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食品企业现场检查要点汇总

食品企业现场检查要点汇总

厂区设计与环境卫生

厂区周围环境可能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如化工厂、水泥厂等污染源,以及医院、养殖场等可能对食品造成污染的场所。此外,污水池塘、污染河流以及相邻的居民生活区和餐厅厨房也可能对厂区环境造成影响。

厂区布局方面,需要核实厂区平面图,确保生产区与生活区有效隔离。同时,还要关注厂区内是否兼营、生产和存放其他可能影响食品卫生的产品。

在厂区卫生方面,需要检查路面、地面是否清洁,厂区卫生间设施是否完备,以及防鼠、防虫设施的布局和布点。此外,还需关注生产过程中的废水(污水)和废料排放或处理情况,确保原料、辅料、化学物品和包装物料的储存条件符合要求。

在办公室管理方面,需要关注相关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培训考核管理制度等。同时,还需确保各项记录得以妥善保存和落实,如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台账、培训纪录等。

此外,还需关注风险信息的收集和处理情况,以及产品安全事故的记录和应急预案的执行情况。确保企业每个场所都受到卫生管理制度的覆盖和监控。

在检查过程中,需重点关注管理制度的健全性和执行情况,以及各项记录的真实性和完整性。避免出现人为编造记录或应付检查的情况。
与主要管理者、部门负责人及员工进行深入交流,全面了解生产情况和产品概况
诸如主导产品、原材料市场行情以及产品价格等关键信息。通过这些交流,可以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在遵循三大原则方面

包括确保生产经营条件与发证时保持一致的有变更就申请原则、保证产品可追溯的有生产就记录原则,以及确保添加剂合规使用的有投料就标示原则。

此外,还需关注原辅料储存库与运输工具的管理。这涉及到原辅料库管理制度、进货查验制度、卫生管理制度以及危化品管理制度等多项制度。同时,要确保各项记录如原料索证索票记录、原料进货验收记录等得以妥善保存。

在检查过程中,应重点考察原辅料、半成品及成品的储存情况,包括生熟品的分离、污染和串味的防范、卫生清洁状况、通风设施、堆垂方式、标识清晰度、过期变质产品的处理,以及温度湿度显示装置的准确性。此外,还需检查预冷库、速冻库、冷藏库等仓库的温度和湿度控制情况,以及运输工具的清洁卫生状况和冷藏保温设施的性能。

对于原料和辅料,需确保其来源可靠且符合卫生标准,同时关注食品添加剂的使用是否合规。此外,还需对进口原料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其来自经过注册的国外生产企业,并具备必要的卫生证书和进境检验检疫证书。

最后,在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方面,需关注其购买、领用、配制、污染控制以及使用记录的完整性。同时,要确保有毒有害物品的存放方法正确且标识清晰,验收过程严格把控成分、来源及批准证明的合规性。

有毒有害物品的管理涉及多个环节

包括人员培训、现场操作、记录以及食品和食品接触面及食品包装物料的污染控制。在实验室中,这些物品的使用需遵循一系列流程,如购买、验收、领用、存放、配制、污染控制和使用记录等。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仓库内原辅料的储存环境,确保其符合要求,并采取适当的防鼠防蝇措施。原料必须按照规定的贮存条件进行存储,同时要注意原料的离地和离墙堆放要求。此外,原料仓库内不得有过期原料或非生产用原料及物品。

在生产过程中,我们还需要关注车间更衣室、卫生间及人员的洗手和鞋靴消毒情况。更衣室和卫生间的设置需符合卫生管理制度的要求,并保持清洁卫生。同时,生产人员的个人卫生也是关键,必须遵守更衣、穿戴、洗手、消毒、干手和鞋靴消毒的规定。工作服和帽子的清洗、消毒和发放也需要得到妥善管理。

通过这些措施,我们可以确保有毒有害物品得到安全有效的管理,从而保障食品生产的卫生和质量。

洗手设施是确保生产车间卫生的关键环节

这些设施必须具备合适的数量和位置,同时确保清洁和消毒设备、非手动开关水龙头的完好。此外,鞋靴消毒设施的结构和功能同样重要,以防止外部污染进入车间。

消毒剂的管理同样不容忽视,包括其配置、使用和保管都必须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同时,洗手和更衣的顺序也必须明确,以确保生产人员的个人卫生得到严格控制。

更衣室和洗手设施的正常使用至关重要。工作服和帽子的清洗、消毒和发放也需得到妥善管理,以确保生产环境的卫生质量。此外,车间布局、地面、墙面、门窗、天花板以及生产线上方管道和设备设施的清洁卫生状况,都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

在生产过程中,还需密切关注冷凝水、排水、通风、照明、温度等关键因素,确保车间环境符合卫生标准,从而保障食品生产的安全和质量。

电与气供给:

设施完备、供给能力充足、运行状态稳定、定期维修保养。

设备、设施和工器具的食品接触面:

采用无毒无害材料、保持清洁卫生、缝隙和背面易于清洁。

生产设备:

布局合理、清洁彻底、运行顺畅、得到及时维修保养。

工器具和容器清洗消毒场所:

确保清洗方法得当、消毒剂使用正确、水温适宜、场所整洁、上下水位置合理、工器具清洗后妥善存放。

班前班后卫生清洁工作:

遵循清洁程序、确保执行到位、专人负责检查、记录详尽。

容器管理:

盛放食品容器需防水、防腐蚀、防渗漏,并定期清洗消毒,可食与不可食容器需明确标识与区分。

操作台及加工设备废水排放:

防止对加工产品造成污染。

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及生熟品存放:
确保区域分开,降低受污染风险。

生产人员管理: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个人清洁、穿戴规范,严格执行洗手、消毒等流程,并定期对工作服帽鞋进行消毒。

