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健康监测与个性化医疗管理的需求推动下,可穿戴生物设备的应用迅速发展,尤其是柔性多功能材料的使用。近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李景教授和北京理工大学的刘建丽副研究员共同发表了一篇综述,详细探讨了基于二维材料的可穿戴生物设备的最新进展。这篇综述涵盖了二维材料在柔性传感器及智能集成系统中的潜在应用,尤其是在健康监测中的变革作用。
可穿戴生物传感器因其非侵入性与实时监测的优越性,逐渐成为健康管理的重要工具。二维材料凭借独特的机械和电学特性,使得传感器能够高效集成于柔性系统中,满足现代医疗需求。随着研究的深入,二维材料的应用展现出了自供电、诊断和治疗功能集成的巨大潜力,推动了设备智能化和交互性的提升。
李景教授和刘建丽副研究员在综述中系统分析了二维材料的优势,并探讨了它们在生物传感设备制造中的创新机制。他们指出,二维材料的高灵敏度和优秀的机械性能使得传感器能够准确捕捉生理信号,为慢性病监测和智慧医疗提供了技术支持。此外,综述还讨论了基于这类材料的设备在各类生理信号的实时检测和分析方面的应用,如温度、机械压力及生化信号等,它们为个性化医疗和疾病预防提供了关键数据。
然而,综述中也提到,虽然二维材料在生物设备应用中展现了良好的前景,但仍面临着生物相容性、生产一致性及技术标准化等挑战。为了克服这些障碍,研究者们建议加强跨学科合作,推动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实现可穿戴生物设备的规模化生产。
综上所述,该综述为推动以二维材料为基础的可穿戴生物设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未来健康监测技术的进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这些研究不仅将加速智能可穿戴设备的发展,还可能彻底改变医疗健康管理的方式,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