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及抢救流程
百度健康基于 AI 生成经专家审阅阅读1000+
产后出血是分娩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的危急情况,主要原因包括子宫收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滞留、植入或残留)和凝血功能障碍。抢救需围绕快速评估出血量、药物止血、手术干预、输血补液等核心步骤展开。
子宫收缩乏力(最常见原因,占70%-80%) 1.高危因素:多胎妊娠、巨大儿、羊水过多、产程延长、宫缩剂使用不当或感染。 表现:子宫软、轮廓不清,阴道流血呈暗红色或阵发性增多。 产道损伤(占20%) 2.常见类型:宫颈裂伤、阴道或会阴撕裂、子宫破裂
。 诱因:急产、器械助产(如产钳
)、胎儿过大或胎位异常
。 胎盘因素3.胎盘滞留:胎盘未完全剥离,多因宫缩乏力
或膀胱充盈。 胎盘植入:胎盘异常侵入子宫肌层,需影像学或病理确诊。 胎盘残留:部分胎盘组织残留宫腔,导致持续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占5%-10%) 4.原发性疾病:如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血友病
。 继发性因素:羊水栓塞
、重度子痫前期、脓毒症
等诱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快速识别与初步评估1.监测生命体征:血压
、心率
、尿量及意识状态。 估算出血量:通过称重法、容积法或休克指数(心率/收缩压)。 启动多学科团队2.组建产科、麻醉科、输血科及重症医学团队协作。 针对病因处理3.子宫收缩乏力: 双手子宫按摩联合缩宫素(如缩宫素10-40单位静滴)。 药物辅助: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肌注)或米索前列醇
(舌下含服)。 产道损伤: 缝合裂伤:暴露宫颈及阴道,逐层缝合止血。 子宫破裂:紧急开腹手术修复或切除子宫。 胎盘因素: 人工剥离胎盘:轻柔操作避免子宫内翻。 宫腔探查或清宫术
:清除残留组织。 凝血功能障碍: 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或血小板
。 纠正DIC:肝素抗凝(仅限高凝期)。 支持治疗与监测4.建立两条静脉通路,快速补液(晶体液或胶体液)。 输血
原则:根据出血量及血红蛋白水平,优先输注红细胞悬液。 维持体温:避免低体温影响凝血功能。 手术干预5.保守手术:宫腔填塞纱布、B-Lynch缝合或子宫动脉栓塞。 子宫切除术:适用于难治性出血或胎盘植入
。 后续观察与预防6.监测24小时生命体征及阴道出血量。 预防感染:使用广谱抗生素。 心理支持:减轻产妇及家属焦虑。
产后出血的救治强调早识别、早干预、团队协作。及时处理病因、维持循环稳定及凝血功能是关键,需结合产妇具体情况调整方案。
相关知识
产后大出血的护理急救措施
产后大出血,抢救33小时后死亡,家属起诉索赔104万丨医法汇
产妇大出血近8000毫升医护抢救7小时,如何做好产后出血的预防工作?
孕期出血常见原因和应急措施
昆明常见的流产原因?
护理操作中,7大常见并发症的预防及处理流程
低血糖昏迷抢救六步是什么
远东多学科团队全力奋战,成功抢救羊水栓塞产妇
常见急救知识
流产的4个急救原则
网址: 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及抢救流程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09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