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组合(ICF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组合(ICF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组合(ICF-RS)评定标准是由中国康复医学会组织制定并发布的行业标准,于2020年12月15日起实施 [2-4]。该标准由燕铁斌等专家牵头起草,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等医疗机构参与编制,旨在为慢性病、老年及失能成年人群的功能评定提供统一规范,适用于各级医疗及康复机构 [1] [3]。

标准基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的核心分类组合,聚焦30项关键功能类目,明确了评定结构、流程、功能等级判定方法及临床应用指导细则。通过细化操作规范,解决了原框架评定用语模糊、评定者信度不足等问题,将抽象类目转化为可操作的评定体系 [1] [4]。

ICF-RS源于世界卫生组织整合的1400余项ICF类目,因长期缺乏具体评定标准制约其应用。本标准结合GB/T 1.1-2009规则完成编制,既推动ICF-RS的临床转化,也为功能数据库建设提供技术支撑 [1] [4]。

起草人

播报

编辑

燕铁斌,章马兰,高焱,于佳妮,眭明红,沈威,李泰标,何晓阔,金冬梅,马超,向云,王玉龙,吕晓,尤黎明等。

起草单位

播报

编辑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康复医学科、华中科技大学协和深圳医院康复医学科、厦门市第五医院康复医学科、广东三九脑科医院康复训练中心、深圳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康复医学科、中山大学护理学院、广东省康复与养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适用范围

播报

编辑

1.本标准规定了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组合(ICF-RS)》的成年人群功能评定的应用指导及建议,包括ICF-RS的结构、评定、结果功能等级判定、特殊情况的处理、使用注意事项和临床应用等; 2.本标准适用于成年人群的ICF-RS功能评定,包括慢性病人群、老年人群、失能人群等; 3.本标准可在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及康复机构中使用。 [1]

技术内容

播报

编辑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组合(ICF-RS)是由世界卫生组织(WHO)研发,建立在国际专家调查和系统化的大型数据分析基础之上,从1400多条ICF类目之中挑选出30条类目,对患者关键功能(从急性期、恢复期到慢性期)进行描述,属于ICF核心分类组合的一种。但由于ICF-RS的本质是一个类目清单,并非评定量表,由于缺乏具体的评定用语和评定指导,内容相对抽象,不同的评定者对具体ICF类目内涵的理解和评定标准的判断存在较大程度的差异,造成了评定者之间的信度欠佳,极大程度上制约了ICF在康复中推广应用。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依据ICF-RS的类目,开发出能够反映出其内涵的具体操作性标准,包括ICF-RS的结构、评定、结果功能等级判定、特殊情况的处理、使用注意事项和临床应用等,指导评定者采用规范、统一的评定用语和评定指导方法进行评定,并依据评定结果对被评定者的功能障碍程度进行划分,既能够充分挖掘出ICF-RS的价值,填补我国康复评定领域的空白,又可据此进行大型功能数据库的建设。

相关知识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及核心组合
再论国家标准《功能、残疾、健康分类的康复组合评定》(ICF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中文版简介 康复信息
功能、残疾、健康分类的康复组合评定
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评价中国智能化辅盲设备的补偿功能
运用Delphi法构建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手外伤康复疗效评价量表
健康、残疾与康复(38页)
ICF
国际残疾人日 残疾人康复可用运动治疗法
残疾预防和残疾人康复条例

网址: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组合(ICF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61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