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的诊断主要依据三个核心标准:体质指数(BMI)、腰围和体脂率。这些指标综合评估体重、脂肪分布及身体成分,但需结合个体差异及其他健康数据综合分析。
BMI是评估肥胖
最常用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体重(kg)÷身高(m)的平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标准:
正常范围:18.5~23.9(中国标准为18.5~23.9); 超重:24~27.9; 肥胖:≥28。优点:简单易行,适合大规模筛查。 局限性:无法区分脂肪和肌肉,可能高估肌肉发达者的肥胖风险,或低估老年人因肌肉流失导致的隐性肥胖。
腰围反映内脏脂肪堆积程度,与代谢疾病风险密切相关。测量方法为自然站立时,呼气末在肚脐上缘水平绕腹一周。 中国标准:
男性≥90cm; 女性≥85cm。若腰围超标,即使BMI正常,仍可能属于“中心性肥胖”(俗称“苹果型身材”),需警惕糖尿病
、心血管疾病
等风险。
体脂率指脂肪占体重的百分比,更直接反映肥胖程度。常用测量方法包括:
生物电阻抗法(体脂秤); 双能X线吸收法(DXA); 皮褶厚度测量。健康范围(成人):
男性:15%~20%; 女性:20%~25%。肥胖判定:
男性>25%,女性>30%。注意:运动员或健身人群因肌肉量高,体脂率可能低于标准,但不属于肥胖;老年人可能因肌肉流失导致体脂率虚高,需结合其他指标判断。
腰臀比(WHR):腰围÷臀围,男性>0.9、女性>0.85提示中心性肥胖。 1.内脏脂肪面积:通过CT或MRI测量,>100cm²为异常。 2.临床评估:如血压、血糖
、血脂等代谢指标。3.日常筛查:优先使用BMI和腰围,操作简便。 精准评估:体脂率结合肌肉量、骨密度
等数据更全面。 特殊人群:孕妇、水肿患者、运动员等需个性化分析。
重点提示:单一指标可能存在偏差,需综合多项数据,并由医生结合家族史、生活习惯等综合判断。
相关知识
肥胖诊断标准
肥胖症诊断标准和指标
肥胖的诊断标准
肥胖症诊断标准怎么算
儿童肥胖的诊断标准及分度
肥胖症的中国诊断标准是什么?
肥胖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肥胖症的诊断标准为
肥胖的诊断标准指南指南与共识
儿童肥胖症诊断标准是什么
网址: 肥胖诊断的三个标准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3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