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CDIE戏剧教育观
《教育戏剧理论与实践》课程反思
通联:QQ:419181069 E-mail:419181069 @qq.com
CDIE戏剧教育观
百度解释:
戏剧,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总称。
教育戏剧是用戏剧方法与戏剧元素应用在教学或社会文化活动中,让学习对象在戏剧实践中达到学习目标和目的。它的重点在于让学员参与,从感受中领略知识的意蕴;从相互交流中发现可能性、创造新意义。
戏剧是什么?戏剧是生活,因为生活就是一个大舞台,在人生舞台上,每个人都在经历、扮演着自己这个角色,不断上演属于自己的、阶段性的剧目;戏剧是冲突,是人物的意志冲突,戏剧产生于人与人、人与物的相遇,并由相遇的刺激反应产生行动。
戏剧带给人们什么?身体是戏剧的核心,戏剧通过对身体的系统训练,把感性和理性很好结合,使形体与意念达到统一,从而创造一个完整的、身心一体的、没有分裂的、敏锐的身体。
戏剧帮助培养未来人才的核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力。信息化时代,固有的知识已经难以应对未来的世界。面对无限可能的未来,两个方面将成为追踪的目标:实现价值和感知幸福。实现价值需掌握未来的核心能力——想象力、创造力、合作力,感知幸福也需要具备基本素质——对于幸福的感知力、与周边环境及人物的交流能力。未来教育应该承担的责任是培养未来世界的主人,不是简单的传递知识,更应该赋予学生创造价值和把握幸福的能力。
CDIE(China,Drama in Education)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戏剧教育活动。它将戏剧元素与技巧以及剧场应用的方法,运用于教育教学或其他社会活动中,通过受教者的积极参与和互动,掌握所需传达的内容与技能,并发现更多可能性、创造新意义的一种教学手段。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登台演出,是教师将戏剧元素应用于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它不重视表演呈现结果,而是强调和注重参与戏剧活动的整个过程。
CDIE又是一项创造性教学改革实验。通过戏剧手段改进和提高教学效果、提升师范生教学能力。通过开设教育戏剧相关课程、开展教育戏剧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建立戏剧的概念,对学生进行戏剧审美教育,弥补当前学生艺术素质和综合素质教育的不足。
课程反思
——凉虾(谢雅琪):对于教育戏剧,最初的认为这是一节枯燥无聊的理论课,老师只会给讲解各种戏剧理论。但是第一节课给我带来巨大惊喜,上课像是做游戏。因与同学们不熟,略微有些拘谨。但是仍然感觉到轻松和快乐,与以往上的选修课差距很大。
这是一个可以放心展示自我,放飞天性的课程。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了解到演员自己是一个创作材料,要用自己的形体动作,语言表情去传达自己的感情,让观众有所领悟。演员还要把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神态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做到真实的舞台表演。
字母组合
在舞台上,演员的动作,眼神,一举一动都代表着你的内心。演员需把握节奏,把内部节奏要和外部节奏有机的结合起来。因为节奏是戏剧的灵魂。也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戏剧的流畅。
感触最深的还是分组排练的场景默剧,不发出声音而是通过肢体语言,表情神态表达你的想法。这确实是现代课程的一大改革,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
教育戏剧的魅力,在于它不以学习戏剧知识和表演技能为目的,而是运用戏剧的元素设计各种体验活动,让身边的每一个地方都成为一个小小"舞台",让每一个人都能扮演心目中的"演员"。通过角色扮演、虚拟情境设计等方式,让我们学会自信,学会控制,独立思考,以更好的状态应对人生每一个挑战。
——菀菀(祖扬菀):初进戏剧教室里,面对陌生的同学们和老师,我这个大三的“老学姐”竟然变得有点儿拘谨。但是怀着对戏剧的好奇心,我主动和身边的同学交流了起来,很快的,那点儿拘谨也渐渐消失。当老师开始上课时,我打起一百二十分的精神去聆听。
课上,第一次在众人面前自我介绍。意外的是介绍的过程中我没有半点紧张,这在以前作为一个理科生的我是没有想过的。我开始思考,用一种平和积极的心态去学习新的事物,其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它能积累知识,增加自身能力。时间很快就过去,短短的一节课里,我觉得选修戏剧课是个正确的决定。
——Machuski(胡春祺):表演源于生活,取材于生活。表演是把生活中的情节升华,以一种艺术的形式去展现给观众,其中要求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规范性。作为一个初学者的我应该勤学苦练,夯实基础,以便在之后,更好的表达这门艺术。”
