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必答>全部问题>儿科>小儿综合>四个月的宝宝该添哪些辅食?最好不要添加的太早等6个月以后再添加
会员422431140已回复
四个月的宝宝该添哪些辅食? 最好不要添加的太早,等6个月以后再添加。
医生回答共1条医生回复因不能面诊,医生的建议仅供参考
杨菁副主任医师北京儿童医院儿科三级甲等
擅长:儿童各种血液病,小儿淋巴瘤。
婴儿一天食谱范例月龄母乳辅助食物出生后母乳3个月母乳4个月母乳5个月母乳米糊、乳儿糕、营养米粉、烂粥、蛋黄、鱼泥、豆腐、动物血、菜汁、菜泥、水果汁、水果泥6个月母乳水果、烂米饭46大汤匙、煮熟的蛋黄1个、鱼泥、菜汤、菜泥7个月母乳水果、烂米饭、蛋、鱼、肉末、菜泥、清汤810个月母乳水果、烂米饭、蛋、鱼、肉末、鸡肉、菜泥、清汤1012个月母乳水果、米饭煮到松软、蛋、鱼、肉末、牛肉末、菜汤8个月时一天吃2顿,9—12个月一天吃3顿完全可以代替吃母乳,这时母乳成为添加品;1岁以后一天可喝23杯牛奶,每次1杯(150毫升左右),这样,可促使小孩的身体健康成长。
有用0
相关问答
一般情况下,宝宝添加辅食要按照月份的大小循序渐进添加。
辅食添加需要注意由少到多、由细到粗、有一种到多种、每次只添加一种辅食。比较常见的辅食有菜泥、果泥、蛋、鱼泥、豆腐、配方米粉等,需要逐渐丰富辅食种类并逐步加大辅食的量,8~12个月的大宝宝可以适量的添加一些蔬菜或小肉块,当然也应该以奶类喂养为主,尽量无油无盐。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若宝宝没有足够的母乳,可以在6个月后添加辅食,而不仅仅是奶粉。六个月宝宝可以加入像蔬菜泥、果汁、铁质面食等的糊状物。7-9个月的儿童可以吃肉末、菜末、稀饭、鸡蛋、鱼泥、豆腐、水果等。10个月至12个月的儿童可以食用诸如软饭、碎肉、碎菜、鸡蛋、鱼肉、豆制品和瓜果等。补充食物应由少量增加,由单一增加到增加,由小到大,由轻到重。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通常情况下,四个月宝宝不能添加辅食。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如果四个月宝宝过早的添加辅食,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的情况,有很大一部分会过敏,个别宝宝甚至会出现呕吐、恶心、腹泻等症状,然后造成肠道的损伤。建议宝宝的辅食在六个月以后再添加,四个月的宝宝,如果有母乳比较好,尽量保证母乳的足够的供给,一般提倡母乳喂养。但是如果母乳不足的情况,一般也可以选择人工喂养。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一般情况下,宝宝四个月了可以开始添加辅食。建议添加辅食类型为泥状食物,首选的辅食为铁强化的米粉。等宝宝适合铁强化米粉之后,可以再添加蛋黄泥、香蕉泥、苹果泥、胡萝卜泥、土豆泥等。
一般建议是根据母乳的量来决定添加的多少,尽量从小量开始观察宝宝有无腹胀、呕吐、腹泻情况,让宝宝慢慢适应,不利于宝宝的身体健康。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8个月的宝宝已经添加辅食了,每天可以吃4-5次奶,1-2次饭,1次水果,练习用杯子。没有特殊忌口的蔬菜和水果,辅食的种类可以有粥、烂面、碎菜、鱼、肉末、蛋、肝泥、饼干、馒头片、窝窝头、熟土豆、芋头等。
王玉玮主任医师儿科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心血管专业及儿童保健专业工作,特别对儿童心身性疾病、儿童心理、婴幼儿早期教育、科学育儿、儿童营养等有深入地研究。
通常来讲,4个月的宝宝,如果身体状况良好,没有消化不良等症状,可以开始添加辅食。辅食可选蛋黄等,也可逐渐地给宝宝添加米糊、果汁、菜汤等。具体分析如下:
通常来讲,辅食可以先给宝宝添加蛋黄,蛋黄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维生素和卵磷脂。此外,还可以蛋黄加水和香蕉泥搅拌在一起喂给宝宝吃。也可以逐渐给宝宝添加米糊、果汁、菜汤、南瓜粥、小米粥、红薯粥、燕麦粥等。一次添加辅食不要太多,也不要一次添加多种辅食,要循序渐进。
周小凤副主任医师儿科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已帮助用户:0
擅长:小儿呼吸神经疾患、小儿癫痫等疾病的诊治。
相关知识
【添加辅食】宝宝几个月可以添加辅食
【宝宝几个月可以添加辅食】宝宝添加辅食的信号
6个月添加辅食该如何过度?我建议你在宝宝满6个月后再添加为最好的
宝宝几个月添加辅食最好!
宝宝几个月添加辅食最好?
六个月的宝宝添加辅食食谱有哪些?
宝宝过早添加辅食危害大 添加辅食不能早于4个月
四个月的宝宝如何添加辅食
宝宝四个月辅食怎么添加
6个月添加辅食该如何过度?六个月以后再添加,先从谷类开始!
网址: 四个月的宝宝该添哪些辅食?最好不要添加的太早等6个月以后再添加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30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