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55条》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1~2020年)》和《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进一步普及母婴保健基本知识与技能,提高孕产妇健康素养,提高我国出生人口素质,国家卫健委于2012年组织编写发布了《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55条》。 《母婴健康素养55条》阐明了女性怀孕、分娩、哺乳的特殊生理时期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针对剖宫产率高、巨大儿出生率高、不适当的婴幼儿喂养等突出问题,提出相关健康指导。《母婴健康55条》分为“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以及“基本技能”三个部分,内容涉及孕产妇营养、心理、运动、体重控制、分娩方式、产褥期护理、母乳喂养、新生儿保健等,提出“吸烟与被动吸烟会导致流产、死胎、早产、低出生体重”、“自然分娩是对母婴损伤最小、最理想的分娩方式”和“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提倡纯母乳喂养6个月”等理念,这些理念在今天仍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近期,贵阳市妇幼健康教育管理中心、贵阳市妇幼保健院宣传与健康教育科将通过微信形式分期再次推广宣传,希望能为大家提供更多通俗易懂的妇幼健康知识,保障全市母婴安全与健康,为打造健康贵州、健康贵阳努力奋斗。
《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55条》
一、基本知识和理念
(十六)临产的征兆为:出现规律、伴有疼痛且逐渐增强的子宫收缩,每次持续30秒或以上,间隔5~6分钟。
(十七)在孕产期各阶段,孕产妇都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变化,放松心情有助于预防孕期和产后抑郁。
(十八)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天然食物,提倡纯母乳喂养6个月。1岁以下婴儿不宜食用鲜奶。
(十九)正常足月新生儿的出生体重在2500~4000克之间,超过4000克为巨大儿,不足2500克为低出生体重儿。
(二十)新生儿出生后应当进行新生儿疾病筛查。
(二十一)新生儿可出现生理性体重下降,一般不超过出生体重的10%,出生后7~10天恢复至出生体重。
(二十二)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后2~3天出现,第7~第10天开始逐渐消退。
(二十三)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时间一般在出生后1~2周。
(二十四)新生儿满月时,体重至少应当比出生时增加600克。
(二十五)应当保证新生儿睡眠充足,一天睡眠时间一般为16~20小时。
(二十六)婴儿从出生开始,应当在医生指导下每天补充维生素D400~800国际单位。正常足月新生儿出生后6个月内一般不用补充钙剂。
(二十七)父母或看护人应当经常与婴儿交流,及时满足婴儿的各种需要。
(二十八)婴儿乳牙一般在出生后4~10个月之间萌出。
(二十九)婴儿出生后要按照免疫规划程序进行预防接种。
(三十)婴幼儿的前囟一般在出生后12~18个月闭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