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线传媒计划重拍《红楼梦》,想要超越经典,然而,这个目标真的能实现吗?经典是否仍算经典,如果它被超越?《红楼梦》的故事结构庞大且复杂,情节层层递进,人物关系错综复杂,多个故事线交织,仿佛一张大网,牵动着所有细节。在这样的背景下,单纯用一部电影去表达这部作品的精髓,无疑是一种困难的挑战,根本无法将整个故事的全貌呈现出来。
胡玫导演曾拍摄过许多古装经典影片,但在《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拍摄过程中,她也曾遭遇了失败。影片一经上映,便引发了众多负面评价,这一失误为光线传媒敲响了警钟,提醒他们超越经典的困难。
光线传媒决定以动画片的方式来呈现《红楼梦》,这虽是一个创新的尝试,但依然面临巨大挑战。由于《红楼梦》内容极为丰富,单靠一部动画片显然无法将其复杂的情节完全呈现出来。也许,像《哪吒》那样的系列作品才有可能展现《红楼梦》的魅力。
然而,超越经典谈何容易?光线传媒虽在各地购置房地产、招募人才,似乎充满野心,但要翻拍经典,不仅需要资金和人力支持,更需要深刻的理解和精湛的创作技巧以及匠心精神。
回顾老版《红楼梦》,为何它能够成为经典?其中剧组的努力可见一斑。在演员挑选上,除了部分专业演员外,其余六十多名戏曲演员和话剧演员,都是从全国数万人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堪称“万里挑一”。
开拍前,剧组为了帮助演员们深入理解角色,专门举办了两期学习班,分别在圆明园和八大处进行,每期为期三个月。授课的老师都是研究《红楼梦》的红学专家。在学习班上,演员们不仅听取红学家的讲解,还通过练习古代礼仪、琴棋书画等生活习俗,提升自己的表演技巧。
学习班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便是排练小品。通过一轮又一轮的表演,演员们探索角色的内心,逐步展现个性与表演潜力。三个月的沉浸式训练后,演员们仿佛穿越时空,完全融入到角色中,感受到了《红楼梦》的世界。
为了确保训练效果,剧组要求极为严格。每天早晨六点起床,开始晨跑,之后进入课堂,直到中午12点。下午,学员们会分享学习心得,分组搭建小品场景,构思表演细节。三个月的学习结束后,只有能够完全融入大观园和贾府生活的演员,才能继续参与拍摄,否则将被淘汰。
学习班结束后,导演根据演员的表现和外形气质,为每个人安排最适合的角色。所有演员都无怨无悔,完全尊重导演的安排,从不挑剔角色的大小。这种敬业精神与如今一些演员的不满情绪形成了鲜明对比。
经典的诞生从来不是偶然,老版《红楼梦》的成功,离不开剧组的付出与坚持。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经典的敬畏与工匠精神。如今光线传媒想要翻拍《红楼梦》,前路仍然漫长,困难重重。是否能够突破这些难关,再创辉煌,我们拭目以待。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