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积极响应沈阳市卫健委“普及健康知识,共创健康沈阳”的主题活动号召,切实提高职工心理健康水平。近日,沈阳市精神卫生中心——沈阳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特派资深专家柴森主任,前往沈阳铁道工程建筑集团,开展了一场主题为“赋能生活:轻松应对生活压力”的心理健康专题讲座。此次讲座内容既注重科学性,又强调实用性,巧妙设计的互动环节,有效提升了参与感和趣味性,职工们积极参与讨论,分享各自的经验与困惑,现场气氛异常热烈。
在讲座开始,柴主任以“压力是什么”作为切入点,从物理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了压力的本质。她引用了“压力理论之父”汉斯·塞利的“一般适应综合症”模型,系统地阐述了压力反应的三个阶段——警戒期、抵抗期和疲惫期,并强调“压力管理必须贯穿三级预防体系”。针对建筑行业高强度、高风险的作业特性,柴主任指出:“压力并非源自事件本身,而是源于个体对事件的认知评价。职工们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之间的落差,往往成为慢性压力的隐性根源。”
针对建筑行业职工长期面临的工期紧张、环境艰苦、家庭陪伴缺失等现实压力,柴主任现场分享了“十大减压锦囊”,涵盖正念呼吸训练、任务“四象限”管理法、认知重构技巧,以及建立社会支持系统和培养“在平凡工作中寻找乐趣”的积极心态等策略,每项策略均配以案例演示和互动练习。在正念呼吸体验环节,职工们跟随指导闭目冥想,短短5分钟便体验到“心跳放缓、肩颈放松”的显著效果。此外,柴主任特别指出时间管理和情绪调节的必要性,要防止过度劳累,并指导如何正面应对工作中的挫折与困难。她鼓励大家从不同视角分析问题,以更加积极的心态面对各种挑战,通过这些实用的减压方法,职工们不仅能够在工作中保持高效和专注,还能在业余时间享受到更加充实和愉悦的生活。
沈阳铁道工程建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职工的心理健康直接关系工程安全与企业发展。此次讲座是集团‘暖心工程’的重要一环,未来将与沈阳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继续探索更多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模式,通过心理体检、团体辅导、危机干预等多元服务,为职工打造‘压力缓冲带’。”
沈阳市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始终践行“全生命周期心理关怀”理念,提升公众的心理健康意识,未来将持续推动心理健康服务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构建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心理健康支持体系,为沈阳振兴发展注入“心”动能,为社会和谐与经济发展贡献“心”力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