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资讯 > 科研教研

科研教研

在职业教育领域,质性访谈作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对于深入探索教育现象、理解教育实践、揭示教育规律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如何进行有效的质性访谈,却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实践的过程。《质性访谈方法:聆听与提问的艺术》一书,为职教研究者提供了一套系统而实用的指南。本文将结合该书的核心内容,详细探讨如何在职教研究中运用质性访谈方法,以期为提高职教研究的质量和深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质性访谈的哲学基础与职教研究的契合

质性访谈,作为质性研究的一种重要手段,其哲学基础主要源于诠释建构主义。这一流派认为,现实是多元、复杂且不断变化的,而人的经验和理解则是这一现实的构建者。在职教研究中,质性访谈正是试图通过深入探索个体或群体的经验、感受和理解,来揭示职业教育的本质和规律。

职教研究往往涉及复杂的教育实践、多元的教育主体以及动态的教育环境。这些特点使得质性访谈成为理解职教现象、挖掘职教价值的重要工具。通过质性访谈,研究者可以深入了解教师的教学经验、学生的学习感受、校企合作的具体实践等,从而揭示出职业教育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影响因素。

二、明确研究目的与问题:质性访谈的起点

在进行质性访谈之前,明确研究目的和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决定了访谈的方向和重点,也直接影响了研究的质量和深度。

1.定研究主题:职教研究涉及广泛的主题,如教学方法改革、学生职业发展、校企合作模式等。研究者应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实际需求,选择一个具有研究价值且适合自己的主题。

2.聚焦研究问题:在确定了研究主题后,研究者需要进一步聚焦研究问题。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应该是明确的、可操作的,并且能够通过质性访谈来获取相关信息。例如,研究者可以关注“某专业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学习体验与成长”这一具体问题,通过访谈来深入了解学生的实习经历、感受以及收获。

3.设计研究框架:在明确了研究目的和问题后,研究者还需要设计一个研究框架来指导整个研究过程。这包括确定访谈对象的选择标准、访谈提纲的设计、数据分析的方法等。

三、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构建研究的基石

访谈对象是质性访谈的基石,他们的选择和参与直接关系到研究的质量和可靠性。在职教研究中,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代表性:访谈对象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研究主题或问题的典型特征。例如,在研究学生职业发展时,应选择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就业方向的学生作为访谈对象。

2.相关性:访谈对象应与研究问题紧密相关。他们的经验、感受和理解能够为研究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例如,在研究校企合作模式时,应选择参与过校企合作项目的教师、学生和企业代表作为访谈对象。

3.可访问性:访谈对象应具有一定的可访问性,便于研究者进行访谈和后续的数据收集。这包括访谈对象的地理位置、时间安排、沟通方式等。

在选择访谈对象时,研究者还需要注意避免选择偏差和样本同质化的问题。通过多样化的选择标准和方法,可以确保访谈对象的多样性和代表性,从而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深度。

四、设计访谈提纲与问题:引导对话的关键

访谈提纲和问题的设计是质性访谈中的关键环节。它们不仅决定了访谈的方向和重点,也影响了访谈的流畅性和深度。

1.设计访谈提纲:访谈提纲是访谈的整体框架和指南。它应该包括主要问题、追踪问题和探测性问题三个层次。主要问题用于引导访谈的方向和主题;追踪问题用于深入挖掘受访者的经验和感受;探测性问题则用于澄清和获取更多细节信息。在设计访谈提纲时,研究者需要充分考虑研究目的和问题,以及访谈对象的背景和特点。通过合理的提纲设计,可以确保访谈的连贯性和深度。

2.设计访谈问题:访谈问题是访谈提纲的具体体现。在设计问题时,研究者需要遵循开放性和灵活性的原则。开放性问题可以鼓励受访者详细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经历;灵活性问题则可以根据受访者的回答进行适时调整,以捕捉更多有价值的信息。同时,研究者还需要注意问题的逻辑顺序和连贯性,避免跳跃或重复提问。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可以引导受访者深入思考和表达,从而揭示出更多隐藏在教育现象背后的本质和规律。

五、掌握访谈技巧:艺术性的体现

质性访谈不仅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它要求研究者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知识,还需要掌握一定的访谈技巧。这些技巧包括聆听、提问、反馈、观察等方面。

