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新版职称评定标准
卫生专业技术人员需遵守国家法律,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团队协作能力和心理素质。 新版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定标准已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及国家中医药局联合印发,并公布了《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为便于大家及时了解,我们特此分享官方文件内容。请注意,各地区在执行过程中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有所差异,请以当地当年发布的通知文件为准。
一、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必须遵守国家宪法和法律,坚决贯彻新时代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并展现出良好的政治素质、团队协作能力、敬业精神以及医德医风。
二、要求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保持身心健康,具备稳定的心理素质,以确保能够全面地履行所担任的岗位职责。
三、在申报医疗类或护理类职称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必须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并按照规定进行注册,以获取必要的执业证书。
◉ 初级职称申报条件
申报医疗和护理类职称需具备相关职业资格证书。 医士(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参加医师资格考试并获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即可视同取得医士职称;进一步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则可视同为医师职称。此外,按照《中医药法》的规定,通过中医医师确有专长人员医师资格考核,获得中医(专长)医师资格,同样可视同为医师职称。
护士(师):遵循《护士条例》,参加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并获得护士执业资格,即意味着取得护士职称。对于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的护士,在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一年后,可直接聘任为护师职称。而具备大专学历的护士,在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3年;或具备中专学历的护士,在从事护士执业活动满5年后,则可参加护师资格考试。
药(技)士与药(技)师:拥有相应专业中专或大专学历的考生,可参加药(技)士资格考试。而对于药(技)师职称的申报,则需满足以下条件之一:具备相应专业硕士学位;或具备相应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且从事本专业工作满1年;或具备相应专业大专学历,且从事本专业工作满3年;又或具备相应专业中专学历,并在取得药(技)士职称后,从事本专业工作满5年。
◉ 中级职称获取
取得中级职称需满足全国统一考试条件和相关执业工作年限。 要取得中级职称,考生需满足一系列条件。对于医士(师)、护士(师)、药(技)士与药(技)师的不同职业,都有明确的职称晋升路径。在满足相应学历和工作经验要求后,考生可参加相应的职称考试或资格评审,以获得中级职称的认可。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级职称的获取,需遵循全国统一考试制度。不同职业类别的考生,在具备相应专业学历的基础上,还需满足以下条件方可报名参加考试:
临床、口腔、中医类别主治医师:
具备博士学位,并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
或具备硕士学位,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2年;
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合格证书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2年;
或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4年;
或具备大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6年;
或具备中专学历,经执业医师注册后,从事医疗执业活动满7年。
◉ 副高级职称的获取条件
副高级职称需具备博士学位及中级职称经历,并符合专业业绩要求。 在满足中级职称的基础上,副高级职称的获取需要进一步的条件。具体来说,考生需要取得博士学位,并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相关工作满2年;或者具备硕士学位,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相关工作满4年;又或者具备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相关工作满5年。此外,大专学历的考生需要取得中级职称后,从事相关工作满7年;而中专学历的考生,在取得中级职称并从事相关工作满7年后,才有资格申报副高级职称。
◉ 正高级职称的申报与评审要求
正高级职称评审注重专业能力、工作经验和职业成就。 正高级职称的申报与评审,是对专业技术人员学术、技术水平和职业成就的全面考量。在申报条件上,需要确保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及以上学位,并受聘担任主管技师职务满一定年限。而在评审过程中,则更加注重专业能力的考核,包括对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精通程度,对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的了解和掌握,以及不断吸收和应用新的理论、知识和技术的能力。同时,丰富的本专业工作经验、独立解决复杂或重大技术问题的能力,以及指导下级技师的能力,也是评审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考量因素。
02医务人员保障与关怀
◉ 优化工作环境
医务人员需要适宜的工作和休息环境,加强防护措施,并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保障防护物资。 在探讨医务人员的待遇、职称晋升及休假等议题之前,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是他们的工作条件。只有在一个保障良好、环境优越的工作环境中,医务人员才能更好地发挥他们的专业能力,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因此,优化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是提升整个医疗行业水平的重要一环。
(一)为医务人员打造宜人的工作和休息环境。强化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完善相关设施和设备。同时,优化办公室、值班室和休息室的条件,确保医务人员能在舒适的环境中高效工作。此外,还需科学预测医用防护物资的需求,并做好充足储备,以满足医务人员的防护需求。
◉ 保障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提供心理干预与疏导,保障医务人员身心平衡。 在应对公共卫生事件的过程中,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因此,我们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确保他们的身心得到充分保障。这包括提供舒适的工作和休息环境,强化职业暴露防护措施,完善相关设施和设备,以及科学预测和充足储备医用防护物资。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将能够有效地维护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确保他们能够以最佳状态投入到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工作中去。
◉ 确保待遇与职称政策得到落实
医务人员的待遇应符合国家标准,激励优秀表现。 医疗卫生机构应确保医务人员能够享受到应有的待遇,包括工资、津贴、福利等,且不得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同时,应按照国家职称评定标准,对医务人员进行客观、公正的职称评定,并及时兑现相关待遇。
◉ 注重人文关怀
通过关怀措施提升医务人员工作热情,增强归属感。 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不仅需要关注制度的完善和待遇的提升,还要注重对医务人员的人文关怀。通过加强人文关怀,可以进一步激发医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职业荣誉感,提升他们的职业满足度,从而为患者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 营造安全的工作环境
加强安全措施和培训,保护医务人员安全。 强化安全防范措施。对医务人员的工作区域进行全面的安全评估,并采取有效措施,如安装监控设备、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等,以确保他们的人身安全。同时,加强与公安、安保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共同营造一个安全、稳定的工作环境。
◉ 弘扬医务人员的职业精神
宣传医务人员职业精神,表彰先进典型。 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加大对医务人员职业精神的宣传力度,特别要关注和挖掘那些具有先进典型的医务人员。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及时对医务人员进行奖励,并对那些表现突出的先进典型给予及时的表彰。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新版卫生职称评定标准与医务人员保障措施解析
最新: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基本标准
《云南省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标准条件(试行)》政策解读
《三级医院评审标准(2020年版)实施细则》
职业健康目标及保障措施
员工健康与安全保障措施.docx
《广东省卫生健康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改革实施方案》政策解读(2022版)
浙江省卫生健康委员会 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浙江省卫生管理研究专业职称评价标准(试行)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改善一线医务 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若干措施的通知 关于改善一线医务人员工作条件切实关心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的若干措施
卫生专业职称评定标准详解:从初级到正高级
网址: 新版卫生职称评定标准与医务人员保障措施解析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00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