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大河美术报

大河美术报

  ◆韩丽 冯兴隆 杨彦领

  【摘  要】本文旨在探讨戏剧表演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功用,特别是艺术疗愈的作用。戏剧疗法作为艺术疗愈的一种形式,通过戏剧表演、角色扮演、情景再现和沟通技巧等手段,帮助大学生探索和解决心理和情绪问题,促进心理健康和个人成长。本文分析了戏剧表演实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讨了剧目选择等方面对戏剧疗愈功能发挥的作用,并总结了戏剧表演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戏剧表演实践;心理健康;戏剧疗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青少年人群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更多关注。根据中国科学院发布的《2022年中国国民心理健康报告》,近8万名参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大学生中,抑郁检出率高达21.48%,焦虑风险更是高达45.28%。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成为学业和身心健康的重要障碍,也备受社会关注。对于人生观、价值观尚未成熟的大学生群体,更易产生人生观困惑和心理问题。因此,对于教育工作者来说,改善和发展大学生心理已成为高等教育首先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众多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教育方式里,戏剧教育是一种极为有效的方法与途径。在很多国家的教育过程中,基于戏剧艺术原理的“戏剧疗法”已相当成熟,辅以药物等其他手段,可以用于专业治疗。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就普通学生的心理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以学校为依托,开展戏剧表演艺术实践,同样能较为有效地实现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教育的目标。

  戏剧表演实践与戏剧疗法概述

  ☆戏剧表演实践的特点与优势

  戏剧是一门古老的艺术,最早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的埃斯库罗斯和阿里斯托芬,戏剧是以人为表现对象,用“动作”作为表现手段的艺术,也被认为是一种最具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在戏剧艺术的构成中有四方面的要素:剧本、演员、观众和剧场。戏剧表演可以运用在多个领域,如教育领域、职场及社会领域、心理治疗领域等。

  戏剧表演实践是指以戏剧表演的形式,将剧本中的故事情节、人物角色和情感体验等通过演员的表演艺术呈现出来。戏剧表演的学习和实践,不仅使学生的演技提升,更对于学生的想象力、感受力、注意力、表现力等方面的进步大有裨益。此外,通过平时与同学间的排练以及正式演出的多次排演,能够从不同层面培育学生们的团结协作精神与进取精神,逐步消除大学生的自卑、交往敏感、焦虑、抑郁等问题,让大学生们渐渐变得活泼、开朗、自信,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修养准则,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戏剧疗法的概念与原理

  戏剧疗法,即使用戏剧表演开展治疗的方法,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压力,调节情绪,改善身心残障状况。在人们遭受疾病、危机折磨,对未来感到迷茫或希望促进个人成长时,就可以利用戏剧及表演的方式进行针对性治疗,改善他们的状况。戏剧的疗愈效果体现在实施的过程中,而非最终的演出成果,所以戏剧治疗的重点是疗愈的过程,而不是表演的水平如何。作为艺术疗愈的一种形式,戏剧疗法通过角色扮演、情景再现、故事讲述和游戏等方式,为个体及群体创造空间,促进内心探索、自我认知、情绪表达与人际关系的建立。这种参与过程有助于提高自尊、增强应对能力,并促进个人成长和发展。

  戏剧表演实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戏剧表演实践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载体

  戏剧表演实践以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表现力,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载体。通过戏剧表演,大学生可以将内心的情感、困惑和冲突以艺术的形式表达出来,从而得到情感宣泄和心理释放。同时,观众在观看表演的过程中,也能够产生共鸣和思考,从而增强自我认知和情感共鸣。

  ☆戏剧表演实践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具体应用

  剧目的选择和创作是戏剧表演实践的关键。在选择剧目时,应注重剧本的主题、情节和人物角色是否符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需求。同时,鼓励大学生参与剧本的创作和改编,将个人的经历和情感体验融入其中,使表演更加贴近生活和真实。