照镜子
——梵高: 本以为戏剧课就是理论课,来了之后才发现跟我想象的完全不一样,这门课是我上大学以来上过的最有意思的课,很有趣。特别是今天的感官练习课,“戏剧来源于生活”这句话是今天课堂带给我的最大感受。
一部震撼人心又能让人回味无穷的作品一定有着离不开日常生活的因素。 老师曾告诉我,要想画好画一定要多听、多看、多观察。现在看来,无论是演员、画家、作家 … 足够的热爱生活和享受生活,才会拥有最真实美好的作品。
之前一直不理解为什么会有些演员可以为演一个角色呆在西藏,离开所有至亲好友独自生活三年.。现在算是有点体会了,想要演好戏,就需要将自己带入到情境中去,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才能把那个角色演到极致。
很喜欢张国荣的《霸王别姬》,他自己说过他和程蝶衣很相像,感觉片内片外都是程蝶衣的身影。他的笑,哭,悲,疯狂,崩溃,都像程蝶衣 ,或者说他,就是程蝶衣了,入戏太深。所以他像着了魔似的想去演好这个角色。
——雷神托尔(鲁亚琦):参加这个课程只是当时的一种冲动,想尝试一下。结果老师带给我完全不一样的课程体验,我迷上了这个课程。回寝室后跟室友们各种推荐。
有趣、生动,是我对这门课最直观的印象。我也终于明白“戏剧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在日常生活的小事中,观察和学习许多知识,是我梦寐以求的教育理念。我非常喜欢这样的课程。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传统的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的教学模式。
——汤老师(吴成辉):这是我第一次接触表演的课程,感觉很新奇有趣。老师的讲课方式不同于普通的课堂,除了理论之外最多的就是实践了。
课堂就是舞台,作为学生和新生演员的我们需要跟着老师的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这种方式让我第一次知道原来自己有演员的天分,即有一定的阅历和不错的想象力,还有外向的性格,让我十分享受这样的课程。老师和同学有了互动的机会拉进了距离。课程还在继续,感官的训练让我知道了表演的基础。
在我看来,演戏就是感官间的完美表演和配合。这个月的课程就是训练感官,我期待下次的课堂。在这一个月中,我们初步对教育戏剧有了一定的了解,也感觉到这种教学方式与以往的教学方式存在的差异。
——尚祖英(尚亚萍):演员,这两个字听起来很简单,我以为做起来很容易。其实不然,我们想把生活中发生的小事情演绎的淋漓尽致,需要开动脑筋去联想和想象,才能完美。一个月的戏剧课上完之后,我感觉自己收获了许多。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说过:“没有顽强的 细心的劳动,即使是有才华的人也会变成绣花枕头似的无用的玩物。”通过一个月将近四节课的学习,这门课让我对《演员的自我修养》这本书有了更深一步的深刻认识,同时这门课的生动有趣也深深地影响着我。依稀记得第一节课老师说,“这门课不仅带给我们欢乐,还教会我们知识。”
“娱学于教”的教学方式,从第一节课的自我介绍就已经吸引到我了。老师在讲授理论知识的同时,穿插相关的小游戏,既增加趣味性、了解彼此增加熟悉感,又让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地走进理论知识的海洋,徜徉其中,久久不能忘怀。
从一开始的关于观察力、感受力以及想象力等理论知识的教学到后来老师一直推荐学习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书籍《演员的自我修养》。这门课程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世界,理论很丰富,老师的教导以及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我获益匪浅。
教育戏剧课教我们如何提高情商。表演是一门艺术,它不仅仅需要高超的演技,还需要你拥有更高的情商。模仿他人,了解模仿对象的想法,进行换位思考。而重复的自我介绍让我们增加彼此感情,积极主动地学习,增加我们的勇气。
——袭月(陈凯)
所谓戏剧,“人们想象和扮演另一些人,在一些空间、时间里生活的直接经验”。这是一个创造意义的工作,透过戏剧我们演绎生命、认识世界。教育戏剧也是这样,不过与传统上的戏剧概念比较,教育戏剧的涉及领域要广阔一些,它不局限于舞台上。
老师给我们机会,让每个人进行一段自我表演。老师给我们提供舞台,让我们分成小组形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一个小组一件作品,那些作品凝聚着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不同的作品展现了社会百态,让我们见到了社会中的种种好与坏,或讽刺,或夸张,或弘扬。
教育戏剧
—
—打烊病房(刘智芳)
