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大河南讯:(文|登封市人民医院药学部副主任药师 范金刚)在医疗领域,药物的正确使用是保障患者安全与疗效的关键。然而,不同人群因生理、病理状态的差异,在用药上需特别谨慎。本文旨在科普特殊人群——包括老年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肝肾功能不全者及慢性疾病患者等,在用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期提高公众对安全用药的认识。
一、老年人用药注意事项
1. 生理变化考虑: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肝肾功能逐渐减退,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易发生药物蓄积和不良反应。因此,老年人用药应遵循“小剂量开始,缓慢增量”的原则,并密切监测药物反应。
2. 多重用药风险:老年人常患有多种慢性疾病,需同时服用多种药物,增加了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应避免不必要的联合用药,定期评估药物疗效与安全性,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3. 简化用药方案:尽可能使用长效制剂或固定剂量复方制剂,减少服药次数,提高依从性。同时,注意药物的包装和标签清晰,便于识别和使用。
4. 关注特殊药物禁忌:老年人对某些药物如安眠药、抗抑郁药、利尿剂等的敏感性增加,使用时需特别小心,避免过量或长期使用。
二、儿童用药注意事项
1. 年龄与体重因素:儿童生长发育迅速,不同年龄段对药物的反应差异大。应根据儿童的年龄、体重精确计算用药剂量,避免“成人减半”的简单做法。
2. 选择适宜剂型:儿童用药应优先考虑口服液、颗粒剂、栓剂等易于接受的剂型,避免使用片剂、胶囊等需成人辅助服用的形式,以减少误服风险。
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儿童常因感冒、发热等症状而联合使用多种药物,需警惕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与疫苗接种的冲突。
4. 监测生长发育:长期用药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如影响骨骼、牙齿等,需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三、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注意事项
1. 严格遵循医嘱: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前必须咨询医生,避免自行购药服用。药物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对胎儿或婴儿造成不良影响。
2. 评估药物风险:根据药物对胎儿的潜在危害,分为A、B、C、D、X五级,选择时优先考虑A、B级药物,尽量避免D、X级药物。
3. 关注药物代谢:孕期女性体内激素变化可能影响药物代谢,需调整用药剂量或频次,确保药物浓度在安全范围内。
4. 哺乳期用药:哺乳期妇女用药时,需考虑药物是否通过乳汁分泌,对婴儿造成不良影响。必要时可暂停哺乳或选择替代药物。
四、肝肾功能不全者用药注意事项
1. 调整药物剂量:肝肾功能不全时,药物代谢和排泄能力下降,需根据肝肾功能损害程度调整药物剂量,避免药物蓄积导致中毒。
2. 选择适宜药物:优先选择对肝肾功能影响小的药物,避免使用有肝肾毒性的药物。对于必须使用的药物,应密切监测肝肾功能指标。
3. 延长给药间隔:通过延长给药间隔,减少药物在体内的累积,降低对肝肾的损害。
4. 综合治疗:肝肾功能不全往往伴随其他并发症,需综合治疗,避免单一药物加重肝肾负担。
五、慢性疾病患者用药注意事项
1. 长期用药管理: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需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患者应建立规范的用药记录,定期复诊,根据病情调整用药方案。
2. 注意药物依从性:慢性疾病治疗的关键在于持续用药,患者应增强自我管理能力,按时按量服药,避免漏服或自行停药。
3. 监测药物副作用:慢性疾病药物多存在一定副作用,如低血压、低血糖、胃肠道反应等。患者应学会识别这些副作用,并及时向医生反馈。
4. 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应与生活方式干预相结合,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以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药物用量。
六、结语
特殊人群在用药过程中需格外小心,遵循医嘱,合理选择药物,注意用药剂量、频次及可能的不良反应。同时,加强健康教育,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是实现安全用药、保障健康的重要途径。社会各界也应共同努力,为特殊人群提供更加便捷、专业的医疗服务,让每一份健康都得到应有的守护。
相关知识
健康讲座、科普小品……一起学做健康“守护人”!
特殊人群的用药安全与注意事项
【健康提醒】特殊人群健走注意事项
“益”心一意守护肠道健康 养乐多获“2019(秋)畅销金品”殊荣 ...
“益”心一意守护肠道健康 养乐多获“2019(秋)畅销金品”殊荣
疫情期间卫生注意事项,共克时艰,守护健康
关爱女性健康!这场科普讲堂举行
我校举行“守护青春•爱她健康”——关爱女性健康科普大讲堂
科普小讲堂 守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胡守一·特殊膳食 助您迈向健康生活
网址: 【健康科普讲堂】范金刚: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 守护每一份健康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43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