康评估与个性化方案制定
主动预防强调对离退休干部进行全面健康评估。通过详细的问卷调查、身体检查(涵盖生理指标、体能测试、心理评估等),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家族病史、身体机能及心理状态。基于评估结果,为每位老干部制定个性化预防保健方案。比如,对于有高血压家族史且饮食 偏咸的老干部,方案着重于饮食指导,建议减少钠盐摄入,增加钾摄入,并定期监测血压;对于体能下降且缺乏运动的干部,制定适合其身体状况的运动计划,如散步、太极拳、八段锦等。
健康教育:提升健康素养
健康教育是主动预防的关键环节。干休所通过举办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组织健康教育、邀请专家义诊等多种形式,向离退休干部普及健康知识。内容涵盖常见疾病预防、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健康等方面。例如,开展“糖尿病的预防与管理”讲座,讲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早期症状、饮食控制及运动疗法,让老干部们了解如何通过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组织“健康饮食烹饪大赛”,鼓励干部及其家属参与,以趣味方式推广合理膳食理念,提升他们的健康素养,使其认识到主动预防的重要性并掌握相关方法。
生活方式干预:筑牢健康防线
生活方式与健康密切相关。干休所积极开展生活方式干预,帮助离退休干部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在饮食方面,倡导低盐、低脂、低糖、高纤维饮食,提供营养配餐建议,并定期组织营养专家进行饮食指导。例如,设立健康食堂,推出适合老年人的营养菜品,标注食材成分及营养含量。在运动方面,根据干部身体状况组织各类运动活动,如成立太极拳队、麻将比赛等,定期训练与比赛。同时,关注干部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咨询服务,组织心理调适讲座与交流活动,帮助他们应对离退休后的心理变化,保持积极心态。
定期监测与动态调整
主动预防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持续过程。干休所建立完善的健康监测体系,定期为离退休干部进行巡诊,问诊,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关键指标。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每次检查结果,实时跟踪健康状况。一旦发现指标异常,及时进行干预。例如,某位干部连续两次血压监测结果偏高,医护人员会及时与其沟通,调整预防保健方案,加强血压监 测频率,进一步强化饮食与运动干预,必要时建议就医并遵医嘱服药或体系医院上送。根据 干部身体变化及季节特点,动态调整预防保健方案,确保方案始终贴合个体需求。
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是干休所预防保健工作理念与模式的重大转变。通过实施主动预防策略,将健康管理关口前移,能有效降低离退休干部患病风险,提高生活质量,让他们在晚年享受健康、幸福的生活。同时,这也是干休所适应新时代健康需求,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的必然选择,为老年群体的健康保障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关知识
预防出生缺陷日:从“被动防御”到“主动预防”,给孩子无“陷”未来
全面解读眼健康:从预防到治疗,保护您的视力
从预防到治疗,全面视角下的医疗健康管理策略
主动干预、精准预防,糖尿病防治有了新策略—新闻—科学网
从疲劳管理到疾病预防,制造业职工健康的新视角
健康大数据:预防与治疗的新视角
运动损伤康复:从预防到治疗
从治疗到预防,健康中国新模样
开启主动健康管理模式,糖尿病从治疗转向预防
预防优于治疗,全面理解健康预警系统
网址: 从被动治疗到主动预防,干休所预防保健新视角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882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