1.聆听:聆听是质性访谈中的核心技巧之一。有效的聆听需要研究者具备专注、耐心和理解力。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应该全神贯注地倾听受访者的回答和讲述,避免打断或提前预判。通过良好的聆听,可以建立起与受访者的信任和尊重,促进双方之间的良好互动。同时,聆听也是理解受访者经验和感受的重要途径。通过深入聆听,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受访者的观点、情感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

2.提问:提问是质性访谈中引导对话、深入探究和揭示事物本质的手段。在提问时,研究者需要注意问题的逻辑顺序和连贯性,避免跳跃或重复提问。同时,要根据受访者的回答灵活调整提问策略,捕捉关键信息并深入挖掘。例如,当受访者提到某个具体事件或经历时,研究者可以进一步追问事件的细节、影响以及受访者的感受和思考。通过巧妙的提问,可以引导受访者深入思考和表达,从而揭示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3.反馈:反馈是访谈过程中研究者对受访者回答的一种回应和确认。通过适当的反馈,可以鼓励受访者继续讲述和表达,同时也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理解和确认受访者的意思。反馈可以是简单的肯定或重复受访者的回答,也可以是针对受访者回答提出的问题或建议。在给出反馈时,研究者需要保持客观、中立和尊重的态度,避免过度解读或引导受访者的回答。

4.观察:观察是质性访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除了聆听和提问外,研究者还需要通过观察受访者的非言语信息来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这些非言语信息包括受访者的表情、语调、肢体语言等。通过观察这些信息,研究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受访者的情感状态、态度和行为背后的原因和动机。同时,观察也可以帮助研究者判断访谈的进展和效果,及时调整访谈策略和方法。

六、记录与分析数据:构建研究的证据链

在质性访谈过程中,记录和分析数据是构建研究证据链的重要环节。通过详细的记录和分析,研究者可以将访谈内容转化为有价值的研究数据,为后续的研究结论提供有力的支持。

1.记录:在访谈过程中,研究者需要详细记录受访者的回答和非言语信息。这包括受访者的原话、语气、表情、肢体语言等。记录可以采用笔录、录音或录像等方式进行。无论采用哪种方式,都需要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同时,研究者还需要注意保护受访者的隐私和权益,避免泄露敏感信息或造成不必要的困扰。

2.分析:数据分析是质性访谈中的关键环节之一。通过对访谈记录进行整理、归纳和编码,研究者可以从中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和主题。在分析过程中,研究者需要保持客观、中立和敏锐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或过度解读。同时,还需要注意数据的多样性和复杂性,避免片面或简单地归纳和总结。通过深入的分析和挖掘,研究者可以揭示出隐藏在数据背后的意义和价值,为研究结论的可靠性提供有力的保证。

七、遵循伦理原则:保障研究的合法性

在进行质性访谈时,遵循伦理原则是保障研究合法性和受访者权益的重要前提。研究者需要充分尊重受访者的隐私和权利,确保访谈过程的合法性和道德性。

1.征得受访者同意:在访谈前,研究者需要向受访者详细说明研究目的、访谈内容、数据使用方式以及保密原则等。在获得受访者明确同意后,方可进行访谈。同时,研究者还需要确保受访者在访谈过程中有权随时终止或拒绝回答某些问题。

2.保护受访者隐私:在访谈过程中和后续的数据分析中,研究者需要严格保护受访者的隐私信息。这包括受访者的姓名、身份、联系方式等敏感信息。研究者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来确保这些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

3.确保数据安全性:研究者需要采取适当的技术和管理措施来确保访谈数据的安全性。这包括数据的存储、备份、传输和使用等方面。通过加强数据安全管理,可以避免数据丢失、泄露或被恶意攻击的风险。

4.遵循学术规范:在研究过程中,研究者需要遵循学术规范和道德标准。这包括诚实、客观、公正地呈现研究结果;避免伪造、篡改或歪曲数据;尊重他人的研究成果和知识产权等。通过遵循学术规范,可以确保研究的合法性和可信度。

八、结合职教研究特点:深化访谈的实践应用

职教研究具有其独特性和情境性,因此在运用质性访谈方法时,需要充分考虑职教研究的特点和需求。以下是一些结合职教研究特点进行质性访谈的实践建议:

