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十四五”医保成绩单来了!海淀区这份民生答卷请查收

“十四五”医保成绩单来了!海淀区这份民生答卷请查收

“现在手机上就能办异地就医备案,看病买药直接刷电子医保码,连家门口的银行都能办医保业务了!”家住海淀区中关村街道的王阿姨说起这几年医保的变化,连连竖起大拇指。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APP,她刚帮去上海旅游的老伴办好了异地备案;在美团买药时发现能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上周还在楼下的北京银行自助教办点上办好了家庭共济账户备案。“这些服务以前想都不敢想”——这样的便利,正是海淀区医保局“十四五”期间交出的民生答卷的一个小缩影。五年来,海淀区医保局围绕群众“看病钱”“救命钱”打出组合拳,让医疗保障更有温度、更有力度。

全面落实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医疗保障网更密实

2021年至2025年6月,海淀区医保基金累计收入达1861.81亿元,为全区1.27亿就诊患者支付医保基金905.4亿元。截至2025年6月底,全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含生育保险)313.33万人。在全面落实北京市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三重保障的基础上,海淀区医保局还积极推动医保与商业保险的融合发展,在全区范围内广泛宣传推广“北京普惠健康保”,累计231.98万人次投保,并连续四年为困难群体购买“北京普惠健康保”。“多亏了这‘北京普惠健康保’,这次住院又多报销了8万多!”家住海淀区青龙桥街道的环卫工人李师傅因心脏病手术花费数万元,在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又通过“北京普惠健康保”获得二次赔付。

持续优化医药服务供给,群众就医用药更便捷

五年来,全区定点医药机构从407家增至542家,群众就医更加便利。组织落实618个药品、24类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让群众用上质优价廉的医药产品。家住知春里小区的张女士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她发现常用药价格降了60%:“现在每个月药费少花好几百,负担轻多了。”

创新服务方面,全区21家三级医院纳入国谈药“双通道”试点工作,通过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零售药店双渠道保障国谈药供应与临床使用需求,并同步纳入医保支付,已累计结算2万人次4064.12万元,覆盖药品约150种,用药可及性显著提升;73家药店接入京东、美团、美团外卖APP,实现线上购买OTC药品医保个人账户支付;32家已开通医保移动支付的医疗机构实现微信渠道支付,已累计结算超93万笔,结算总金额0.94亿元,增加医保费用支付的新渠道;329家医疗机构实现跨省门诊直接结算,277家开通慢特病结算服务。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北医三院作为全市首批试点,实现门诊产前检查费用持卡实时结算,孕妈妈李女士说:“可以不用攒着发票去申请手工报销了,真是太方便了!”截至“十四五”末,将继续新增14家有助产资质的定点医疗机构实现门诊产前检查费用持卡实时结算。

全面优化医保经办服务,群众办事体验更暖心

五年来,海淀区医保局着力打造覆盖区、街镇、社区的三级医保政务服务体系,初步构建了以医保局政务服务大厅为核心、街镇便民服务中心为延伸、银行网点医保自助教办点为补充的便民服务网络,实现医保政务服务事项“一号受理、一窗通办”。

立足群众需求,海淀区医保局政务服务大厅率先推进服务升级。通过第二轮机构改革,顺利完成9项经办事项职责划转,大幅优化业务流程。同时持续改善政务服务大厅经办环境,将原有二层窗口全面整合至三层大厅,配备智能叫号系统和自助服务终端,真正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此外,还推出午间延时服务、预约办理等便民措施,让医保服务更有温度。同时,整合医保服务热线,实现“一码对外”,累计接听和解答群众咨询80余万通,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着眼服务下沉,推动医保服务向基层延伸。部分医保业务下沉至街镇便民服务中心,通过配备专业经办人员,可受理辖区用人单位办理在职转退休、生育津贴申领等医保业务,此外还提供医保政策咨询服务,部分街镇还创新推出“帮办代办”,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一站式”医保服务。

创新服务模式,在17家北京银行网点设立医保业务自助教办点。在教办点可咨询办理包括参保缴费、信息查询、异地就医备案等在内的9大类52项高频业务,将服务窗口搬到群众“家门口”。上班族小王深有感触:“以前不懂怎么查询、变更自己的医保信息还要专门请假跑一趟医保大厅,现在下楼到银行网点就能学会,省时又省心。”

构建多元监管体系,守护群众“看病钱”更有力

五年来,海淀区医保局通过日常审核疑点核查、全覆盖检查、事前事中检查、飞行检查、医保基金管理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等多元化监管手段,累计追回违规基金1.53亿元。完善举报奖励及线索移交制度,畅通投诉举报途径,推动全区定点医疗机构全面完成门急诊和门店销售环节的药品追溯码全量上传,实现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有效打击“回流药”、假药等违法违规行为。

与此同时,全区启动“小切口”微改革,在社区医疗机构试点推行中医诊疗电子化监管,通过信息化系统改造实现对中医推拿、针灸、康复等科室一次开具多次实施治疗的项目开展电子化登记,有力提升了治疗单的执行效率与医保基金监管水平。目前已有153家医疗机构启动诊疗监管电子化功能试运行,累计提供服务17.12万人次。家住学院路街道的刘阿姨便是这项改革的受益者之一:“现在去社区医院做针灸,每次治疗都有电子记录,医生操作更规范,我们患者也更放心了。”此外,全区还全力推进DRG付费方式改革,助力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医保基金的精细化管理和医疗服务的提质增效探索出新路径。

“现在异地就医备案手机上就能办”“去医院忘带医保卡也不怕,刷电子码就能结算”,这是海淀区群众对医保服务的真切感受,更是海淀区医保局用实干精神交出的“十四五”民生答卷。五年来,海淀区医保局始终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服务创新、基金监管、便民惠民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未来,海淀区医保局将继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让“病有所医”的保障网织得更密、更牢。

作者 | 海淀区医保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这份厦门垃圾分类成绩单 请您查收
“十三五”综合医改试点取得哪些进展?多省份亮出成绩单
海淀亮出小学生体质成绩单!五年级学生优秀率提前达标
医院绩效管理实操100问:绩效改革如何做“问卷调查”
北京海淀区母子健康手册办理攻略:海淀街道海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海淀区6万余名考生完成体质健康测试统测 学生成绩将首次纳入其中考体育总成绩
北京市海淀区妇幼保健院:出生证明办理、产后42天复查攻略
2019年第四次健康管理师考试将临,这份考前须知请收好!
托育机构怎么选 这份名单请查收
北京海淀区健康体检医院机构名单(地址+电话)

网址: “十四五”医保成绩单来了!海淀区这份民生答卷请查收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05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