  角色扮演和即兴表演是戏剧表演实践中的重要环节。通过角色扮演,大学生可以重新体验个人经历,理解并重新解读自己的情感和困境。即兴表演则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即时、无拘束的表达平台,让他们能够自由地释放压抑的情感,提升情绪调节能力。

  由于戏剧表演专业的特殊性,在平时上课中,需要团队协作才能完成。许多游戏的练习以及片段的完成,都需要与同学们相互磨合和协作。在正式演出时,为了完美地展现一场完整的演出,演员们还需要与剧场的工作人员、服装、灯光、音响、后勤等部门多次沟通和协调才能完成。此外,剧中还会多次出现与观众交流互动。戏剧表演专业的内容和形式,无形当中会促进学生变得积极、主动,并且能够在角色中排解不良情绪,在沟通和交流中提高自信心,大大降低了忧郁、焦虑、沮丧、紧张等不良情绪。

  戏剧疗愈在戏剧表演实践中的功能发挥

  在情感表达方面,戏剧疗愈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安全和信任的环境,参与者可以自由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和想法,不必担心受到批评或评判。在戏剧表演中,人们可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将内心深处难以言说的情感释放出来。无论是喜悦、悲伤、愤怒还是恐惧,都能在角色的演绎中找到出口。例如,一个经历过创伤的人,可能通过扮演一个勇敢面对困境的角色,重新审视自己的经历,从而达到情感宣泄和疗愈的目的。

  其次,戏剧疗愈有助于提升自我认知。参与者在扮演不同角色的过程中,会对各种性格特点和行为模式有更深入的理解。这种体验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发现自己潜在的能力和特质。同时,通过观察他人的表演,也能从不同角度看待自己,促进自我反思和成长。

  戏剧疗愈不仅聚焦于个体的深度参与,更在于它构建了一个团队互动的桥梁。在这个过程中,每个成员都有机会通过扮演不同的情感状态和角色身份,与他人紧密合作,共同分享与体验。这种团队间的互动促进了互信关系的建立,为个体提供了一个表达自我、探索与陌生人之间情感交流和支持的独特空间。面对可能出现的矛盾冲突,戏剧疗愈还强调提升个体的情绪调控能力,帮助他们在模拟的真实情境中学会更加成熟和有效地处理情感问题。这种合作和互动一方面能促进人际关系的建立和发展,另一方面会提升自我社交技能和情感支持系统,疗愈自我的同时也在帮助他人演绎出真实的生活故事,从而有助于经历生命的转化、个体的心理康复和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此外,戏剧疗愈还具有激发创造力的功能。戏剧表演鼓励参与者发挥想象,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角色、情节和场景。这种创造性的过程可以激发大脑的活力,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敢于尝试新事物,勇于突破自我。

  戏剧表演实践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增强自信心,提升表达

  研究证明,戏剧表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戏剧中没有绝对的对错,学生在戏剧化情境中学习相对安全。例如胆小内向的学生可以扮演英雄式的人物,由于角色铠甲的保护,可以更放松地表达想法、打开内心、释放压力,不用担心犯错受罚或被嘲笑,能感受到被接纳、认可和鼓励。戏剧作为表演艺术,可训练学生排除杂念,克服紧张情绪,更好地集中注意、坚定信念,培养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提升团队合作及沟通交流能力

  戏剧表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戏剧创作并非单独个体可以完成的项目,每一个参与者都是一个团队的一分子,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对参与者十分重要。由于政策等多方因素影响,80后、90后多为独生子女,生活意识和思维模式较为自我化,有些更表现出“不合群”的样态。戏剧艺术是碰撞、交流的艺术,需要每一个人在团队中学习,在培养过程中塑造学生的交流、沟通能力。戏剧教学中的集体要素很多,如集体游戏、集体表演等都需要大家共同完成,少不了相互配合、相互协助。通过教师教学和学生表演,学生可以逐步体验自我角色的情感和其他参与者之间的情景,在情境构造、服装道具等各个环节都需要协作而成。整个过程中自身会自然地表现自我、配合他人,明确分工,写作完成戏剧作品从而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在此过程中,学生也会充分关注到除自身以外其他人的需求与感受,自然而然地培养起集体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并逐渐学会包容与尊重。

