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中医药助力儿童青少年健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详解干预方案与成效

中医药助力儿童青少年健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详解干预方案与成效

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召开“健康中国中医药健康促进主题发布会”第六场专题会议,聚焦“中医药与儿童青少年健康”议题。会上,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与少数民族医药司副司长欧阳波、全国中医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主任亢泽峰、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戎萍、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健康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梁辰等专家,围绕中医药在儿童青少年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常见健康问题的干预措施及成效进行了详细介绍。

欧阳波表示,近年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健康工作,针对近视、肥胖、脊柱侧弯等威胁儿童身心健康的重点问题,持续推动中医药干预试点。截至2024年,全国已有23个地市开展儿童青少年肥胖中医药干预试点,26个地市和3个省份开展脊柱侧弯干预试点,首批60个中医适宜技术防控近视试点取得积极进展。同时,中华中医药学会已发布近视、脊柱侧弯、肥胖等治未病干预方案及诊疗指南,2024年累计为2597万名0-36个月儿童提供中医药健康服务。

全国中医药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中心主任亢泽峰指出,眼保健操、耳穴压丸、中药熏蒸等中医适宜技术已被证实可有效预防近视发生与发展。他强调,高质量的眼保健操需做到“准确、足时、足量、持久”,每天至少两次,每次不少于5分钟。此外,户外活动被推荐为预防近视的关键措施,建议中小学生每日户外活动不少于2小时,幼儿则应增加至3小时以上。

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戎萍从中医角度分析,儿童肥胖与“脾虚湿盛”“痰浊内蕴”密切相关,需通过饮食调养、运动干预及中药调理综合改善。她推荐荷叶薏仁粥、茯苓饼等食疗方,并强调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的重要性。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梁辰则指出,脊柱侧弯与“筋骨失衡”相关,中医推拿、针灸、导引功法等可有效延缓病情进展。

针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梁辰提出中医“形神兼养”理念,推荐八段锦、甘麦大枣粥等方法调节情绪,并强调早期识别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必要性。在儿童身高管理方面,梁辰建议通过补肾健脾、推拿捏脊、合理运动(如跳绳、游泳)等中医方法,帮助儿童在遗传基础上多增长3-5厘米。

欧阳波透露,下一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持续推进儿童青少年健康干预试点,计划到2025年11月底前实现全国三级公立中医医院儿科设置全覆盖,二级公立中医医院80%以上设立儿科。同时,将加强中医儿科高层次人才培养,优化儿童用药审评审批,并通过校园中医药文化活动提升儿童健康素养。

此次发布会全面展示了中医药在儿童青少年健康领域的创新实践与成果,为构建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提供了重要参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回应家长关切 中医药为儿童青少年健康护航
国家卫健委:开展青少年近视、肥胖等中医药干预活动
综合干预助力儿童青少年脊柱健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亚健康干预实验室简介
助健康“轻”少年,重庆南川区中医医院探索青少年肥胖干预新模式
作者解读|优化干预策略,应对中国儿童青少年肥胖
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
健康中国行动——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行动方案(2019—2022年)
健康中国行动中医药健康促进方案公布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三级公立中医院中93%设置儿科

网址: 中医药助力儿童青少年健康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详解干预方案与成效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1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