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白大褂就是最美的“情侣装”!象山这些“医”线夫妻档,高甜~

白大褂就是最美的“情侣装”!象山这些“医”线夫妻档,高甜~

+关注

图片

在象山4281名医务工作者中,有近三百对“双医夫妻”——他们既是相濡以沫的眷侣,也是并肩作战的同事。他们把“小家”融入“大家”,用双倍缺席成就万家团圆,如同两盏交替亮起的无影灯,在此起彼伏的忙碌间,照亮世上最珍贵的健康守望。

两袭白袍,一颗仁心,这是独属于“双医夫妻”的浪漫诗行。值此第八个中国医师节之际,记者带您走进那些并肩执业的杏林眷侣,聆听他们藏匿于排班表缝隙间的缱绻诗篇。

青葱到中流“医”路携手共进二十载

2005年8月大学毕业,一同入职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从青涩的住院医师并肩成长为科室的中流砥柱,象山一院医健集团总院甲乳外科医生薛世航与消化内科医生黄芳,已经携手走过了20个春秋。

图片

“我嫁给了你,也嫁给了你的听诊器。”这句在双医家庭中广为流传的告白,折射出的是“双医夫妻”特有的浪漫。对于薛世航和黄芳而言,在工作中相互扶持,在生活中相互体谅,能为同一份事业而一起奋斗,就是“最浪漫的事”。

回忆起二十年前的青葱岁月,黄芳眼中依旧闪烁着光芒。那时候,医院实行住院医师24小时留院制,下班后的科室就是她和其他住院医师们继续挑灯夜读、钻研病例的第二课堂。不论哪个科室有特殊病例或者精彩手术,大家都会抱着学习的心态去观摩。正是在这样浓厚的求知氛围中,薛世航与黄芳相遇了。在黄芳眼中,薛世航“很上进,不懒惰,是个有求必应的可靠战友”;而在薛世航心里,黄芳“爱学习,很漂亮,是真心热爱医学的理想伴侣”。这份“学霸”间的互相欣赏与吸引,悄悄拉近了两人的距离。

图片

共同的学习生涯,不仅是专业成长的熔炉,也是情感升温的催化剂。当时医院还承担着120出车任务,遇到需要两辆救护车一起出紧急任务的情况,黄芳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拨通薛世航的电话请求支援。“每一次,他都能随叫随到。”这份在生死时速中建立起的信任与依靠,被黄芳称为珍贵的战友情谊,而薛世航的担当也让情感基石愈发牢固。2008年,这对志同道合的伴侣顺理成章地步入了婚姻殿堂。

作为同批入职的“职场发小”,他们共同见证着彼此的成长。结婚后,家就变成了夫妻俩讨论病例、交流知识的第二诊室。“她对医学是真爱,只要谈到工作、谈到病例,就有讲不完的话。”薛世航说。黄芳求知欲旺盛,除了消化内科领域外,心电诊断、其他内科系统知识都乐于钻研,遇到内科治疗效果不佳、需外科介入的病例时,更会第一时间听取薛世航的意见。身为外科医生的薛世航,也时常会向黄芳虚心求教,努力拓宽自己的知识面。

图片

医学之路无止境。2014年,夫妻俩决定携手攻读在职研究生,在攀登学术高峰的同时,事业机遇也不期而至。就在这一年,黄芳获得了赴杭州进修一年的珍贵机会,然而当时他们的大女儿才刚满3岁。面对妻子的渴望与犹豫,薛世航展现出了“战友”本色:“你去吧,家里有我在,没问题的!”这份无条件的支持,如同多年前随叫随到的身影一样坚实可靠。2016年,轮到薛世航获得进修机会时,怀有二胎的黄芳也毫不犹豫地以最懂他的医者身份,给予了最有力的回应:“放心去吧,我自己可以,你好好学!”

学成归来后的几年,夫妻俩就像两株并立的木棉,根系在地下紧紧缠绕,枝叶却各自撑起了一片生命的绿荫。当上副院长后,薛世航的“战场”不再局限于手术台,肩上的担子重了几分;而处在消化内科的黄芳,门诊、病房和内镜中心连轴转也成了常态。工作上的到位,正意味着家庭角色的时常缺位,因此谈起一双尚未成年的儿女,夫妻俩总是难掩愧疚。“多亏了老丈人和丈母娘的全力帮扶,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俩的现在。”薛世航由衷感激。