  ☆疗愈功能

  戏剧表演可以宣泄情绪、释放压力、慰藉心灵,提高共情能力。戏剧表演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具备审美价值,还深刻体现了疗愈功能。它通过构建一个超越现实情境的虚拟世界,为参与者提供了一个情感宣泄的安全港湾,有效缓解了来自日常生活、社会及环境的多重压力与束缚。在戏剧的舞台上,个体得以暂时抽离现实,步入一个充满想象与自由的空间,这极大地拓宽了内心的疆域,激发了无限潜能与创造力。面对现代快节奏生活带来的心理压力与不良生活方式的侵蚀,戏剧成了一种有效的情绪管理工具。参与者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能够安全地释放积压的情绪,如愤怒、哀伤或恐惧,以更加直接且不受拘束的方式表达自我,实现心灵的彻底放松与自我治愈。这种情感的释放与表达,不仅有助于缓解负面情绪,还促进了心理健康的恢复与平衡,帮助人们走出心理困境,重拾生活的乐观态度。

  戏剧教育起源于英国,已有三四十年的历史,现今在英国、美国等西方国家已成为非常重要的教育形式。他们认为戏剧是一个国家课程中必须学习的内容。而在21世纪初,美国中小学课堂就已经普及了戏剧教育。尽管如此,优秀戏剧文化教育在中国依然没有得到广泛推广,还处于刚发展阶段。美国有3000多所大学,其中一半以上都开设了戏剧专业,其他学校也都开设了戏剧选修课程。截至2017年,中国本科大学为1243所,其中开设戏剧表演专业的学校仅有66所,有太多的学生没有接触过戏剧的学习。

  戏剧表演实践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丰富大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还能通过艺术疗愈的方式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通过剧目选择、表演技巧与情感表达以及观众互动与反馈等环节的实施,戏剧表演实践能够提升大学生的自我认知与情感管理能力,增强自信心与社交能力,缓解心理压力与负面情绪,培养创造力与想象力。戏剧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人格教育,这与以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为旨归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是相一致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其他高校今后开设戏剧表演选修课、戏剧教育的普及、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提供一些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陈祉妍.蓝皮书报告|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报告.[EB/OL].中国网心理中国.2023-08-11.http://psy.china.com.cn/2023-08/11/content_42460957.htm.

  [2]黄爱华.戏剧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及社会适应教育的有效方法和途径[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3(05):102-107.

  [3]蔡淑晖.《戏剧疗法简介》(第一、二章)翻译实践报告[D].重庆:重庆大学,2016.

  [4][英]多洛丝·兰格利(Dorothy Langley)著,游振声译.戏剧疗法[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6.

  [5]唐柳.戏剧何以疗愈心灵?戏剧性的时刻就是解放的时刻[J].上海戏剧,2023,(4):44-47.

  [6]雒社扬,扬戈.戏剧艺术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基金项目:邯郸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戏剧表演实践对邯郸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研究”(项目编号2022063);邯郸学院校级课题育苗工程“戏剧表演实践对大学生社交焦虑、抑郁干预效果研究”(项目编号XS2022407)

  (作者单位:邯郸学院影视学院)

相关知识

大河美术报
大河健康报订报,大河健康报订阅,邮发35
大河报
大河健康报投稿攻略
大河健康报登报挂失、登报声明
《大河健康报》综合美容才是趋势
七台河黑牙美白术一般在什么价位
河南商报
河南魅力东方艺术之星培训
喜报!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师生在河南开放大学两项赛事中荣获佳绩

网址: 大河美术报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123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