1.关注职教实践问题:职教研究应紧密围绕职教实践中的问题展开。通过质性访谈,可以深入了解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和困惑以及校企合作中的问题和机遇等。这些问题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也为职教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视角。

2.挖掘职教经验价值:职教实践中蕴含着丰富的经验和智慧。通过质性访谈,可以挖掘出教师、学生和企业代表在职教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和成功案例。这些经验不仅可以为其他教师、学生和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也可以为职教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力的支持。

3.探索职教发展规律:职教作为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其背后隐藏着许多深层次的原因和规律。通过质性访谈,可以深入探索职教发展的历史背景、社会环境、政策导向以及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因素,从而揭示出职教发展的内在逻辑和趋势。这有助于研究者更好地理解职教现象,为职教的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的依据和预测。

4.注重跨学科视角:职教研究涉及教育学、社会学、经济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在运用质性访谈方法时,研究者应注重跨学科视角的融合,从多个维度和层面去理解和解释职教现象。通过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可以拓宽研究的视野和深度,提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5.强化实践应用导向:职教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职教实践服务。因此,在运用质性访谈方法时,研究者应强化实践应用导向,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的建议和方案。这不仅可以促进职教实践的创新和发展,也可以提高职教研究的社会影响力和认可度。

九、质性访谈在职教研究中的案例分析

为了更具体地说明质性访谈在职教研究中的应用,以下提供几个案例分析:

案例一:教师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影响的研究

在这个研究中,研究者采用质性访谈方法,对某职业院校的几位教师和学生进行了深入访谈。访谈内容围绕教师的教学风格、学生的学习体验以及两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展开。通过访谈,研究者发现不同教学风格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有显著影响。例如,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而过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则可能导致学生的被动接受和缺乏思考。这一发现为职教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案例二:校企合作模式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在这个研究中,研究者通过质性访谈,对参与了校企合作项目的学生、教师和企业代表进行了深入调查。访谈内容涉及校企合作的具体实施过程、学生的实习经历、企业的用人需求以及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通过访谈,研究者发现校企合作模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职业指导,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同时,也发现了校企合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企业参与度不高、学生实习岗位与专业不对口等。这些发现为完善校企合作机制、促进学生职业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

案例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规划意识的培养研究

在这个研究中,研究者运用质性访谈方法,对职业院校的学生进行了深入的职业规划意识调查。访谈内容涉及学生的职业目标、职业规划的现状、职业规划的困惑以及学校职业规划教育的评价等。通过访谈,研究者发现许多学生对职业规划缺乏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规划,存在盲目跟风、缺乏自我定位等问题。同时,也发现学校职业规划教育存在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这些发现为职业院校加强职业规划教育、培养学生职业规划意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和启示。

质性访谈作为职教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具有深入探索、理解解释和揭示规律等优势。通过明确研究目的与问题、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设计访谈提纲与问题、掌握访谈技巧、记录与分析数据以及遵循伦理原则等步骤和方法,可以有效地进行质性访谈并获取有价值的研究数据。同时,结合职教研究的特点和需求,深化访谈的实践应用,可以为职教研究提供更多的视角和深度。

如需咨询投稿,活动信息,培训消息,新闻链接,了解职教相关信息等问题,请扫描下方二维码联系小编,小编会解决您的问题。

声明:本公众号所转载的文章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来源标注错误、侵权等问题,请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制作团队

☀ 主编:鲁彬之 责任编辑:艾格 统筹:刘莉 策划:雨萌 创意:舒洁 审稿:翠丹 摄影:魏道 摄像:崔桠狄 后期:张颖 美工:晓曼 技术:龚俭

关于我们:

MVE(艾米)即现代职业教育英文单词首字母简称。“强国尚能 关乎你我”——现代职业教育网(www.mve.cn)力求打造现代职教领域第一融媒体矩阵平台:垂直门户网站+移动新媒体+优质在线资源+应用服务,打造职业教育颇具生命力和生态特征的媒体融合、协同发展命运共同体,服务社会,服务到每一个人!我们的宗旨是:让技能成就美好!

现代职业教育网

——强国尚能 关乎你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知识

科研教研
中医骨伤科学教研室
甘肃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温州教科研网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科研概况
科研平台
教育研究院
科研强院

网址: 科研教研 https://m.trfsz.com/newsview1712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