无影灯见证着薛世航与黄芳的白首誓言。这对医者夫妻自穿上白大褂起,便将守护生命视作毕生追求。他们以仁心践行使命,用坚守诠释担当,在“大家”与“小家”的天平上,续写着这段关于医学理想与责任担当的动人篇章。

“远征”担使命生命线上的战友联盟

八月初,得知象山援川工作队需要妇产科医生时,沈永红望着窗外的夜色辗转难眠。大儿子正值中考关键期,每一分陪伴都弥足珍贵;小儿子软糯的“妈妈检查作业”仿佛还在耳边回响,那稚嫩的笔迹里藏着很多成长的期待。可一想到雷波地区的孕产妇们更需要专业支持,这位从业多年的妇产科医生还是鼓起勇气走到了丈夫邓朋亮的跟前,尝试着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图片

看着妻子欲言又止的模样,同为医生的邓朋亮瞬间明白了她的心意。“去吧,家里有我,还有妈可以帮忙搭把手。”沈永红的话音未落,邓朋亮就给出了答案,顺带给妻子递上了一杯温水。这个似曾相识的场景,让沈永红一下子红了眼眶——11年前,当邓朋亮因为儿子才上幼儿园而犹豫要不要赴杭州进修一年时,她也对他说过同样的话。

“像我们这样的双医家庭普遍都忙,但也有优势,双方都是医生,很多时候不用多说,一个眼神就能读懂对方的心意,遇到什么事情也能换位思考,她就是最懂我的那个人。”邓朋亮坦言。

身为台胞医院医健集团总院重症医学科负责人,邓朋亮经常要在医院值守,总是不能按时回家,但沈永红从不抱怨,独自扛起了家庭的大部分责任。在生命与时间的赛道上,他们是最默契的接力者,一个在监护室里捍卫生命,一个在产房里守护新生,只因救死扶伤的信念早已成为彼此的羁绊。他们懂得,最深的爱意往往藏在“注意休息”的叮嘱里,再动人的情话也抵不过一句“家里放心交给我”。

图片

身处不同科室的夫妻俩,时常会因为抢救患者在医院偶遇。2024年的一个夜晚,一个重度子痫产妇剖宫产后病情凶险,沈永红一眼就认出了赶来会诊的丈夫。但夫妻俩全程没有寒暄,只有快速交换的专业术语,以及心照不宣的操作步骤。直到产妇从昏迷中转危为安,浸透汗水的两张脸庞才不约而同地相视一笑。回忆起当时的场景,沈永红满脸幸福:“能和他一起把一个生命从死亡线上拉回来,那种成就感是双倍的。”

尽管在同一家医院上班,夫妻俩却鲜少有机会一起接送孩子,抽空陪伴父母。尤其是沈永红去雷波支援后,每天只能通过视频与家人聊天,听孩子滔滔不绝地分享遇到的趣事。可是一旦关掉视频放下手机,沈永红的心里就会倍感愧疚,她说:“孩子的成长我缺席了太多,以至于懂事的大儿子说,爸爸妈妈经常在医院上‘团圆班’,他们的手机一响起来,我就知道他们要回去救人了。”

除了孩子,最让夫妻俩感到愧疚的,就是双方的父母。这次,沈永红一出门就是一年半,照顾孩子的重担一下子落在了岳母身上。“在做子女和父母的角色上,我们都不称职,经常顾不上他们。”邓朋亮说,“年迈的父母习惯了隐瞒病情,身体不舒服了也都是自己去看,很少主动跟我们说,就怕影响我们工作。”

白衣执手,共赴生命之约。在交错的排班表里,邓朋亮与沈永红用默契书写医者大爱,于匆忙的急诊铃中用理解诠释伉俪情深。他们说,医侣爱情最美的样子,就是与彼此并肩守护生命,当两份仁心在生命长廊里交相辉映,便照亮了人间至善至美的风景。

青春献基层90后伉俪他乡作故乡河南籍骨科医生马大安与台州籍内科医生孔芝慧,是县中医医院医健集团西周分院的一对90后“双医夫妻”,已经扎根基层一线十余年。从同事变夫妻,他们将异乡化作热土,把青春献给医疗事业,在生死线上的奔忙里相知相守,用仁心仁术书写着医者情怀。图片

两人的初识,要从2015年说起。彼时,孔芝慧因工作调动来到西周分院,面对陌生的环境显得有些无所适从。细心的马大安注意到了她的局促,主动当起了“向导”:从门诊科室的分布到电子病历系统的使用,从当地常见病种到患者就诊习惯,事无巨细地帮她适应新环境。最让孔芝慧感动的是,每当遇到棘手问题,马大安总会放下手头工作,第一时间赶来相助。

