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贫血就吃“动物血”? “补血神方”有误区

贫血就吃“动物血”? “补血神方”有误区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婕妤

“医生,我每天都吃鸭血,怎么贫血还没好?”门诊室里,28岁的林女士拿着化验单一脸困惑。她半年前体检发现贫血,听长辈说“动物血最补血”,便坚持每天吃鸭血,甚至网购真空包装的鸭血当零食,结果复查时血红蛋白不仅没升,还因过量食用出现了腹胀、便秘。

生活中,像林女士这样把动物血当“补血神方”的人不在少数。专家提醒,贫血的成因复杂,鸭血并非万能“解药”,盲目食补不仅可能无效,还会给身体添负担。

贫血并非“缺血”

62岁的李爷爷退休后迷上了素食,认为“吃素更健康”,连鸡蛋、牛奶都不碰。半年前他开始手脚麻木、走路不稳,被家人送到医院,查出血红蛋白88克/升,确诊贫血。李爷爷很不解:“我每天都喝鸭血汤,怎么还贫血?”医生解释,他的贫血并非缺铁,而是缺乏叶酸和维生素B12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这两种营养素主要存在于肉类、蛋类、乳制品和绿叶菜中,鸭血中含量极低,“盲目吃鸭血不仅补不了这两种营养素,还因素食导致的营养不均衡加重了病情。”后来李爷爷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叶酸和B12,同时适量摄入鸡蛋、瘦肉,3个月后症状明显改善。

嘴唇发白、容易疲劳、失眠多梦、头昏耳鸣……遇到这些情况,很多人就怀疑是“贫血”找上门了。那到底什么是贫血呢?江苏省疾控专家解释:有些人认为贫血就是指血量较少,这种认识是错误的。贫血实际上是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的减少。

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成年男性血红蛋白(化验单上常常用Hb表示)低于120克/升,成年女性(非妊娠)血红蛋白低于110克/升就是贫血;而世界卫生组织对65岁以上人群的贫血定义为,男子血红蛋白低于130克/升,女子低于120克/升。

迷信食补是以偏概全

大众认知里,贫血就要补铁。而补铁主要依靠动物性食物中的血红素铁,重要来源是“铁三角”,即红肉、动物血液和肝脏。贫血多吃动物血,为啥有时会适得其反呢?疾控专家解释:这种说法以偏概全,存在误导!

贫血是一种症候群,很多疾病的临床表现是贫血。根据病因,可将贫血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继发于造血功能异常的贫血,如白血病、淋巴瘤导致的贫血;第二,营养缺乏导致的贫血,如缺铁性贫血,由于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导致的巨幼细胞性贫血;第三,非血液病导致的贫血,如肝硬化、糖尿病、风湿免疫病等导致的贫血。因此,治疗贫血最重要的办法就是找到病因,而不是盲目迷信食补。

“动物血主要提供的是铁元素,对其他类型的贫血效果甚微。因此,在尝试‘补血’之前,最重要的是就医诊断,明确贫血的类型和原因。”专家提醒,“另外,身体对铁的吸收是有限的,并不是吃得越多就能吸收越多,过量摄入铁元素反而可能对身体造成负担。对于中重度缺铁性贫血,单纯依靠食补往往是不够的,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铁剂或其他药物进行治疗。”

专家强调,如果明确是营养性贫血,不可迷信“药补不如食补”,应遵医嘱及时使用铁剂等药物让贫血状况得到快速纠正,“食补”见效慢,可在“药补”的基础上同步进行。

科学食补如何入手?

日常想要远离营养性贫血,科学食补究竟如何入手?

“日常补铁,‘铁三角’与果蔬、豆类和谷类等植物性食物一起食用时,能促进这些食物中铁的吸收,一举两得。”专家提醒,民间推崇的“补血三宝”,红糖、红枣和花生米都属于植物性食物,其中所含的非血红素铁不容易被人体吸收,“红枣本身虽具有补血的作用,但若只单吃红枣一样东西,效果是相当微弱的。且红枣常常不能多吃,吃那么十粒八粒的红枣,对补血来说,就是隔靴搔痒。如果想借由食物来补血,建议可以用红枣搭配葡萄干、龙眼等食品一起吃,效果会比单吃红枣来得有用。”

专家提醒,浓茶是铁的宿敌,其中的鞣酸与铁结合,会对吸收造成阻碍,这也是爱喝浓茶又忌口的老年人,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的原因。

“针对巨幼细胞性贫血,绿叶菜和坚果可补叶酸。此外,富含叶酸的食物还有动物肝肾、豆类等。发酵大豆可补充维生素B12,红肉和动物肝脏也是维生素B12的主要来源。另外,蛋类、奶类和发酵大豆制品如豆豉、腐乳中,也富含维生素B12。”专家建议,用好维生素C这个好搭档,“维生素C可以帮助铁处在最容易被吸收的状态,会让补铁效果翻倍。补铁的同时吃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如青椒、萝卜缨、芥菜、酸枣、鲜枣、猕猴桃、柑橘等。”

“补血误区”有不少

日常生活中,对于补血的误区并不少。

铁锅炒菜可以补铁就是其中之一。“其实,铁锅做饭补铁是有一定的道理。在烹饪的过程中加入的调味料如醋、碱都会使得锅表面的氧化铁进入食物,并随食物进入胃中。经过一系列的转化最后以铁蛋白的形式进入血液,可以补铁。但是,如果烹调的膳食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草酸、植酸,如蔬菜、粗粮及大豆制品,都会对铁的吸收造成妨碍。因此这种补铁的方式限制太多,效果不好。”专家解释。

此外,不少人认为牛奶、鸡蛋营养充足也可以补血,也是误区之一。专家解释:“牛奶的铁含量很低,且吸收率只有10%。鸡蛋中的某些蛋白质还会抑制身体吸收铁质。例如,用牛奶喂养的婴幼儿,如果忽视添加辅食,常会引起缺铁性贫血。因此,牛奶、鸡蛋虽然营养丰富,但要依赖它们来补充铁质则不足取。”

此外专家还强调,很多人热衷补血,而过多摄入补血铁剂或食物,“其实这些也不可以多吃。补血的铁剂含有人体造血所需要的大量铁元素,可以及时快速改善缺铁性贫血的症状,但是,不可以随意吃。一旦一次过量摄入过多的铁,就会导致铁中毒,轻微者会头晕恶心、腹泻休克,严重者甚至会昏迷死亡。因此,在补血的过程中,我们应该遵循‘小量、长期’的原则,避免铁中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饮食补血有哪些误区?补血必吃10种食物
贫血补铁注意6大误区 抓住补血4个最佳时段
哪些补血有哪些误区
孕期补血误区
贫血吃什么食物补血好
狗狗贫血吃什么补血,狗狗贫血吃什么补血最快
猫咪贫血怎么补血 猫贫血吃啥
红枣补血是误区?血液科医生私藏的5个“补血王炸方”
哪些食物搭配有补血的作用?日常补血有哪些误区?
女性有哪些错误补血方法

网址: 贫血就吃“动物血”? “补血神方”有误区 https://m.trfsz.com/newsview16982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