一个新事物的出现,总会得到一群人的青睐。课堂的创新就像这个新事物,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吸引已经疲惫于“说教式”的理论传授方法的一部分人。一个人只要生在已经解放了几十年的中国,必会逃不开从6岁进校园,寒窗十年后,进入一个所谓的自由的大学。
虽然进入大学,在一定程度上,学生的出行和意见决断等不再过多受父母或他人的约束。但是学生的第一要务是学习,每天的功课还是必须要完成。然而,无论是小学还是人人都梦寐以求的大学,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方式还是一种传统教学沿袭,即“书﹢幻灯片﹢老师”。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上理论课不如寝室睡觉或者不如打游戏,因为长篇幅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老师“说教式”讲解已经让学生失去兴趣。所以许多选修课往往选的人两三百,到课的人却只有百号人。
然而,在《教育戏剧与理论》课堂上,学生围成一个圆,席地而坐。老师站在圆中,讲授知识。然后进入实践练习。一个接一个的游戏或称“表演”让学生形象化的理解和掌握理论知识。学生在轻松和愉悦课堂氛围中,多了一份生气,少了一份木讷。我相信不少同学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满怀着期待。
——陈晶晶
表演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对动物和人物的观察使我们必须具备细致的观察力,敏锐的感受力,深刻的理解力;组织练习使我们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开阔的创造力,而展现练习时我们又必须具备专注的注意力,恰好的表现力,生动的模仿力,快捷的适应力(准确的判断力,坚定的信念感,和在舞台上应该具备的真实感,适应感。
-----小雯子
自从学习了《教育戏剧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我感觉自己变得更加快乐了。我已经上了四节课,学到了很多东西,很开心。我开始渐渐地了解表演是什么?
这堂课是我特别期待的,它让我变得更加自信,更加愿意和他人沟通交流。我非常喜欢这门课程,它的上课模式非常特别,是一种游戏中体现戏剧化的实践。老师经常让我们组队表演一个场景,用我们的肢体语言去传递我们想法。虽然是一个简单的表演,但是也是要注重细节,要让观众看得懂,知道我们在干什么。我觉得要想把一个表演完美地展现出来,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并且去融入这个场景中,学会放开自己,团结协作。如此,我们才可能把表演做好。
就来说一下最近我接触的一个角色吧!《故乡》里的小男孩——水生,他是一个调气又率真的男孩子,他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他渴望走出去,接触新的学校与知识。面对父亲的责备和惩罚,他对封建旧知识越发抵触,甚至有点责怪父亲。面对自己讨厌的人或事物,他会毫不犹豫的表现出来。一个天真的小孩子,我只有了解他的内心,才能把他的特质给表现出来。
所谓,表演,就是要跟从内心,用真情去表达,用肢体动作去演绎,这样你才有可能做到以假乱真,带动别人去融入你的表演中。
在表演生活情境中,需要的是真实,需要体验生活中,只有展现最本真的自己,表演的前途会更加漫长。
——墨离(朱贝)
自从在上海与教育戏剧结下了不解之缘。我对第一次真正的接触教育戏剧课程更加期待。
首先让我印象比较深刻就是每次上课前去擦地板,所有人都必须要擦。起初我非常疑惑,不知道擦地板跟上课有什么关联,但是后来我明白了,我们需要坐着躺着,如果不擦地板,我们会顾忌地板干不干净,影响上课效率。其次,上课的内容和节奏非常适合学生,详略得当,松紧结合。当大家的注意力出现不集中时,王老师就会用做游戏的方式使大家放松再把注意力拉回来。所以在上课过程中,你根本看不到有一个玩儿手机的人。
关于课程,起初我觉得以游戏的方式来充实课堂内容,应该会很轻松。后来发现不是这样的,如果你真正的投入课程,你会发现课程非常“烧脑”,整个过程你需要不断的想出新点子来丰富你的表现,它提高我们的思维和逻辑力。
最后,我觉得能从这门课程中收获很多东西,比如自信力,逻辑思维能力。在后续我会不断使自己的各个方面得到提升。
-----修远(谭雅文)
每天都是新的起点。努力请从今日始,不要想着明天再弥补。岁月的长河中,我们所做的每件事情,都如同随手洒下的种子,在时光的滋润下,那些种子慢慢的生根、发芽、抽枝、开花,最终结出属于自己的果实。接下来的课程请大家共同努力、享受其中!
相关知识
戏剧教育介绍
上海戏剧学院继续教育学院 (第二期)模特表演培训班招生简章
《中国教育网络》杂志2017年第05期期刊目录
戏剧教育专业介绍
戏剧教育是什么? 为...
双牌县2017年度第二期科干班开展计划生育专题讲座
#教育戏剧# #儿童...
戏曲教育,如何走进青少年内心
教育戏剧是什么
活动掠影丨杨浦区学生戏剧联盟成立 拉开戏剧教育新样态大幕
网址: 《戏剧教育》第二期 2017年10月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123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