共同的职业追求与坚守,让两个年轻人很快熟络起来,两颗心也在日复一日的相处中越靠越近。2019年11月,马大安和孔芝慧举行了简朴的婚礼。婚后第三天,夫妻俩就匆匆返回各自岗位值守——孔芝慧在内科病房和门诊连轴转,把复杂的医学术语转化成患者易懂的方言俚语,用专业的诊治为他们驱散病痛;马大安则在骨科门诊和手术室之间奔波,不定期走村入户做家医巡访,为行动不便的患者上门换药。同事们笑称,这对夫妻把医院当成了第二个“家”。

图片

2021年,随着大宝的出生,这对“双医夫妻”开启了生活新篇章。初为人父母的喜悦还未散去,现实的考验便接踵而至。由于远在异乡的双方父母无法前来帮忙,照顾新生儿的重担全落在了他俩肩上。每天天不亮,孔芝慧就要轻手轻脚地起床,在给孩子喂奶的间隙准备好当天出诊所需的物品。马大安则会趁着晨光,将熟睡的孩子小心翼翼地送到邻居家帮忙看护。最艰难的是一起值夜班或者孩子生病的日子,夫妻俩不得不轮流上阵,在处置室角落支起一张临时折叠床应付。

即使生活再艰难,夫妻俩也从未耽误过一次出诊。2021年腊月,一场突如其来的寒潮侵袭象山,让他们格外牵挂横山村的重点看护老人。为了确保老人们的健康,他们决定亲自上门走访。可当时正值孩子奶粉过敏期,襁褓中的婴儿只能靠母乳喂养。思量再三,夫妻俩决定带着刚满六个月的大宝,在山区仅10℃的低温中挨家挨户走访,为老人们体检、叮嘱用药,直到全部走遍才踏着暮色返程。而一路相随的大宝,不知何时已在孔芝慧温暖的怀抱中沉沉睡去,小手还紧紧攥着妈妈胸前的听诊器不放。

2023年二宝出生后,夫妻俩特意错开值班时间,在手机里设置了“交接班”闹钟:早上7点前送孩子,晚上8点前必须有人回家。可计划总是赶不上变化,俩人常常是一个在120急救车上抢救病人,一个在病房里处理突发情况,有时候只能通过护士站的电话听听孩子哭着喊“爸爸妈妈”。

就算是这样,他们始终对选择从医无怨无悔:每当看到曾经救治过的老人精神矍铄地在公园散步,遇见康复的小患者蹦蹦跳跳地去上学,回到家听到两个孩子奶声奶气地叫着“爸爸妈妈”,所有的疲惫都会在那一刻转化成温暖的力量,鼓舞着他们坚持到底。

十年坚守,让这对白衣伉俪褪去了青涩,沉淀出了更厚重的医者担当。面对记者“最大心愿”的提问,孔芝慧轻抚着全家福相框,嘴角泛起温柔的弧度:“希望等孩子们懂事了,能理解我们选择这份职业的意义。”马大安没有言语,只是与妻子默契相视,在交握的双手中传递着无声的认同。

 阅读更多:

潮涌山海间,逐梦“两山”路

载人首航!“空中的士”亮相象山!

《国家地理》强推!象山这个海岛“薄荷蓝”!

跳出热闹圈,象山“村咖”这样玩出细水长流!

亚锦赛1金1银!象山这位小将,牛!

来源:象山县传媒中心作者:郑勤 许乔丹 吴亚楠 朱震挺

一审:应霞艳

二审:方子龙

三审:赵菊香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自腾讯平台创作者,不代表腾讯新闻或腾讯网的观点和立场。

举报

相关知识

白大褂就是最美的“情侣装”!象山这些“医”线夫妻档,高甜~
夫妻相处的十大原则,修复夫妻关系十大步骤
小妙招帮你提升夫妻关系 让夫妻如此甜蜜的高招
感情,婚姻,夫妻
夫妻之间增加感情的情趣互动游戏 夫妻之间暖心的情话
幸福密码 10对名人夫妻的爱情保鲜术
五对明星结婚照,第三对最甜,最后一对最有夫妻相!
专家算出夫妻理想身高 1.62米女人感情更幸福
怎么才能增进夫妻感情?做到以下几点,你也可以活得甜甜蜜蜜
深圳心海湾1+1=1夫妻情侣沙盘体验活动招募啦

网址: 白大褂就是最美的“情侣装”!象山这些“医”线夫妻档,高甜~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00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