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水产养殖——细菌病——鱼类常见疾病描述及处理方法(四)

水产养殖——细菌病——鱼类常见疾病描述及处理方法(四)

(一)淡水鱼类细菌性败血症

1、病原

嗜水气单胞菌、温和气单胞菌、鲁氏耶尔森菌、河弧菌生物变种Ⅲ、产碱假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

2、主要危害对象

各种鲫、团头鲂、鲢、鳙、鲮、黄鳝、鲤、鳜、草鱼、白鲳、加州鲈、银鲴、胡子鮎等。

3、主要症状

体表及内脏充血、出血,突眼,腹部膨大,有淡黄色或红色腹水,肝、脾、肾肿大,花肝,脾紫黑色,严重贫血等。

4、流行情况

该病水温在9~36℃均有流行,流行时间为3~11月,高峰期5~9月,10月份后病情有所缓和。发病最适水温25~32℃。

5、预防措施

(1)清除过厚的淤泥,是预防该病的主要措施。冬季干塘彻底清淤,并用生石灰或漂白粉彻底消毒,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

(2)发病鱼池用过的工具要进行消毒,病死鱼要及时捞出深埋而不能到处乱扔。

(3)鱼种在下塘前,注射或浸泡嗜水气单胞菌疫苗,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

(4)鱼种尽量就地培育,减少搬运,并注意下塘前要进行鱼体消毒。可用15~20mg/L 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0~30min。

(5)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正确掌握投饲技术,不投喂变质饲料,提高鱼体抗病力。

(6)流行季节,用生石灰浓度为25~30 mg/L化浆全池泼洒,每半个月1次,以调节水质。食场定期用漂白粉、漂白粉精等进行消毒。

(7)水体消毒,按0.2~0.3 mg/L三氯异氰脲酸粉使用量经水溶解、稀释后全池泼洒。

6、处理 对病死鱼应就地家石灰深埋,减少疾病传播。

7、划区管理 根据水域和流域自然隔离情况划区,并对其实施区域管理。

(二)烂鳃病

1、病原

柱状屈桡杆菌、柱状嗜纤维菌。

2、主要危害对象

草鱼、青鱼、鲫、团头鲂、鲤、鳜、加州鲈、大口鮎、鰻、银鲈、鲑、鳟等。

3、主要症状

鳃上黏液增多,鳃丝肿胀,腐烂,鳃丝软骨外露。

4、流行情况

该病一般在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生,在15~30℃,水温越高越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越短。

5、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鱼池施肥时应施用经过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

(2)选择优质健康鱼种:鱼种下塘前,用10mg/L浓度的漂白粉水溶液或15~20mg/L 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5~30min;或用2%~4%食盐水溶液药浴5~10min。

(3)在发病季节,每周全池遍洒漂白粉1~2次。用量视食场大小及水深而定,一般为250~500g/亩;每月在食场周围遍洒生石灰1~2次。

6、治疗方法

(1)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可选用双黄苦参散、青板黄柏散、三黄散、板蓝根末、大黄散、大黄芩鱼散和大黄五倍子散等中草药治疗,用法用量按使用说明进行。

(2)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每kg体重每日1次拌饵投喂诺氟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100 :诺氟沙星9g+盐酸小檗碱2克)15~20 mg,连用3d;或其他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用抗菌药物,但必须对症对因使用。

(三)肠炎病

1、病原

肠型点状气单胞菌、豚鼠气单胞菌。

2、主要危害对象

草鱼、青鱼、鲤、鲫、团头鲂、大口鮎、鰻、黄鳝、罗非鱼等。

3、主要症状

肠壁充血发炎,弹性差,有很多淡黄色粘液,肛门红肿。

4、流行情况

水温20℃以上发生流行,流行高峰为水温25~30℃。

5、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消毒,保持水质清洁。

(2)严格执行“四消、四定”措施,投喂新鲜饲料,不喂变质饲料。

(3)选择优良健康鱼种,鱼种放养前用10mg/L浓度的漂白粉浸洗15~30min。

(4)发病季节的外泼消毒:每隔15 d,用漂白粉或生石灰在食场周围泼洒消毒;或用浓度为1mg/L的漂白粉或20~30mg/L生石灰全池泼洒,消毒池水,可控制此病发生。发病时可用以上任意药物每日泼洒,连用3d。

