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肥胖焦虑?不用怕!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

肥胖焦虑?不用怕!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

编者按:在这个快节奏、高压力的时代,肥胖问题日益成为困扰现代人的一大健康隐患,它不仅关乎个人形象,更直接影响到生活质量与身心健康。随着社会对健康认知的不断深化,"肥胖焦虑"这一心理现象也逐渐浮出水面,让许多人在追求苗条身材的同时,承受着巨大的心理负担。

面对这一普遍性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年版)》这是国内首部肥胖多学科诊疗的权威指南,主要推出了权威、科学的减肥指南,旨在为广大民众提供一套全面、可行的健康减重方案。这份指南不仅凝聚了医疗、营养、运动等多领域专家的智慧结晶,更紧贴国民体质特点与生活习惯,力求从饮食调整、科学运动、心理干预等多方面入手,帮助大家走出减肥误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肥胖?

体质指数是评估全身性肥胖的通用标准,计算方式为:体重(kg)除以身高(m)的平方。我国成年人群的标准:

低体重状态:BMI

正常体重:18.5kg/㎡≤BMI

超重:24kg/㎡≤BMI

肥胖症:BMI≥28kg/㎡

腰围是反映中心性肥胖的常用指标,基于我国成年人群特点和健康风险评估,正常腰围定义为90cm(男性)和>85cm(女性)即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根据有关行业标准,对于7岁以下儿童,可以性别年龄别BMI的标准差作为评价方法;对于6~18岁学龄儿童青少年,可以性别年龄别BMI作为筛查超重与肥胖标准,并与中国成人超重、肥胖筛查标准接轨。

《指南》明确了肥胖症的治疗原则,指出:

肥胖症治疗的主要目的:减少蓄积在体内过多的脂肪;降低肥胖症相关疾病的发生风险。

减重过程中需关注:脱水、肌少症和内分泌系统的变化;建议每3~6个月,对减重效果和代谢指标进行评估。

减重目标应进行分层设定:对于大多数超重和轻度肥胖症患者,可设定为在3~6个月之内,至少将体重降低5%~15%并维持;对于中、重度肥胖症患者,则可设定更高的减重目标。

肥胖症的病因复杂,干预治疗手段多样,包括:心理干预、运动干预、临床营养治疗、药物治疗等。《指南》指出,对于肥胖症的诊断和治疗,应当积极倡导“以患者为中心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

临床营养治疗是肥胖症综合治疗的基础疗法,可分四步,即营养筛查及评估、干预、监测、 营养教育与管理。医学减重膳食是为了满足肥胖症患者的基本能量需求和减重需求而采取的调整营养素比例的膳食方式,主要包括限能量饮食、高蛋白饮食、轻断食模式、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等方式。

医学减重膳食应注意,一种膳食方案并非适于所有肥胖症患者,应根据代谢状态和身体状况在临床营养(医)师指导和临床监测下进行。目前的临床研究显示,如果体重反复波动,可能让寿命更短。

我们相信,国家版减肥指南的发布,为饱受肥胖焦虑困扰的人们带来希望与指引。让我们以积极、理性的态度面对减肥之旅,通过科学合理的方法,逐步达到并维持理想的体重状态,享受由内而外散发出的健康之美。

相关知识

你胖吗?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
多胖才叫胖?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
国家版减脂指南来了!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快来看
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解读《成人肥胖食养指南(2024年版)》

网址: 肥胖焦虑?不用怕!国家版减肥指南来了→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8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