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做父母真的应该考试

做父母真的应该考试



又看到一个悲剧,一对夫妇驾驶商务车导致2岁半的孩子被夹死。大致过程为,丈夫驾驶车辆,妻子和女儿坐在第二排,小儿子在第三排玩手机。行驶期间,女儿调整座椅后倾,压住儿子,最终导致孩子窒息死亡。

这对夫妇因此起诉车企,存在设计缺陷且没有尽到警示义务,要求赔偿200万元。法院认为车企在设计制造过程中遵循了国家标准,并且在用户手册中有详细的关于婴儿乘坐内容的告知。最终驳回诉讼。

2岁半儿子,独自坐在最后一排,脱离家长视线,玩手机,没有安全座椅。这一连串的关键词,让我难以想象当时的场景。尽管他们遭遇了丧子之痛,我不忍说出刻薄的话,但还是忍不住要指责一番。

先是安全。婴幼儿拥有完整的人格和权利,甚至应该受到更多的保护和关怀,这种观念是典型的现代思维。在一些传统观念中,孩子只是“香火”,是某种工具化的存在,极端的如“郭巨埋儿”,这种训导就是把忠顺置于爱子之上。彼时,普通百姓的子女生养如同翻车鱼,多甩籽,不管养,或者养育方式极其粗疏。几岁的孩子拿根绳子拴家里,或者背着下地干活,随手在树荫下一放。这样的养育成功率不会太高,但总有成活的,便可视之为“成功”。

现代社会中,孩子才是家庭重心,他们是未来和希望。所有的资源都会向孩子倾斜。不仅如此,有关安全和健康的社会规范,也成为养育子女的必修课。比如孕妇的体检、唐筛,婴儿的疫苗接种,孩子的义务教育,以及家庭衣食住行中的安全规范等等。

这些不是靠老一辈的经验,而是要现代社会积累的规则。有的老人会说“我们那时候如何如何,不一样把你爸妈养大了”,他们基于农业社会的经验,高度依赖运气,这些话术也存在幸存者偏差,很多因安全、卫生等原因夭折的孩子,没有能力表达而已。“你爸妈”能活下来平安长大的运气,不一定能永远复刻。

因此我们才需要学习更多的现代规则,以应对这种风险。产检、疫苗、科学育儿、安全措施等等都让我们受惠。安全座椅的使用就是个典型案例,中国进入汽车时代没多少年,我小时候几乎没有私家车的概念,如今私家车普及,但观念是否能跟上?安全座椅的使用、婴儿不能脱离监护人视线这些“常识”仍然需要普及。甚至还有人不以为意,“我开了几十年车没出过事”,“我家孩子从来没用过安全座椅也好好的”,风险是小概率事件,但这种悲剧一旦发生就是刻骨铭心之痛。对风险的无视,只不过是把传统“多生少育”的方式移植到现代社会,说好听点是保守和固执,难听点就是傲慢和愚昧。

再说追责。这对夫妇的追责理由也很奇葩,他们几乎无视自己的疏忽,而直接归咎于车企。从心理上,或许这样能减轻自己的负疚感,但却透出浓重的巨婴气质。

我将其理解为这是一种个体权责的缺失,不顾规则和契约,转而寻求寻求某种托庇。在生孩子之前,没想清楚负责任的意义,出事了便要找个借口。

在传统社会,养育是蛮荒的,多生少育是最优策略,但也容易完成婴儿的高夭折率,以及不太把人当人的后果。

在集体社会,养育是被规训的,孩子既是家庭的也是集体的,每个人都是螺丝钉,集体从家庭中剥离了一部分有关孩子的权责,小将们无论怎样停课怎样串联怎样激情燃烧,父母都无权也不敢管。

在现代社会,养育是父母以及学会做独立的人,也教孩子做独立的人,我们要学会尊重规则和契约以应对风险。所以,当父母真的需要考试,并不是有关父母的技能,而是生而为人的一次测验。我们不一定给孩子大富大贵的生活,但应该给他们一个安全的环境和完整的人格。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知识

为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 父母与子女分别应该怎样做
婚姻大事,到底该不该听父母的话?
小孩子与父母闹别扭是常有的事,此时父母应该如何做最有效?
亲子教育:孩子成长父母应该怎样做
如何建立和谐亲子关系?首先应该从父母做起
父母应该怎样给婴儿做抚触
孩子的心理健康,父母应该如何正确引导?
父母应该上产前教育吗?
二胎父母应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
健康的家庭 父母应该知晓的教育

网址: 做父母真的应该考试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4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