现场检验点设置:

确保合理性,遵循检验程序,准确操作,详尽记录。

现场质量管理与检验人员配置:

合理配置、具备相应资质、熟悉业务。

质量管理与检验人员工作质量:

保证取样和检验操作效果。

关键工序管理:

设置合理,实施有效监控,及时纠偏,详尽记录,并指定专人操作。

热杀菌产品管理:

进行杀菌设备热分布和热穿透测试,验证热杀菌工艺规程,确保温度显示及自动记录装置、压力表等正常工作。

CCP管理:

设置清晰醒目,标识内容完整。

危害分析和控制措施:

确保合理充分,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HACCP计划实施:

保持有效性,记录完整准确。

不合格品及落地产品管理:

收集处理需规范,标识隔离要明确。

特殊产品生产加工:

需遵循传统工艺或宗教习俗,确保食品安全卫生。

供水管理:

绘制供水网络图,明确出水口编号和管道区分标记,防范潜在交叉污染隐患,安装防虹吸或防回流装置。

水(冰)的控制:

需关注水源、贮存设施、消毒方法、检测情况,以及相应的安全卫生保障措施。此外,还需定期进行卫生检测,并记录余氯检测结果(如有必要)。

重点要求包括:

车间布局必须与发证审核时的平面图保持一致。
车间内生产的产品种类应与生产许可证上注明的品种名称相吻合。
车间出入口处必须配备防蝇防虫设备,确保无害虫侵入。
车间环境应保持清洁,无积水、蛛网积灰等问题。
在生产过程中,原料、半成品、成品之间应避免交叉污染和混杂现象。

员工进入生产场所前需洗净双手,穿戴清洁的工作衣帽,并确保头发完全包裹在帽内,不得佩戴首饰。车间净化装置应保持良好状态,窗户需密闭,若需开窗或通风,则应安装纱窗。车间内照明灯需加装防护罩,而紫外线灯则应确保在有效消毒距离内且不加罩。排水口和垃圾桶(箱)应配备盖子。

配料间配料现场必须记录配料情况,从业人员需持有效健康证上岗。生产用设备、管道、周转容器及工具等都必须符合食品卫生标准。此外,车间内还应配备应急照明设施以应对突发情况。

包装方面,内、外包装物料应隔离存放且保持清洁卫生,使用安全材料并采取防尘防鼠防霉措施。验收记录、卫生许可证或出厂合格证以及使用前的消毒处理都必不可少。内、外包装车间应保持隔离状态,并控制温湿度和干燥通风条件以降低受污染风险。同时,还需确保标识、标码当日打印且专厂专号专用。金属探测器的运行状态和灵敏度也应定期检查并记录。

在包装场所的墙壁和屋顶方面,应采用防潮、防腐蚀、防毒、防渗且无毒的材料,地面则需平整防滑、耐磨无毒且便于清洗。有清洁度要求的包装间入口处应设置二次更衣室并确保设施完备。计量称重用电子秤需强制检定并贴有合格标志。包装间内还应按照规范安装紫外灯或臭氧发生器等消毒设施以确保生产出的产品符合微生物指标要求。
内包装间必须保持整洁,不得放置外包装纸箱及其他杂物,以确保包装材料的纯净。同时,内包装材料在使用前必须经过严格消毒,以保障产品的卫生安全。

在仓储环节,成品仓库需遵循一系列管理制度,包括成品进出库记录、温湿度监控以及库房清洁等。仓库内环境必须符合规定,配备防鼠防蝇设施,确保产品不受污染。对于需要冷藏的产品,更应提供适宜的冷藏库并监控温度,以保证产品品质。此外,产品堆放需离地离墙,严禁存放未经许可生产的产品和过期产品,同时确保产品标签符合法律法规要求。

实验室方面,需制定并遵守检验制度、留样制度等,并配备齐全的化验设备和试剂。化验设备应按功能、特性等分区摆放,计量器具需经过检定且在有效期内。实验用药剂应按性质分区分离存放,危险化学品等需专柜存放并双人双锁管理。原始检验记录、出厂检验报告等记录必须与生产记录等相关资料相对应,检验项目需符合出厂检验要求,检验人员也必须具备相应资质。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确保从生产到仓储、实验室检验的各个环节都符合卫生和质量标准,从而保障产品的安全与品质。
检验结果必须与现场检查相符合,包括原料、半成品、成品以及过程监控的实验室检验结果。对于阳性检验结果,需要进行原因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置措施。同时,外部委托实验室的资质、检测项目和计划,以及满足企业日常检测需求的情况和委托合同(或协议)都是企业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中的关键点。此外,食品生产企业在使用食品添加剂时,必须及时向监管部门报告,并确保报告内容的全面性和真实性。在生产过程中,还需注意避免试剂过期、仪器设备未强检等问题,以及高温、产湿、震动等环境因素对设备准确度的影响。同时,出厂检验也是质量管理的核心环节,必须确保检验项目齐全、真实可靠,并配备必要的仪器和试剂。原始检验记录和出厂检验报告的批次与生产记录、出入库记录等也必须保持一致。留样产品需专人专柜管理,以确保产品质量追溯的准确性。

举报/反馈

相关知识

食品行业常用法律法规汇总【2025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指南2023年.docx
助力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北京一区开展“健康体检”服务检查
2023年对标一流企业工作总结 企业工作总结(汇总13篇)
河北省市场监管局专家组赴丰宁县开展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体系检查
食品企业模拟召回追溯演练汇总.pdf
【收藏】食品生产企业现场审核主要事项分享
食品标准:食品行业常用标准汇总(2025
质检总局公布违法生产加工食品企业“黑名单”
南京市公布13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日常检查信息

网址: 食品企业现场检查要点汇总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015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