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母婴健康小知识范文

母婴健康小知识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母婴健康小知识,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母婴健康小知识

篇1

关键词: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

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即母婴的一切健康教育和护理工作均由护士在产妇床旁进行[1],在宣教过程中,产妇及家属身临其境共同参与。自2010年6月以来,我院认真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文件精神,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提高护理质量。2010年6月我院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并实行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取得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0年6月至2011年5月,开展优质护理服务以来,对新入院顺利分娩215例产妇进行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观察组),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0年5月,未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时入院顺利分娩产妇235例(对照组)。观察组产妇215例,初产妇186例,经产妇29例;年龄22至36岁,平均年龄(28.1±2.5)岁;孕周39至41周,平均(40.2±0.6)周。对照组235例,初产妇214例,经产妇21例;年龄21至37岁,平均年龄(27.8±1.7)岁;孕周38至42周,平均(41.1±0.5)周。观察组与对照组产妇均排除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等疾病。两组产妇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母婴同室床旁健康宣教措施

观察组采用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法,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措施。

观察组具体健康宣教措施包括,新生儿沐浴知识的讲解、新生儿抚触知识的讲解,产妇出院后自身护理以及婴儿正确喂养的知识,并将其注意事项告知产妇及家属,使其离院后也能充分利用所掌握的知识,为母婴提供高质量、持续、安全、有效地服务[2]。进行产后避孕的指导以及什么是恶露、持续时间、出院后饮食、卫生及相关健康教育指导。

床旁沐浴是母婴床旁护理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出生后首日可常规实施新生儿床旁沐浴护理,护士操作床旁沐浴的同时,产妇可不用起床便能清晰地观看床旁沐浴各步骤的详细操作过程,显著避免产科工作差错,降低错误率。

对新生儿进行床旁抚触,在抚触的同时告知产妇正确的抚触方法,以利于出院后的操作。抚触时顺序应为:前额下颌头部胸部腹部上肢下肢背部臀部。新生儿抚触前,房间内要温暖且安静,室温控制28至30℃之间,播放一些柔和音乐;备好适量的润肤油、润肤露、爽身粉以及干净的衣服;抚触的时间宜安排在婴儿沐浴之后,睡觉前,两次喂奶之间,婴儿不饥饿,不疲倦,不烦躁且清醒时进行[3]。

1.3 效果评价

自制调查问卷,产妇出院前由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满意度调查、产妇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调查等,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资料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χ2 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对象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比较分析,见表 1。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产妇满意度调查表

2.2两组产妇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调查比较分析,见表2。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产妇新生儿护理操作技能情况比较

注:两组比较P均<0.05

3 讨论

在日常工作中,让床旁护理宣教贯穿于整个护理过程,通过对孕产妇系统化、具体化、动态化的床旁护理宣教,提高了产妇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护士素质也得到了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整体医疗护理保健质量,对于医院的整体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分娩后产妇及家庭将承担婴儿护理的各项任务,为了减少初为父母的不安和焦虑,更勇敢地承担养育后代的责任,实施母婴床旁护理,可降低因“母—婴”分离,“婴—婴”同室护理引发的交叉感染,降低产科出错率,从而减轻医生、护士的精神压力,更好地提供人性化产科护理服务创造有力条件[4]。

此外,通过加强母婴床旁护理健康宣教,新生儿护理质量提高,产妇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提高,对护理的满意度提高,也使护理人员的自律性提高,护士自觉学习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的自觉性提高,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母婴同室床旁护理健康宣教,不仅可以使孕产妇和新生儿从中受益,提高了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密切了护患关系,得到了孕产妇及家属的信任,也为医护人员在护理工作中出现问题提供了防范条件,提高了护理质量[5]。

参考文献

[1] 吴洪香.母婴同室的意义及预防交叉感染体会[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0,6(1):34-35.

[2] 付文英,吴韩英.剖宫产后早期干预对母乳喂养的影响[J].全科护理,2010,2(2):65-66.

[3] 潘伟.我院母婴同室新生儿医院感染分析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9(3):85-86.

篇2

小倩是公司的财务,平时工作还算轻松。这小倩什么都好,也算是公司里的活跃分子,可就是不太爱运动,长得圆滚滚、肥嘟嘟的。自从怀孕以后,她更是有了一万个理由让自己不动弹。这不,她才怀孕五个多月,体重已经飚升至80千克,比怀孕前增加了20千克。医生叫她多运动运动,说是对大人孩子都好,可是她哪会听啊!

