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政协网11月29日电(记者 高志民)以“中医药赋能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三届康养中国论坛日前在北京召开。论坛现场,发布了2024中国康养城市排行榜100强、2024中国康养品牌影响力指数100强、2024中国康养品牌综合实力20强等多项康养品牌的研究成果;同时还发布了行业建立中医药康养服务能力和服务体系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随着《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深入实施,中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在中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国家发改委等24个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 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倡导拓展养老服务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尤其是推动养老服务与中医医疗、养生保健等健康服务的融合发展,持续开展“健康消费引领行动”。
与会专家指出,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标志着康养产业正朝着更加多元化、专业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其中强调,发展“行业+养老”新业态。推动养老服务与中医医疗、养生保健等健康服务协同发展,持续推进“健康消费引领行动”,融合发展已经成为康养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本届论坛正是契合这一发展趋势,一方面探讨与中医药融合发展,打造中医药康养新消费新业态;另一方面,在打造消费场景方面以温泉医养为重点,研究温泉医养与康养产业的新消费场景。
据介绍,本届论坛重点关注中医药与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探索构建中医药康养新消费场景与新业态。现场专家表示,此次论坛发布的最新研究成果,旨在建立和完善中医药康养服务能力与服务体系。
论坛针对近期各地养老预付费、会员管理政策出台、康养商业模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比如如何在内卷赛道上找到新出路,如何通过中医药提升康养服务质量,形成康养产业新质生产力,从而在康养产业的建构、商业模式和服务体系上打造竞争优势等。
值得关注的是,本届论坛上,合肥产投康养、山东德州医养、泸州医养等地方国资康养集团现场介绍了各自企业在诸多方面的创新经验。凸显了当前国企在推动康养产业发展的资源配置、商业模式创新、康养服务体系建设等方面的优势。
论坛现场,相关专家指出,科技进步为中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使中医药的诊疗与健康管理更加精准高效。同时,中医药与大健康产业的国际化步伐也在加快,通过与国际组织和各国的交流合作,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未来深化产学研合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拓展国际市场将是中医药与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关键方向。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应紧密协作,共同攻克技术难题,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此外,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等国际合作平台,中医药与大健康产业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相关知识
中医药赋能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届康养中国论坛举办
全国政协委员孙宝国: 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健康中国建设
健康产业如何高质量发展?养老、智慧医疗、中医药是重要抓手
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赋能健康中国建设
省政协“加快推进我省医养结合产业高质量发展”月协商座谈会发言摘登
新质生产力赋能广西糖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路径
政产学研嘉宾齐聚2024人民健康大会 探讨医企协同助力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核高能/中核粒子:为国筑器、为民健康 以“整体·协同”赋能核医疗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多措并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人民政协网
“五聚焦”促进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
网址: 中医药赋能康养产业高质量发展 ——人民政协网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056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