6、治疗方法

(1)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可选用山青五黄散、双黄苦参散、青板黄柏散、三黄散、板蓝根末和大黄五倍子散等中草药治疗,用法用量按使用说明进行。

(2)使用酰胺醇类药物进行治疗,每千克体重每日2~3次、每次拌饵投喂甲砜霉素粉(规格为100g:5g)0.35g,连用3~5d;或其他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用抗菌药物,如复发磺胺二甲嘧啶粉、复方磺胺甲噁唑粉和恩诺沙星粉等,但必须对症、对因使用。

(四)赤皮病

1、病原

荧光假单胞菌。

2、主要危害对象

草鱼、青鱼、鲤、鲫、团头鲂等。

3、主要症状

体表的皮肤出血发炎,鳞片脱落。

4、流行情况

在我国各养鱼地区,一年四季都有流行,尤其是在捕捞、运输后,及北方在越冬后,最易暴发流行。

5、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

(2)在捕捞、运输和放养等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北方越冬池应加深水深,以防鱼体冻伤。

(3)鱼种放养前,可用3%~4%浓度的食盐水浸泡5~15 min;或10mg/l浓度的漂白粉浸洗15~30min。

6、治疗方法

(1)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可选用双黄苦参散、山青五黄散、根莲解毒散、加减消黄散和青连白贯散等中草药治疗,用法用量按使用说明书进行。

(2)使用磺胺类药物进行治疗,每kg鱼体重每日拌饵投喂磺胺间甲氧嘧啶钠粉(以磺胺间甲氧嘧啶钠计,规格为10%)80~160mg(首次用量加倍),连用4~6d;或其他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用抗菌药物,如复方磺胺嘧啶钠粉、复方磺胺甲噁唑粉和烟酸诺氟沙星预混剂,但必须对症、对因使用。

(五)白头白嘴病

1、病原

类似细菌性烂鳃病的病原。

2、主要危害对象

草鱼、青鱼、鲢、鳙、鲫、鲤、加州鲈等的鱼苗、夏花。

3、主要症状

自吻端至眼球处发白。

4、流行情况

流行于5~7月,一般从5月下旬开始,6月为发病高峰,7月下旬后较少见。我国长江和西江流域各养鱼地区都有此病发生,尤以华中、华南地区最为流行。

5、预防措施

(1)彻底清塘,鱼池施肥时应施用经过充分发酵后的有机肥。

(2)选择优质健康鱼种:鱼种下塘前,用10mg/L浓度的漂白粉水溶液或15~20mg/L 浓度的高锰酸钾水溶液药浴15~30min;或用2%~4%食盐水溶液药浴5~10min。

(3)在发病季节,每周全池遍洒漂白粉1~2次。用量视食场大小及水深而定,一般为250~500g/亩;每月在食场周围遍洒生石灰1~2次。

6、治疗方法

(1)使用中草药进行治疗:可选用双黄苦参散、青板黄柏散、三黄散、板蓝根末、大黄散、大黄芩鱼散和大黄五倍子散等中草药治疗,用法用量按使用说明进行。

(2)使用喹诺酮类药物进行治疗:每kg体重每日1次拌饵投喂诺氟沙星、盐酸小檗碱预混剂(100 :诺氟沙星9g+盐酸小檗碱2克)15~20 mg,连用3d;或其他国家规定的水产养殖用抗菌药物,但必须对症对因使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水产养殖——细菌病——鱼类常见疾病描述及处理方法(四)
池塘养鱼几种常见的问题及处理方法
如何防治虫子养殖常见疾病
水产养殖中,如何通过鱼鳃轻松辨别鱼病?
鲤鱼常见病的防治
鲤鱼科学的养殖方法
孕期常见疾病及处理
淡水鱼类肝脏疾病那些事儿
观赏鱼生病了怎么办(观赏鱼常见的几种疾病及防治)
新生儿疾病的常见症状及处理

网址: 水产养殖——细菌病——鱼类常见疾病描述及处理方法(四)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047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