一个月后,小倩又去产前检查……

从医院回来的小倩,垂头丧气的,坐在办公桌前直发呆。一问,原来今天化验小便,医生发现她尿糖阳性,让她明天再去医院查查血糖,如果血糖也高的话,就有可能得了糖尿病。糖尿病,这病小倩可是听说过的,若是真得了这病,可就全完了。更糟的是,医生还说,这病与孕期不运动、过度肥胖有着直接的关系。言下之意就是:这病有80%是小倩自己造成的!

怀孕了,也别放纵自己

妊娠是女性一生殊的生理时期。在这期间,绝大多数的女性倍受家庭的呵护,又不用担心身材、体重的问题,于是大口地吃,放心地睡,千方百计请病假,不上班在家里养着。别说要自己专门安排时间运动,就连出门也懒得走路,最好“打的”。结果,孕妇一个比一个胖,腹中的胎儿一个比一个大。一些因缺乏运动而导致的问题,如难产增多、妊娠期糖尿病增多、产后出血增加等等,也一个接一个显露出来。

运动让你更健康

运动对妊娠、分娩的好处很多。早在古埃及时,奴隶孕妇就比很少活动的贵族孕妇要分娩得快。我国民间也有“在分娩前多走动,有利于自然分娩”的说法。

怀孕期间作适当运动能加速血液循环,使孕妇的心血管储备能力和适应性增强。腹部和盆腔肌肉的训练运动还能增强孕妇的肌肉力量,为分娩的顺利进行打好基础。另外,运动能消耗体内多余热量,减少脂肪囤积,防止孕妇过度肥胖。所以,孕产妇如果能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合理的运动,不但没有害处,反而有利于母儿的身心健康,有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有利于自然分娩,有利于女性在分娩后形体的尽早恢复。

运动使宝宝更强壮

孕期适当运动,能促进母体及胎儿的新陈代谢,增强胎儿的免疫力。有研究表明,孕妇运动会使胎儿对缺氧的耐受性增加,运动越早,妊娠期的各种并发症越少,对母婴越有利。另外,经常运动的孕妇抵抗力强,患病少,这对胎儿的健康成长也很重要。

运动有方,安全健康

孕妇不同于一般人,其特殊的生理特点决定了孕期运动必须要适量适度。

早孕期(孕12周之前)

该期体重增加不明显,但许多孕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妊娠反应(恶心、呕吐等)。所以,没有严重妊娠反应的孕妇可以适当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等。妊娠反应较重的孕妇,则以休息为主。

中孕期(孕13~27周末)

该期妊娠反应消失,感觉轻松,体重有所增加。孕妇体操、骑自行车、散步和游泳等运动项目较为适宜。

晚孕期(孕 28~40周末)

该期孕妇体重明显增加,胎儿明显增大,心血管的负担增加,运动量则应适当减少。可选择一些节奏缓慢的运动项目,如打太极拳、散步、孕妇体操等。

运动小知识

运动强度:以无疼痛、无不适为标准。如出现胸闷、头晕等不适时,应立即停止活动,或改用其他方式。运动后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运动场所:最好选择空气清新,尘土、噪音较少的公园绿地,这对母体和胎儿的身心健康大有益处。

运动时段:冬天最好选择在早晨七八点钟,气候相对较暖的时候。夏天则最好选择在清晨六点左右,这时气候较为凉爽舒适。应当尽量避免在16~19时这段时间外出运动,因为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该时段的空气污染较为严重。

运动时的衣着:宽松、柔软、透气吸汗的棉质服装是最佳的选择。要穿平跟、软底鞋,以防脚踝扭伤。

不宜运动的几种情况

* 早孕反应严重* 有流产史或先兆流产时

* 出现血压升高、浮肿和蛋白尿

* 前置胎盘

* 多胎妊娠

* 先兆早产

* 胎位异常

相关知识

母婴保健健康知识讲座范文
母婴保健健康知识讲座范例6篇
母婴保健 母婴保健小知识
母婴健康 母婴健康护理的小知识
母婴健康护理小知识
母婴健康知识
母婴健康宣教知识.ppt
母婴保健健康知识8.doc 文档全文预览
婴幼儿安全防范知识 父母必知的宝宝安全教育小常识
《母婴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全文

网址: 母婴健康小知识范文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7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