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 达医晓护的第 5633篇文章
最近国家启动“体重管理年”,肥胖问题引发热议。今天普外科专家整理出6个关键为题,一次解答外科减重与管理的新策略!
Q1:肥胖危害有多大?为什么国家要大力推广体重管理?
专家:
肥胖绝不是“胖一点而已”!它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慢性代谢性疾病」——数据显示,肥胖与2型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脂肪肝、睡眠呼吸暂停等疾病相关,还会增加13种癌症的发病率!国家启动“体重管理年”,正是为了从源头预防这些慢性病,减轻社会和家庭的医疗负担。
(图片来源丁香医生公众号)
Q2:听说减肥手术效果很好,哪些人适合做?
专家:
减重手术,也叫“代谢性手术”,是一种通过外科手段来帮助严重肥胖患者减轻体重和改善相关健康问题的手术方法。它通过改变消化道的结构,减少食物的摄入和吸收,降低饥饿感,从源头上“管住嘴”,从而达到减重目的。
减重手术并非适合所有人,是由严格的手术指征的。首先计算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2(m2)。根据《肥胖症诊疗指南2024》,建议减重手术的人群如下:
(1)18-70周岁,BMI≥32.5kg/m2,或者BMI≥27.5kg/m2合并糖尿病(无论糖尿病患者内科治疗是否有效);
(2)18-70周岁,BMI达到27.5kg/m2且低于32.5kg/m2,生活方式管理、药物等治疗方式无效,或者合并肥胖症相关其他疾病,内科治疗无效者;
(3)≥70周岁的老年人群,可参考18-70周岁人群手术适应证,但同时需综合考虑合并疾病及身体机能,经多学科讨论及充分知情同意后决定。
Q3:常见的手术方式有哪些?选哪种更好?
专家:
目前主流的外科手术方式有两种:
缩胃手术(袖状胃切除)
切掉大部分胃,饭量变小,饥饿感减少。适合单纯肥胖者,操作简单、恢复快。
Roux-en-Y胃旁路术
通过限制食物摄入和减少营养吸收的方法,改变了消化道结构,让食物直接进入空肠,缩短消化吸收路径,减少热量吸收常用于治疗中重度肥胖和代谢综合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另外,目前减重领域还出现了一些新术式,例如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术,已成为外科减重手术的并行手段和补充疗法。
怎么选?医生会根据BMI、自身健康问题、生活习惯综合建议。
Q4:听说有“内镜减重”新技术?和传统手术有什么区别?
专家:
是的,比如内镜下胃转流支架置入,不用切胃,通过放置支架减少营养吸收。优势是创伤小、可逆、恢复快,被视为外科旁路减重手术的「孪生」疗法,其适应证在一定程度上与传统手术存在共通之处。但术后需严格饮食管理,避免支架移位。
注意:属于新兴继续,仍需多学科评估,把握适应症,不是所有人都适用。
Q5:手术后该怎么吃呢?
专家:
由于手术对营养物质吸收的影响,所以建议术后流质饮食1-2周,后逐渐向半流质及软食过渡,3个月后恢复正常饮食,几乎什么食物都能吃,但牢记少量多餐,切勿暴饮暴食。
同时还应注意饮食中足量的蛋白质(60-80g/d)、充分的饮水(>2 L/d)及微量元素的补充。另外,建议术后1个月视自身情况开始规律运动。
Q6:手术后会不会反弹?能“躺瘦”吗?
专家:
减重手术不是“免胖金牌”! 有20%的患者,在达到最大减重效果后可出现反弹。手术的效果如何、减重成果能否保持取决于手术前后医生对患者、患者对自身的管理。
误区1:“做完手术随便吃”?——错!暴饮暴食仍会复胖;
误区2:“这是美容手术”?——错!目标是治病,健康优先!
手术只能帮你“管住胃”,但长期要靠健康饮食+运动+定期复查,才能守住成果!
科学减重没有捷径!无论是否手术,长期的营养管理都是核心——优质蛋白、低GI主食、膳食纤维缺一不可。健康路上,我们陪你“吃对、动对、坚持对”!
作者:上海市普陀区人民医院
普外科、临床营养科
黄东平 主任医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